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文字/途牛旅游網會員 cora
資料提供/途牛旅游網
《北京遇上西雅圖》電影熱映,讓很多國人又一次萌生前往美國游歷的愿望。
如果說西雅圖是一顆刺激人心臟的薄荷糖。那么,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則是一顆原蔗黃糖,其悠遠甘醇,只有品味過它的人才會懂得。
舊金山 一路向西
這是一次一路向西的旅程。
那一天,從中午到遇見黃昏,我們一直在太平洋之上飛行。穿梭進入黑夜,飛過國際日期變更線,趴在舷窗上,我從未如此近地看到滿天的星星圍繞在我周圍,左邊、右邊、上面,都布滿了繁星,觸手可及。然后迎來日出,在漸變的云彩色中,我才真正感覺旅行的開始。
離舊金山越近,天色便開始慢慢亮了起來,窗外的星星和夜空逐漸褪去,太平洋也漸漸清晰地顯露了出來。然后可以看見美國西海岸長長的海岸線,海浪在海岸線上拍打出一條美麗的白色緞帶。綿延的綠色丘陵上還能看見植被,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國家公園一樣顯露在眼前。初生的陽光灑在這座剛剛清醒的城市,鋪上了淺淺的金色。San Fransisco由三座島嶼組成,彼此之間由跨海大橋相連,綿延向前。
第1站 (數字特殊設計) 舊金山市政廳
市政廳前整齊的樹木排列在門前的廣場上,美國國旗迎風飛揚,時不時有鳥兒落在地上閑散踱步。這里是舊金山的政治中心,政治家們的舞臺。這座已近百歲高齡的建筑,濃縮了當時風行的建筑藝術學院派風格,以華盛頓國會大廈為模式建造,巴洛克式的圓頂以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為樣式,它龐大、古典、對稱,盡顯肅穆和莊嚴。由于舊金山是一座處于地震帶活躍的城市,因此市政廳在1906年、1989年的兩次大地震中也遭到了嚴重的摧毀,但經過1989年之后整整四年的修繕后,煥然一新的舊金山市政廳顯得更加氣宇不凡。所以,舊金山市政廳也被人們稱之為“美國西部的國會大廈”。這里的天看著湛藍湛藍的,閉上眼睛可以感覺得到陽光停留在臉上身上,微風吹過皮膚會微微發(fā)癢,真的很愜意。
第2站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遺址
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鑿通航的慶典活動,在舊金山開創(chuàng)了世界歷史上博覽會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的先河。而這也是中國作為國際博覽會的初次參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臺上公開露面,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遺址里高高聳立的石柱給人一種古希臘式建筑的感覺,從漂亮穹頂的涼亭不同的門洞里望出去,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踩在大理石的地面上,感受曾經的博覽會的繁忙景象,仿佛看到熙攘的人流就在身邊或繁忙地腳不沾地或悠閑地踱步而過……過去的故事,一幕幕,如快鏡頭和慢鏡頭紛繁交替。
佇立廣場仰望天空,天上藍得沒有一絲云,陽光照在身上,看著眼前的湖,綠草樹木,錯落的房子,水里的天鵝、鴛鴦和游鴨,躺在草地上時間就在草叢里靜止,在波光瀲滟里停下,像天空凝固的藍色讓人陶醉,閉眼落在自己的夢里。
第3站 金門大橋(圖。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大橋雄峙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寬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歷時4年,耗資3550萬美元,使用10萬多噸鋼材建成。陽光下,紅色的橋身在藍天的映襯下充滿了金屬的張力和感官的沖擊力。風大的時候走在橋上會感覺有微微的晃動感,從橋上看橋下的海面,也和在岸邊觀望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里一度出現極高的自殺率——每年大約有二十多人在這里選擇縱身躍下,投入大海的懷抱長眠。所以,后來政府不得不在橋上修筑鐵絲護欄。
金門大橋附近有專門的紀念品商店,游客可以在這里寫一張明信片寄出去,貼上郵票蓋上這里特別的印戳。親切的營業(yè)員幫我挑選了三張郵票,上面分別寫著Equality、Freedom、Liberty,這是美利堅立國之本,也是無數人的追求。
第4站 漁人碼頭(圖。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是舊金山不可不看的景點之一,它大致包括從舊金山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廣場(Ghirardelli Square)到35號碼頭一帶,當中最為著名的則為39號碼頭。這里有饕餮的海鮮盛宴,一定可以讓你大快朵頤。龍蝦和豐富的海蟹海蝦,在這里顯示出“物美價廉”這一成語的真實含義。享受完海鮮大餐的你,可以選擇在街上隨意地逛一逛,感受一下這里的小小喧鬧;也可以買一杯咖啡一邊感受濃郁的馨香,一邊享受海風吹拂過耳邊的細語。漁人碼頭的街邊停放著造型奇特的旅行車,乘坐這樣的旅行車出游相信會有一種特別拉風的感覺。而隨處可見的街頭雕像,更是漁人碼頭的特色,讓這里平添了幾分藝術氣息。
大海的寧靜或波濤洶涌無法控制,但是對于大海我們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向往,讓我們有勇氣揚帆遠航一路前行。碼頭上停泊著各色船只,這些船只,也一定載滿了各種各樣的夢想。
第5站 九曲花街(圖。九曲花街)
美國官方正式名稱為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被譽為是全美國最彎曲的一條街道,是舊金山的一大特色。這么設計的緣由是為了防止交通事故——因為從浪巴街到利文街這一段是一個大下坡,市政當局為了避免車子下坡速度過快,特意將道路修筑的如此蜿蜒,加上繾綣的花壇,車行至此,無論是為了看景色,還是為了避免事故,都只能以時速5公里以下的龜速盤旋而下。九曲花街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短短400米的路上一共有8個急彎﹐彎曲往返如“Z”字形。來到舊金山,游客大多要來這里考驗一下自己的駕駛技術。在花街高處還可遠眺海灣大橋和科伊特塔。而街道上遍植花木,如春天的繡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這條街點綴的花團錦簇。若是不開車,可順著花街兩旁的人行步道,欣賞美麗景色。這條街就算不開車,只用步行,由下至上也需要間歇兩三次。因此可以說,能爬到花街最高一端的人都是登山好手。
藝術和生活,都是必需品 (圖.藝術)
在“富豪的女友”文佳佳眼里,名牌包和華麗的衣服是必需品,愛情是奢侈品。而對于居住在舊金山的人們來說,陽春白雪的藝術與喝葡萄酒、逛咖啡館的日常生活一樣,都是必需品。
舊金山是一座文化都市,共有18所高等院校,市內還有世界聞名的柯倫劇院(Curran Theater)和金門劇院(Golden Gate Theater)。北海灣有一條長約9公里的海灘,是全美國藝術家的活動中心。本世紀里,舊金山已經成為無可比擬的“電影明星”,許多有城市外景的片子都選擇了舊金山作為外景地。它激發(fā)了眾多導演的靈感,無論是名導巨片,還是商業(yè)肥皂劇,都少不了它綽約的風姿。在這里,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博物館和宮殿,它存在與生活的各個角落。
葡萄酒莊園,淘金者的意識流
加利福尼亞的葡萄栽培史是一部歐洲各國的葡萄栽培藝術在新大陸融合發(fā)展的歷史,葡萄酒制造業(yè)則在淘金時代就已建立起來。目前全美90%的葡萄酒產自這里,品質最好的集中在納帕谷和索諾瑪谷的270余家釀酒廠中。世界知名的馬姆、費雷謝尼等葡萄酒都誕生與這里。在納帕谷29號公路的兩邊布滿了旗艦似的酒廠,建筑華美,從豪華的古堡式建筑到后現代主義的油箱建筑,無所不有。山谷左邊的伯林格爾葡萄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斯特林葡萄園內有一座仿希臘的神廟,其建筑表現了新一代酒商暴發(fā)戶的幽默;皮蓋斯酒廠更是一座藝術殿堂式的酒廠,內部竟然有一座劇院,草坪上點綴著各種雕塑,其中的酒神雕塑——“由酒神全權負責”特別引人注目。
咖啡,香醇滲入生活
雖然星巴克起源于西雅圖,但如果說要在美國找一處最有濃濃藝術氣質咖啡館文化的城市,非舊金山莫屬。特色咖啡是這里咖啡文化的精髓,在每個舊金山人的記憶當中,至少保留有40種咖啡的口味和制作方法。在整個城市的咖啡館中,大約有250余種配方值得嘗試??Х瑞^也是絕對的社交中心,很多人的友情、愛情都是從咖啡館中開始的。讀報,也是咖啡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另外,檸檬汁、香草等也是舊金山人的最愛,多逛幾家咖啡館,有可能喝到店主特殊調配的口味。
有軌纜車,穿行百年的奇跡(圖.纜車)
舊金山纜車最早始于1863年,經過大約30年的發(fā)展,纜車成為當時很時髦的遍及全城的“動車組”。后來,隨著更高速度的電車地鐵的出現,纜車漸漸被“淘汰”,舊金山纜車幾乎到了“絕種”的邊緣。于是,有識之士發(fā)出呼吁:保護纜車,保護纜車文化。幾經周折,今天我們依然有幸體驗到纜車的風騷,領略機械文明的魅力??b密的機械原理加之不燒煤,不燒油,耗用很少的電力正是它吸引人們眼球的獨到之處。纜車搭在持續(xù)前移的鋼纜上,鋼纜被放置在大街的中心線上,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空中纜車有所不同,這根鋼纜是埋在地下的。鋼纜的兩邊有鐵軌支撐滑動,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大大提高運力,一次承載30人不成問題,而懸在空中的纜車在運力上卻受到很大的限制。雖然舊金山的有軌纜車有時會擁擠不堪,但人們仍然習慣于搭乘。有軌纜車提供了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日落時分,躍上一輛老字號的木制纜車,就像來到了一張造訪100年前舊金山城市生活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