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站”在海中的喇叭魚來拜年
在碧藍的海水中,這條喇叭魚的顏色顯得格外醒目鮮艷。喇叭魚到底是什么魚呢?
喇叭魚的學(xué)名叫做管口魚,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身體呈長桿狀,但并非圓柱形,而是有點側(cè)扁。它的嘴也呈細細的管狀,因而得到了管口魚的名字,這根“管子”又好像我們熟悉的喇叭,所以它又叫做喇叭魚。
喇叭魚很安靜,通常獨自緩慢地游動,它的游泳姿勢也非常奇特,會以靜止的頭下尾上倒立姿勢,擬態(tài)成柳珊瑚或海鞭。喇叭魚色彩鮮艷,主要棲息于珊瑚區(qū),也喜歡棲息于多巖石的礁石區(qū)。喇叭魚還會根據(jù)周圍的環(huán)境來變換自己的顏色,以免敵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擬態(tài)”行為。
喇叭魚獨特的游泳姿勢也成就了它獨特的捕魚方式。喇叭魚是靠吃小魚為生的,但是,喇叭魚靈敏性不高,而且身小力弱,又沒有尖牙利齒,所以對付小魚也是挺難的,經(jīng)常吃不飽肚子。長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喇叭魚想出了一個捕食的辦法:騎魚捕魚。喇叭魚總是隱蔽偷襲,等籃子魚游過來時,閃電般地騎到它背上,然后與籃子魚共同找食吃;它還有一種捕食方法,就是豎在海里靜止,很多小魚就是覺得這根“管子”沒有危險,才放松了警惕,被喇叭魚一下子吸進嘴里。
喇叭魚可以食用,也可以作為觀賞魚飼養(yǎng)。它鮮艷的顏色、修長的身材以及充滿個性的“泳姿”深受不少寵物愛好者的喜愛。在我國,喇叭魚常見于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臺灣地區(qū)。喇叭魚雖然廣泛分布在溫帶以及熱帶的海域,但種類卻很稀少。在我國臺灣,至今才發(fā)現(xiàn)一種喇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