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在畢業(yè)后就會走上工作崗位,對于他們來說,掌握一門專門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提高電子專業(yè)教學質量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電子專業(yè) 學習氛圍 實踐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252-01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教師就要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快樂,讓學生產生“我要學”的思想,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過程,感受知識獲得的成就感。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讓學生走好每一步,注重實踐,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下面談一下本人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一、面向全體學生,夯實基礎
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大都經歷過中考的失敗,可以說他們是中考的淘汰者,所以,他們的基礎知識并不是很牢固,學習上也沒有養(yǎng)成很好的習慣。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教師一定要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可以產生學習的自信和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和細心,認真地面對學生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讓學生可以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學生就會有一個新的開始,認真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例如在學習《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規(guī)律》的時候,教師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知識,例如:理想元件和電路模型;電路基本變量(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同時關注關聯(lián)參考方向;功率;元件的伏安關系;以及基爾霍夫定律(含電壓定律和電流定律)。這些對于電子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都是最根本的知識,教師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打牢基礎。
二、加強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電子專業(yè)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后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講課本教材,使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jié),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是不利的。教師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不僅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能夠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安排好相應的實驗,讓學生能夠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做中學,在練中學。這就需要教師完善實驗中心的儀器使用管理制度、經費使用制度、實驗室安全衛(wèi)生制度等。制定“實驗室工作條例”、“實驗實訓室學生守則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強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做到實驗實訓內容清晰高效。
例如在學習《正弦交流電路》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了解正弦交流電的產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手搖發(fā)電機模型,介紹主要部件進行演示。第一次發(fā)電機接小燈泡。當線框緩慢轉動時,小燈泡不亮;當線框快轉時,小燈泡亮了,卻是一閃一閃的。第二次發(fā)電機接電流表。當線框緩慢轉動時電流計指針擺動;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線框每轉一周,電流計指針左右擺動一次。表明電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變化,這種電流就是交流電。這樣的實驗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演示后可以在實驗課上安排學生再動手做一遍,這樣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就會更加明白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并且在實踐中學生可以鞏固和復習這些基本知識,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智者,是知識的權威,教師成為教學的中心和關鍵,學生只能無條件地從屬于教師??梢哉f這是一種“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進行的學習毫無興趣可言,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活動者,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思考起來,主動地去探索知識,感受知識獲得的樂趣。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讓學生知道知識獲得的過程,過程和結果是同樣重要的。
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主動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激趣導入,可以通過故事引入,還可以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者是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關鍵是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思考起來,這樣學生就會有事可做,主動參與。
例如在學習《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常用的分析方法:支路電流法、回路電流法、結點電壓法、疊加定律、戴維南定律。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進行對比和思考。例如:“請同學們說說回路電流與支路電流的不同之處,你能很快展出回路電流與支路電流之間的關系嗎?”在問題的激發(fā)下,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都被激發(fā)出來了,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就可以針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了,問題就是他們主動探究的導火索和催化劑。學生會分析出:支路電流是電路中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回路電流則是為了減少方程式數(shù)目而認為假想的。應用回路電流法求解電路,得出的回路電流并不是最終目的,還要根據(jù)回路電流與支路電流之間的關系求出客觀存在的支路電流。若一條支路上僅通過一個回路電流,且回路電流與支路電流在電路圖上標示的參考方向一致時,則這條支路上客觀存在的支路電流在數(shù)值上就等于這個回路電流;若相反時,則為負值;若一條支路上通過的回路電流有兩條,則支路電流在樹枝上等于它們的和。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他們把知識內化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可以說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已經達到了質變。
總之,要提高職業(yè)高中電子專業(yè)教學質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動起來,思考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自由、快樂地學習,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會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樹亮. 淺談提高中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 科技信息,2008, (08)
[2]張宏,曹偉. 淺談電工電子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中國電力教育,2010,(02)
[3]楊穎,王昆.《電子電工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