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業(yè)家柳傳志在最近的一次小型座談會上提倡企業(yè)家應該“在商言商”,與大學里的“只談專業(yè)”、與社會上的“莫談國事”遙相呼應,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商業(yè)的歷史,往往即是生意人的歷史,這個相對獨立的領域,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同市民文化、國家(城邦)政策、文明基礎綁在了一起?!耙詸嗬险?,權利盡而交疏”只不過是司馬遷對商人群體的個人見解。
現代社會的多數人卻相信,商人能把商界成功的管理技巧輕易地注入政府系統。權力和金錢都很重要,然而,部分商人的“唯利是圖”與“用人唯親”的職業(yè)病往往讓他們在政界發(fā)揮失常:例如俄羅斯的寡頭們,或者有著放蕩不羈的意大利式生活方式的貝盧斯科尼。
政治一直在那,你不改變它,它會改變你。此語若套于日本財閥上,不難發(fā)現,這個群體與政府都早已互為一體;而對于希拉克、薩科齊們而言,他們一邊在生活中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精英人物,一邊在政治上要與企業(yè)家、商業(yè)巨頭們保持緊密聯系;當然,還有保爾森,他只是“高盛幫”里的一員,這個被美媒稱呼為“高盛政府”的群體,他們是商人,卻又水陸兩棲地打理著美元和歐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