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文華社區(qū)的王鳳祥十年來和老伴蹬著自行車,游了大半個中國,騎行近10萬公里。
自行車不斷升級
王鳳祥今年68歲,退休后沒啥事,于是在2003年加入了杭州老年騎行隊,從此開始騎行生涯。
第一天參加騎行隊的活動,王大伯推了輛老式的鳳凰牌自行車。這輛車陪伴他多年,用得順手,卻讓隊友們直搖頭,“他們說這車不行,騎不了多久,輪胎容易磨損,讓我換一輛捷安特?!?/p>
這是王大伯第一次聽說騎車還有這么多講究,于是他花了600塊錢買了一輛捷安特。“推過去隊友們一看,仍說只是入門級的。”王大伯笑說。
這輛入門級自行車陪伴王大伯走了2萬多公里,最終被淘汰。如今他騎的是一輛近2000元的公路自行車,車上裝了計時里程表,后座裝了行李箱,還配了簡易修車工具,也算是鳥槍換炮了。
更重要的是,看著王大伯成日騎自行車,到處東奔西走,老伴孔阿姨也心動了,“我也弄了輛自行車,和他一起騎?!彪m說做了幾十年夫妻,但以前也老吵架,“和老伴一起騎自行車后,感情倒是越來越好,連爭執(zhí)也很少了”。
東南西北都騎車去過了
王大伯和老伴騎自行車跑過的地方還真不少?!白畋钡胶邶埥?,最南是三亞,最西是呼和浩特,最東到過舟山。”王大伯掰著指頭,一個個數(shù)過來。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去黑龍江哈爾濱那次,2006年5月從杭州出發(fā),騎了28天,一共3300多公里路。
“走省道、國道,先到濟(jì)南,然后到秦皇島,出山海關(guān)后直上沈陽,最后到哈爾濱。”雖然時隔多年,但王大伯仍對當(dāng)年的行程記得很清楚,路上的酸甜苦辣也歷歷在目。
“一天下來,衣服上都結(jié)了鹽花。”王大伯說,“碰到上坡,真是憋了一口氣在騎,但知道騎到最頂上就馬上是下坡路了,就很期待,也有了勁頭?!?/p>
騎行這么多天,辛苦是肯定的,碰到過不少好人,不過也有不開心的。“出門在外,肯定要事事遷就,不能太計較。”孔阿姨說。
最不愿意發(fā)生的事,就是隊友受傷?!叭ズ幽夏谴?,有個隊友出了車禍,腿骨折了,我們馬上把他送到醫(yī)院并通知他的子女,陪著他直到兒子飛過來接他回杭州,我們才重新出發(fā)?!蓖醮蟛f,“我們是一個團(tuán)隊,出了事要互相幫忙,這是讓子女放心,同意我們騎行中國的一大理由?!?/p>
窮游了大半個中國
兩夫妻騎行中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這兩人真是有錢有閑。確實,他們騎行在外,是有大把的空余時間,但錢花得并不多,兩人一天的開銷,甚至比上班的小白領(lǐng)還要低。
“我們一天的花費(fèi),包括吃、住,一個人控制在50塊錢左右?!蓖醮蟛敿?xì)描述了騎行一天的計劃表:早上六點半起床,先騎一個鐘頭左右,找個早點攤吃早飯,一個人5塊錢左右,然后繼續(xù)出發(fā);騎一個鐘頭,休息一會,然后再騎一個鐘頭,如此周而復(fù)始,直至吃中飯和晚飯,一餐飯一個人10元;晚上住宿的地方,一般都在縣郊的小旅館,睡的是男女分開的大通鋪,10來塊錢一個人的那種。
孔阿姨是杭州本地人,愛打扮也很愛干凈,能受得了這樣的行程安排嗎?“我會帶上兩三套換洗衣服去。”孔阿姨笑瞇瞇地說,“而且我們要求住宿的地方,得要有熱水能洗澡,就算是公共淋浴間,也行!”到了晚上,孔阿姨洗漱完畢,就會順手把換下來的衣服給搓了,第二天準(zhǔn)能干。
路上誰的自行車輪胎破了,或是掉鏈子了,騎行隊里就有修車能手,萬能膠、車胎皮、扳手等一應(yīng)俱全,不用花錢,還方便快捷。
兩個老人,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地堅持,十年來,王大伯和老伴蹬著自行車,游了大半個中國,騎行近10萬公里。
一路騎,一路玩
騎行,并不僅僅是體會在路上的快感,還可以認(rèn)識許許多多人,看許許多多不同的風(fēng)景。王大伯的騎行隊友遍布全國各地,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提前電話通知,由當(dāng)?shù)氐年犛褞е蠹彝妗?/p>
逛當(dāng)?shù)毓珗@,也是王大伯他們每到一處必進(jìn)行的活動?!拔覀冇欣夏昕?,進(jìn)公園都免費(fèi)?!蓖醮蟛f,“不同地方的公園景色差不多,但還是有差別,比方說都會有老人在那兒晨練,但晨練的方式不同。南方人健身,愛跳個扇子舞、廣場舞之類的,北方人則喜歡踢毽子,或是拿個拖把在地上寫大字;南方人要溫婉些,北方人更豪氣。”
王大伯有本記事本,里面蓋滿了一個個公章,落款是某地某某辦公室,就像古時候的通關(guān)文牒一樣。這個本子,就像時下年輕人流行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往家里寄張明信片,記錄到此一游的意味。“看到走過那么多地方,就很有成就感。什么累啊,苦啊,都忘了,就記得站在目的地時的驕傲和高興。”王大伯自豪地說。
不過,王大伯他們從目的地返回杭州時,就不會再騎車了?!白孕熊囃羞\(yùn),坐火車回來。去的時候提著一口氣,不太累,但回來就勁道不足了?!蓖醮蟛χf,“反正出去一為消磨時間,二為看看各地風(fēng)景,都做到了,就行了。”
年齡和車子都不是問題
走了那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風(fēng)景,王大伯和孔阿姨還是覺得家鄉(xiāng)杭州最好。有其他地方的騎行愛好者來到杭州,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王大伯會帶著他們騎不同的路線。
春天的時候,蘇堤上桃紅柳綠,鳥鳴聲婉轉(zhuǎn)清脆,必能找到騎行隊的身影。
夏天九溪里泉水叮咚,清澈見底,無論當(dāng)空日頭怎樣毒辣,這片地方依然是清涼一片,自然也是騎行的首選。
秋天的滿覺隴人山人海,在桂花樹下喝茶、打牌,相當(dāng)愜意。這時候如果開車上路,多半會堵在路上半天動彈不得,即便到了目的地也難找停車位,騎行是最恰當(dāng)?shù)姆绞?,也是王大伯和孔阿姨最喜歡的方式。
“你說我們老了能干些什么呢?”王大伯說得很實在,“除了接送外孫女上下學(xué),就沒其他事了,呆在家里看電視太悶,又不喜歡打牌搓麻將,找?guī)团笥羊T車出游,純粹量力而行?!?/p>
這兩天,一則加拿大公益廣告在微博上廣為流傳——人生最后10年,你想如何度過?是跑在路上還是躺在床上?是騎著單車還是坐著輪椅?是親人的歡笑還是愁容?現(xiàn)在一切都不晚,行動起來,運(yùn)動沒有借口。
“年齡不是問題,車子好壞也不重要,關(guān)鍵是好心態(tài)。”王大伯說。
摘自《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