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青 焦懷金 高鵬杰
(1. 北京市水利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北京 100048 2. 北京市水利建設管理中心 北京 100036)
北京動物園園內水面由6個湖泊串聯(lián)而成,全長1000余m,較大的湖面有6處,分別為暢觀樓西湖、暢觀樓東湖、黑鸛湖、水禽湖、天鵝湖、迎湖,總水面面積4.4萬m2,總水量6.5萬m3,其中水禽湖、天鵝湖為園內各種珍稀野生水禽的主要棲息地,水禽湖面積為1.1萬m2,水深1~1.6m;天鵝湖面積0.7萬m2,水深1.2~1.8m。通過調查可知,與大多數北京城市河湖一樣,動物園湖水環(huán)境主要問題為:(1)補水水源水質不穩(wěn)定,水質波動較大,主要為BOD、TP、TN超標,TP、TN為劣Ⅴ類水體。(2)水體年補水量較少,大部分時間水體處于封閉狀態(tài),水體基本不流動,夏季經常發(fā)生水華。(3)動物糞便、暴雨徑流進入湖泊造成污染。(4)游人投喂動物、樹木落葉,導致湖泊污染。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是一種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tǒng)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有機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近年來在水處理技術領域得到了較大的推廣和應用。該技術通過膜組件的高效分離作用,大大提高了泥水分離效率,并且由于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的增大和污泥中優(yōu)勢菌的出現,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同時,該工藝能大大減少剩余污泥的產量,從而基本解決了傳統(tǒng)生物方法存在的剩余污泥產量大、占地面積大、運行效率低等突出問題。14
在膜生物反應器中,由中空纖維膜組成的膜組件浸放于好氧曝氣區(qū)中,由于中空纖維膜0.2μm的孔徑可完全阻止細菌的通過,所以將菌膠團和游離細菌全部保留在曝氣池中,只將過濾過的水匯入集水管中排出,從而達到泥水分離,免除了二沉池,各種懸浮顆粒、細菌、藻類、濁度、氮磷和 COD及有機物均得到有效地去除。由于微濾膜的近乎百分之百的菌種隔離作用,可使曝氣池中的生物濃度達到一萬毫克/升以上,這樣不僅提高了曝氣池抗沖擊負荷的能力,而且大大減少了所需的曝氣池容積。池容積的縮小又相應大比例降低了生化系統(tǒng)的土建投資費用。
和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比較,MBR工藝主要有以下特點:(1)膜生物反應器采用PVDF膜,其孔徑只有 0.1~0.4μm,能夠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2)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wěn)定。膜的高效截流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流在反應器內,實現了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完全分離;(3)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力強,耐沖擊負荷強;(4)膜分離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成分,在體積有限的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有利于專性菌的培養(yǎng),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COD去除率高;(5)模塊化設計易于擴容,具有可移動性;(6)系統(tǒng)采用PLC控制,可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運行管理方便。
湖泊水華的產生原因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通常是湖泊富營養(yǎng)化狀態(tài)、水體流動性、高溫悶熱的天氣、不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水體自潔凈能力等諸多因素聯(lián)合作用的結果。從動物園湖水質監(jiān)測數據可以看出,動物園湖在很多時候處于富營養(yǎng)化狀態(tài)。另外補水量較少也使得湖泊基本處于靜止,湖泊的流動性較差。因此,造成湖泊水華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的富營養(yǎng)化和流動性差兩個不利因素的疊加。因此削減水體中的營養(yǎng)物質,增強水體流動性是防止水華的基本條件。
按照上述分析,設計采用“提升泵站+管道循環(huán)+MBR”綜合措施對湖水進行治理。主體工程是水體末端的MBR設施,依靠MBR系統(tǒng)的降解和截留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增加水體透明度。湖水采用遠抽近排循環(huán)管線進入MBR系統(tǒng)凈化之后,再次流入湖中,水質凈化的同時也使得湖水循環(huán)流動起來,改善湖泊水動力條件。MBR在本工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其好似一個生化反應凈水廠,可去掉湖中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減小湖泊水華發(fā)生的概率。
圖1 動物園湖治理措施布置圖
MBR循環(huán)凈化設施布置在動物園東北角,循環(huán)湖水采用遠抽近排的水體循環(huán)方式,將湖水從水質較差的黑鸛湖和水禽湖通過泵站和管道輸送到MBR處理站,MBR設計規(guī)模5000m3/d。循環(huán)管道總長度為1130m,僅有迎湖至MBR處理站180m長的管道采取開挖方式施工,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施工對游人和動物的影響。在MBR處理站湖水首先進入混合池,混合池內投加PAC,通過機械攪拌使藥劑充分均勻的擴散在水中,混合后自流進入網格絮凝池;網格絮凝池內,在水流作用下使微絮粒相互接觸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絮凝池出水通過穿孔花墻整流后進入膜池;混合液在膜池內進行生物反應,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質,同時膜池內置膜組器,由抽吸泵將清水通過膜過濾抽吸完成泥水分離,出水再經臭氧消毒后通過生態(tài)溝渠回流到迎湖內。
圖2 MBR工藝流程圖
(1)提水泵站:提水泵站設置在黑鸛湖西側位置,從泵站開始沿湖底向東鋪設沉管。
(2)遠抽近排循環(huán)管道:循環(huán)管道從位于黑鸛湖的泵站開始鋪設,鋪設方式為沉管施工。從迎湖東上岸后的管道采用明挖鋪設方式。設計采用DN300PE管;總長度1130m。
(3)混合池:混合是將藥劑充分均勻地擴散于水體的工藝過程。來水經提升除雜后進入混合池,在池內投加PAC,內置機械攪拌器進行攪拌混合。
(4)網格絮凝池:混合出水自流進入絮凝池。絮凝池設計采用網格絮凝池,分三段運行。
(5)膜池:膜池為本工藝的核心處理構筑物,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氮、磷的去除都在此完成。膜池利用膜對含泥污水進行過濾,實現泥水分離。膜池分為3個系列運行,可以滿足不同工況的運行要求,以節(jié)約運行費用。
(6)臭氧接觸池:臭氧與抽吸泵的出水同時進入接觸消毒池完成消毒、脫色過程。所需臭氧發(fā)生及投加系統(tǒng)設于臭氧間內。在接觸池池頂安裝尾氣破壞器,以消除臭氧對環(huán)境的影響。
(7)MBR系統(tǒng)廠房:本工程設計MBR系統(tǒng)均置于廠房內。MBR系統(tǒng)廠房還包括膜池設備間、鼓風機房、臭氧間及控制室和中控室。MBR處理機房設計以滿足生態(tài)處理系統(tǒng)的功能為主,平面布置分為控制室、鼓風機房、臭氧間、中控室及 MBR設備間,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
(8)污泥降解池:在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每天會產生少量的污泥,即生物處理段產生的剩余污泥和絮凝階段產生的沉淀污泥。排泥方式為間歇式排泥,污泥降解池的作用是貯存和生物降解污泥,貯泥池上清液每天定期回流至絮凝反應池。
經過近兩年的運行可以看出,MBR對湖水的處理效果穩(wěn)定明顯,對減少水華發(fā)生,改善湖泊景觀效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顯著降低了水體的污染物濃度。2011年對動物園湖從西向東共 12個取樣點進行了水質取樣化驗,檢測結果表明MBR工藝對污染物質有較高的去除效率,動物園湖水經MBR工藝處理后出水主要水質指標優(yōu)于地表水Ⅲ類水質指標,其中對葉綠素的去除率達在90%左右,對BOD的去除率在65%左右,對總磷的去除率在6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40%左右,出水水質達到了設計出水水質要求,迎湖和天鵝湖的水質也基本達到地表水 III類標準。(2)增加了水體透明度。經 MBR系統(tǒng)處理后的出水濁度可以達到1NTU以下,位于水體最東側,距離MBR出水口最近的迎湖透明度最大達到91cm,比黑鸛湖的透明度增加了 52cm。(3)增強了水體的循環(huán)流動。結合過濾凈化設施,通過在湖體中布置提水泵站和鋪設循環(huán)管道,理論上可以使湖水平均每 13天循環(huán)一次,徹底改變了工程實施前靜止不動的狀態(tài),對抑制水華的發(fā)生,防止水體發(fā)黑、發(fā)臭產生有了重要作用。
觀測數據表明,水體污染物濃度在公園湖泊從西向東有一個明顯的降低過程,透明度逐漸增加,水體循環(huán)凈化效果明顯。
MBR系統(tǒng)在動物園湖水質改善工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該系統(tǒng)去除了大量的污染物。通過與其它水體改善措施的配合實施,使動物園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加完整,水體水質得到有效凈化,自凈能力得到強化。良好的水面,為游客提供了優(yōu)美的觀賞空間,改善了局地小氣候。MBR系統(tǒng)不僅有利于改善園內水禽的生存環(huán)境,更是為全國的青少年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的科技活動基地,水處理站也成為一個新的科普園地,社會影響廣泛巨大,社會效益明顯深遠。
治理方案有效抑制了動物園湖水華的發(fā)生,顯著提高了水的透明度,解決了北京城市湖泊水華治理的現實問題,在目前全國各大城市水華頻繁發(fā)生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同時對相關部門的投資決策具有重大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