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峰峰
如何甄別問題大米
文劉峰峰
在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的老百姓,就連我們每天都要吃的大米也沒能逃脫某些奸商的魔掌,用別人的生命換錢,真的值得嗎?不管怎樣,我們消費者需要練就一身本事,不僅要了解,更需要在選購的時候甄別問題食品。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問題大米都有哪些:
很多人在選購大米的時候認為外觀是第一選購要點,顏色鮮艷、色澤飽滿的大米自然而然的成了首選,而這種色澤飽滿的大米就一定是安全的大米嗎?其實色澤過于飽滿的大米,吃起來反倒更不健康,甚至更可怕!一般情況下,大米的加工包含數十道工序,而最后一步就是拋光,從本質上講,拋光除了除去糠粉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只是為了給大米化妝,增強人們的購買欲望,畢竟大家選購的時候都會挑賣相好的米來買。成熟的大米外面有一層由多種微量元素組成的保護膜,這層膜是大米的營養(yǎng)所在,如果大米經過拋光,那么這層膜就會受到磨損,如果拋光過度,那么這層膜甚至會被整層拋掉,在經過淘米的過程,大米的營養(yǎng)物質就會流失,所以經過拋光的米,營養(yǎng)價值會相應降低。
再有拋光大米一般都用陳稻米或者倉儲時間過長或者淋雨返潮的發(fā)霉大米,任何物質發(fā)了霉基本上都不能食用了,同理大米也不例外,這種黑心大米先用強力排風裝置去除霉味,然后會涂抹上石蠟和礦物質油來增加色澤和光滑度,這樣一來,大米的本質就發(fā)生了變化,普通的大米變成了毒大米。
關于重金屬大米的話題儼然有了愈演愈烈之勢,報紙電視,街頭巷尾議論的都是鎘超標大米,其實鎘是重金屬的一種,所以鎘超標大米就是重金屬大米的一種,是大米中的重金屬指標超出了國家規(guī)定的允許范圍,一旦超出這個范圍,這種大米就成了威脅人身體健康的問題大米。
國家標準GB 2715-2005《糧食衛(wèi)生標準》中對大米的理化指標有明確規(guī)定:
真菌毒素限量指標:黃曲霉素B1≤10μg/kg;
污染物指標:鉛≤0.2mg/kg、鎘≤0.2mg/kg、汞≤0.02mg/kg、無機砷≤0.15mg/kg。
真正的泰國香米和五常大米由于口感較好,米香濃郁,價格一般都比較高,利潤比較豐厚,很多不良商販看到了這個商機,將普通大米甚至劣質大米涂抹香精,弄出來和這些大米一樣外觀和氣味的假香米,來謀求更高的利益,在日常的選購過程中,這些大米是一定要避而遠之的。
了解了這些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才能在大米選購中,鑒定甄別問題大米,選購合格大米。
我國大米產地眾多,消費者如何才能買到放心、新鮮、口感和營養(yǎng)俱佳的大米呢?專家表示,“望、聞、摸、咬”四招可選購到放心的大米。
望:看色澤辨新陳大米。陳舊的大米色澤變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表面呈灰粉狀或有白道溝紋的米是陳米,其量越多則說明大米越陳舊;米粒中有蟲蝕粒的也是陳米。若發(fā)現(xiàn)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說明是不夠成熟的稻谷;米粒上出現(xiàn)一條或更多條橫裂紋,是爆腰米,不要購買。
聞:聞的方法有三種:
(1)取少量訂購大米,放入密閉的器皿中,在60℃至70℃的溫水杯中保溫數分鐘取出,開蓋嗅其氣味;
(2)取少量所購大米,放在手掌上,嘴對大米哈熱氣,立即嗅其氣味;
(3)取少量所購大米,放在手掌上,兩手合攏搓,搓到發(fā)熱,立即嗅其氣味。這三種方法以第一種最標準。
摸:新鮮的大米手感很好,手摸一摸,光滑圓潤;陳米、劣質米手感粗糙。
咬:大米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其透明度也會越好。一般情況下,新米比陳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牙齒一咬變成粉狀,說明大米不新鮮,如分成兩塊,說明大米新鮮可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