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出好茶,乃是環(huán)境與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處在這樣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下,黃山的茶樹自然芽葉肥壯嫩軟,為其的優(yōu)良品質提供了物質基礎。
這一次,替我們翻開徽州一角的,是云霧里走出的黃山茶。我們都知道,北緯30°左右一帶的中國南方,大部分都是名茶的產(chǎn)地。這一帶生長的名茶除了西湖龍井、君山銀針、蒙頂甘露之外,還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門紅茶等。其中后面所述的三種,就產(chǎn)自靈山秀水的黃山山脈之中。
在整個中國的茶葉版圖上,唯一能與黃山相媲美的大概只有福建的武夷山脈了。武夷山是世界三大茶類的發(fā)源地:烏龍茶、紅茶和白茶,而一座黃山山脈,孕育出了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娜竺?。但是,黃山畢竟有黃山自己的美,而黃山一帶的茶,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除了自然造化的些許不同之外,一地的人文歷史,則在茶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首先,讓我們窺探一下作為茶葉自然產(chǎn)地的黃山,在生態(tài)和氣候上有哪些特點吧。
黃山一帶,自古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qū)。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環(huán),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yōu)美的畫圖?!耙簧V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前人對黃山美景最好的評語。
黃山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這里陰雨天多,云霧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20℃左右。據(jù)統(tǒng)計,這里夏季平均溫度為25℃,冬季平均溫度為0℃以上。另外,黃山一帶年平均降雨日數(shù)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為2395毫米,雨量充沛。
古往今來,我國歷代貢茶、傳統(tǒng)名茶,大多出自山巒重疊、佳木蔥郁、云海飄渺的名山大岳。高山為什么能出好茶呢?這還得從其生態(tài)環(huán)境、氣候條件說起。
高山出好茶的奧妙,首先就在于其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山高林茂、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正好滿足了茶樹對生長的需要。同時,高山植被繁茂,土壤疏松肥沃、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茶樹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齊全。通常日照時間短、相對濕度大,長年飽受霧露的滋潤,這對茶葉的色澤、香氣、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別是對綠茶品質的改善十分有利。
另外,高山上的氣溫要比平地更低、晝夜溫差大。而溫度決定了茶樹中酶的活性,溫度越低,茶多酚的含量會減少,茶葉的濃澀味減輕;而茶葉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卻會隨氣溫降低而增加,從而能讓茶葉更香、更鮮爽。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前人對黃山美景最好的評語。
由此可見,高山出好茶,乃是環(huán)境與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處在這樣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下,黃山的茶樹自然芽葉肥壯嫩軟,為其優(yōu)良品質提供了物質基礎。
具體來說,黃山中低山地大部分為黃壤,山地黃棕壤,土層較厚,石礫含量較高,透水透氣性能良好,肥力較高,有利于茶樹的生長。
新安江是黃山山脈的主要河流,屬于錢塘水系。它源出休寧馮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側,上源流經(jīng)祁門縣,復入休寧以后稱率水,在屯溪納橫江后,稱為漸江,江面展寬,流至歙縣城南朱家村又有練江來匯,始稱新安江?!吧钐杜c淺灘,萬轉出新安?!毙掳步瓥|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縣流至街口,長約44公里,其集水面積有5944平方公里。
除新安江以外,黃山地區(qū)還有發(fā)源于黃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長江;發(fā)源于黃山南坡西段的閶江,南流入鄱陽湖,均屬長江水系。位于青弋江上游的太平湖,波光瀲滟,山色空蒙,恬靜,明麗,嫵媚而動人。
以上幾大水系為黃山地區(qū)的空氣提供了充分的濕度,而這些也都是著名的黃山云海形成的主要前提。同時,生長在這里的茶樹,也在大自然云霧的蔭蔽之下,得以自由生長。
黃山地區(qū)還孕育著豐富的森林資源,當?shù)刈匀环植贾?00多種樹木,加上引種培育的樹種,共有1000多種。其中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約有1000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香果樹、紅楠、花櫚木、紅椿;省定保護木種有金錢松、南方鐵杉、三尖杉、銀杏、掌楸、黃山木蘭、樟樹、天目木姜子、連香權、領春木、天女花、青錢杉和中華獼猴桃等15種;還有黃山松、華東黃杉、紅豆杉、光皮樺和青檀等樹種,都很名貴。屬于優(yōu)良建筑用材的樹種,有一百余種,主要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因而黃山地區(qū)是華東木材的重要產(chǎn)地。
以上天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完整植被掩護,群山和林木包裹中的茶樹得以安然生長。
黃山的幾大名茶中,黃山毛峰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風景區(qū)及黃山區(qū)的湯口、岡村、芳村、三岔、譚家橋、焦村,徽州區(qū)的充川富溪楊村,休寧縣的千金臺等,恰好在北緯30°;太平猴魁產(chǎn)自安徽太平縣猴村、猴崗和顏家三地,位于北緯30°~30°26′。另外,以安徽省祁門縣、歙縣、屯溪和江西婺源,浙江開化、淳安為代表的新安江上游三角洲,以生產(chǎn)祁紅、屯綠、婺綠、遂綠而蜚聲中外,其中祁門紅茶以條索緊秀,色澤有“寶光”,內質香氣蜜香之中蘊有蘭花香,稱為祁門香,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而列為世界高香茶之一,被譽為“王子茶”。而這區(qū)域的炒青綠茶品質上條索緊結,勻整重實,色澤綠潤起霜,內質香氣高鮮持久,帶熟板栗香,滋味濃厚爽口,是我國出口和內銷的優(yōu)質大茶產(chǎn)品,歷來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可以說,從自然造化的角度來看,黃山無疑是茶葉的天然樂園。
這一次,【問道·中國茶】行程從和黃山相距1200公里的北京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