郝演
在2001年1月31日,日航兩架B747危險接近。事件發(fā)生后,由交通部門填寫的報告中說:“在最接近點,兩機的高度差是10m,水平距離為0.”這兩架飛機上有677名乘客,如果不避讓的話,航空史上最大的空難可能就要改寫了。由此可見,駕駛員的空中處境意識對保障飛行安全是相當重要的。
1.目視飛行中處境意識的培養(yǎng)
1.1地面準備階段
初學者只能通過聽指揮和對外觀察來認知飛機的外部環(huán)境,所以開始時要從聽和看兩方面同時入手。在聽的方面,地面課上要把報告的格式和一些術語講清楚。如:請示和回答機尾號的位置,什么樣的內(nèi)容該重復,開車,滑行,落地等飛行術語。在看的方面,地面課上要把扇形觀察法和鐘點定位法講透,并融入起落的地面教學和演練中。在扇形觀察法中要講清飛機和飛機間高度的不同對觀察方向的改變。雖然不一定很準確,但這樣可以利用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來建立一個模糊的立體空間模型,對空中的立體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初步的認識。這對將來空中處境意識的培養(yǎng)是相當重要的。以為只有想到,才會長生意識。初學者在沒上飛機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強的,如果這時忽視了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就錯過了處境意識培養(yǎng)的好時機。如果利用得好,再舉一些鮮活的例子和飛行中的趣事,會加深印象和促進求知欲。
1.2空中教學階段
進入空中教學后,學員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操縱飛機上,這也是該段教學的重點。隨著操縱能力的增強,學員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精力空余,教員要抓住時機加以引導。學員的感知能力和操縱能力有所不同,一定要靈活掌握引導的方法,不能操之過急。剛開始讓學員聽明白,看得到。在教學中可以多提些:“你看到前機了么?”等問題來不斷地提醒學員看和聽。然后讓學員根據(jù)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主動做。初步成效是學員能主動聽指揮飛行,教員也就不用再當“翻譯”了。但為了培養(yǎng)學員的處境意識,還得不斷地提問,如:“前機機號多少?位置?”等。這些問題可以讓學員由聽指揮被動找前機,變?yōu)閺穆牭降男畔⒅鲃优袛嗲皺C的位置。這種轉變正是學員處境意識產(chǎn)生的開始。
2.儀表飛行中處境意識的培養(yǎng)
2.1地面準備階段
首先是對空中交通管制理論的復習。雖然學員已經(jīng)學過并通過了考試。但那是在飛行前的學習,許多理論知識的理解都停留在文字上,與實際應用還有一定的差距,通過前一段的飛行訓練,對空中的環(huán)境有了親身體驗,這時加以復習會使學員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飛機的放行間隔、尾流等概念。在以下的教學中針對所飛的課目加以復習,如:飛機進、離場的管制,等待、優(yōu)先著陸的管制,特殊情況下的管制服務,故障及不正常情況的管制服務,故障及不正常情況的報告等。這些就是讓學員正確地理解管制員的指令,明白為什么會給出這條指令。在明白和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員主動判斷管制員所給的指令正確與否。
其次是標準通話程序及用語的規(guī)范。信息的獲得是處境意識培養(yǎng)的基礎。在儀表飛行中其他飛機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無線電的收聽來獲得的,所以標準通話程序及用語一定要規(guī)范。陸空通話要求簡潔明了,不能任意發(fā)揮,應力求準確。1990年2月,英國某航空公司的B747貨機在吉隆坡機場進近過程中,管制員指令:“decent two four zero zero。”飛行員理解為“decent to four zero zero。”于是飛機就下降到錯誤的高度,造成事故,撞到437m的高山上。除此之外,還有west/left,go around/go round等容易混淆的詞。因此一定要讓學員明白其重要性。
2.2空中教學階段
首先是如何獲得有用信息來判斷是否有飛行沖突。當然在飛機多的時候,雖然我們不能把每架飛機的動向弄得很清楚,但是有可能產(chǎn)生沖突的信息一定得關注。有兩方面信息:一個是和高度層有關的,如:有同高度層的飛機,一定得關注它所在高度層的飛機,和即將穿越你所在高度層的飛機,一定得關注它所在的位置。另一個是和位置有關的,如:有同位置的飛機和即將同位置的飛機,它所在高度層肯定要關注,并且也要關注它的預達時間。所以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問學員有可能產(chǎn)生沖突飛機的位置,讓學員逐漸建立這種保障安全的意識。在上述日航飛機危險接近事件中,根據(jù)保存在東京空管中心的空管通訊錄音顯示,空中交通管制員在指令兩架飛機改變航跡中頻頻叫錯航班號,是這次接近的主要原因。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會讓學員明白什么是看不到的危險。并不是按指令飛行就是絕對安全的,利用自己的處境意識,為保障飛行安全多加一道保險。
其次在教學中,一開始就杜絕學員猜測指令的毛病,一定讓學員養(yǎng)成有疑惑就問的習慣,如果不注意就會埋下安全隱患。如:1995年12月20日,美國某航空公司波音757飛機在哥倫比亞的卡利機場進近過程中,對管制員的指令有些疑惑,也沒有要求解釋,就按自己的意圖繼續(xù)進近。雖然管制員感到飛行員有疑問,但由于自己的英語不流利也就放棄了解釋的機會,最終導致飛機撞山。在這一點上教員一定要以身作則,因為訓練飛行大部分都是老航線,管制員的指令每天都差不多,有時管制員沒說清楚指令,教員也知道該怎么飛,但教員一定要讓管制員重復,這樣會加深學員的印象。這比你口頭教育要強得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帶飛中教員自己一定要嚴格遵守程序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和帶動學員。
3.總結和實踐
建立了意識,還得讓學員在飛行中沖分實踐,才能使之更加深刻,更加完善。單飛是最佳途徑,教員不再座,學員就失去了依靠,就會利用自己的潛能。同時也能讓學員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員要在地面監(jiān)控,這樣在講評中才會指出學員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的錯誤和不足。
還有就是在轉場訓練中,可以讓學員在實戰(zhàn)中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并檢驗自己的能力。由于客觀原因,每個學員轉場的機會不多,所以在每次轉場后,對出現(xiàn)的問題,教員要加以更細致的講解和總結。
意識的培養(yǎng)是慢慢積累的過程,教學當中不能操之過急,要有時時、事事提醒的耐心。隨著飛行經(jīng)驗的增加,意識會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