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女兒上課以發(fā)的教材為主,沒想到,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老師經常讓學生收集一些特殊的“教具”,讓我們這些當家長的也跟著忙活了起來。
那天放學后,女兒要我?guī)退瓿梢豁椫卮蟮娜蝿铡@蠋熞麄冏津唑鸦蛭浵?,以便觀察生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我對女兒說,家里周圍沒有花園和草地,就是捕捉蜻蜓得要有專業(yè)的工具呀。女兒聽了,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趕緊從帶回來的塑料袋里掏出網兜、小鏟子和玻璃瓶,說這是老師在學校門前小賣部集中采購的,下次交費時一起“結賬”。
我們去新修的江灘花園,到處是撲蜻蜒找螞蟻的家長。我東覓西找,蜻蜒撲不著,最后好不容易捉了十幾只螞蟻,女兒帶著瓶子高高興興地去了學校。
過了幾天,女兒又說老師要他們挖蚯蚓,這讓我更犯難了。
轉了很多地方,一無所獲。正感失望時,女兒第二天告訴我學校的小賣部里有“現(xiàn)貨”。趕到那里時,捷足先登的家長們早已排起了一條長龍。一些過路的老太太以為是賣什么好東西,問明緣由后,大搖其頭。
此時小賣部的老板笑逐顏開,應接不暇。由于是獨家經營,雖然每條蚯蚓要價五毛錢,但物以稀為貴,老板后來打電話緊急調集了“貨源”,這才滿足了家長們的迫切需要。
前天我去接女兒,她剛從學校出來后一把扯住我說:“爸爸,今天老師又布置了新作業(yè),要我們開始養(yǎng)蠶?!?/p>
我急得直搓手,說:“這蠶寶寶又上哪兒弄呀?另外桑葉也是個大難題。”
女兒聽了,晃著小辮子,“撲哧”一樂,指了指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說:“老爸,您傻呀!老師說那兒就有,蠶和桑葉配著賣。您沒見別的家長開始排隊了嗎?”
站在隊伍里,我憂心忡忡地說:“老板,孩子養(yǎng)了蠶,這桑葉您可千萬不能斷頓哪!”
老板拍著胸脯保證道:“請放心,保證每天供應新鮮充足的桑葉。我們是學校的特供商店,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基本上都有。大家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孩子嘛!”
說完,老板接了個電話,雖然聲音不大,但是我依稀聽見老板說:“閨女,這次的蠶相當受歡迎,你們下次作業(yè)準備用什么?我提前準備著,最好是像桑葉似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呵呵……”老板邊說邊笑,“啊,是松鼠哇!好我這就去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