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一名高中生,可自從進入高中以來,我就感到自己的學習好像不行了。入學后第一次考試是第三名,到月考的時候就到了第九名。我感到我要完了,別人在趕超我,我煩躁不安,我緊張焦慮,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怎樣發(fā)泄……有一天早自習我第一個來到了教室,我拿出了課本想看書??墒茄劬Χ⒅n本就是怎么也讀不進去,索性把書使勁地摔在地上,就是這一摔,不知怎么好像觸動了我的哪根神經,于是,我隨手把同桌的課本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讓你們超過我,讓你們超過我……就這樣,我心中似乎有一種發(fā)泄的快感。正是這種莫名的快感,讓我鬼使神差般趁著沒人,干脆把同桌的課本遠遠地狠狠地扔到了外面……
自從發(fā)生了第一次之后,我一發(fā)而不可收,一連地把同學的書、筆記本、課外輔導書,偷偷地拿來,然后偷偷地扔掉。以致到后來,竟然偷偷地鉆進宿舍,把同學的食物等東西拿走,找沒人的地方先使勁地踩爛,然后再偷偷地扔掉……每當這個時候,我好像多少有一種發(fā)泄的快感,心里好受了一些??墒牵潞笪矣謸@受怕:被人發(fā)現(xiàn)了我不是成了賊了嗎?我該怎么辦???
A從上述女孩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這是青少年嫉妒心理的真實表現(xiàn)。所謂嫉妒心理,就是當別人在某方面有比自己優(yōu)越的地方,而自己在這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想排除或破壞別人超越自己的地位或狀態(tài)的怨恨的情感狀態(tài)。這是一種病態(tài)情感狀態(tài),其危害是明顯的:一是它惡化人際關系,潛移默化地磨滅人奮發(fā)向上的銳氣;二是它危害身心健康,使人的心理經常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不僅影響學業(yè)進步,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健康人格的形成。不言而喻,嫉妒心理既害自己又傷他人,是青少年走向成功的一塊“絆腳石”。
那么,青少年的嫉妒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一是需要的排他性。嫉賢妒能,排他利己。只能自己得到滿足,不許他人占有;只能自己取勝,不許他人成功。二是對象的選擇性。嫉妒者一般選擇那些與自己條件大體相當?shù)娜俗鳛榧刀蕦ο螅簿褪强杀刃栽酱笤饺菀桩a生嫉妒。三是方式的多樣性?;蚶涞柽h,或嘲諷輕蔑,或攻擊陷害,或曲折隱蔽。
青少年嫉妒心理產生的原因
首先,是客觀方面的一些因素誘發(fā)了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一是成人病態(tài)的嫉妒心理的傳染。在社會生活中,成年人也普遍地存在嫉妒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上一味攀比,這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二是家庭教育的失誤。許多青少年從小就養(yǎng)成惟我獨尊的心理,為滿足個人欲望不惜剝奪家人的需要,不高興同伴比自己強。一些家長用各種手段,片面地鼓勵個人突出,壓倒別人,特別是當孩子已露出嫉妒心理的苗頭時,家長又常誤當作競爭意識加以肯定,使嫉妒心理惡性發(fā)展。三是在消費上的盲目攀比。由于社會的影響,青少年中不少人在消費上也形成了盲目攀比的風氣,穿講名牌,吃講高檔。這與自我中心的占有欲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也刺激了某些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形成。
其次,是主觀上的一些心理因素誘發(fā)了青少年的嫉妒心理。在上述客觀誘因的作用下,許多青少年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質:一是不斷強化的自我中心意識,心中只有自己,從小就把個人私利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上。這是產生強烈的需要排他性的根源。二是自我否定意識,也就是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畸形變態(tài)的自尊。越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越是極力維護自己。于是便可能不惜采取貶損別人的手段,來補償自己失衡的心理——“我不如你,也不讓你占上風。”三是缺乏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心理不平衡的問題,不善于進行自我調節(jié)。這也是導致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具體誘因之一。
嫉妒心理的防治
作為一種消極情感狀態(tài)的嫉妒心理,既然是妨礙我們成功的一塊絆腳石,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熄滅心中的嫉妒之火,搬掉這塊絆腳石呢?
首先,要真正領悟到嫉妒心理對人對己的危害。這樣,就會使自己產生防治嫉妒心理的內在需要,從而促進自己努力消除嫉妒心理。關于嫉妒心理的危害上面已經談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其次,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我心理素質。一是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拋棄一味為一己私利而拼命的觀念,讓自己胸中有祖國,有集體,有他人。拋棄一味超張三趕李四的心態(tài),把超越自己作為目標。一旦有了崇高目標,有了廣闊的胸懷,也就不再為一己私利去爭個人的什么名次等等,不再為某個同學某方面超越自己而耿耿于懷了。這是防治嫉妒最根本的對策。
一是學會客觀評價自己。當嫉妒心理萌發(fā)或是有一定表現(xiàn)時,應該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控制自己的動機和感情。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從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問題。人貴有自知之明,一旦認清了自己,再重新看待別人,自然也就有了幾分平和心態(tài)了。
二是學會在生活上尋找快樂??鞓房梢灾委熂刀?。快樂是一種情緒,嫉妒也是一種情緒。哪種情緒占據(jù)主導地位,主要靠自己來調整。嫉妒者隨時隨處為自己尋找痛苦。如果一個人總是想:比起別人可能得到的歡樂來,我的那一點快樂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會永遠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所以,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快樂。享受到了生活快樂,嫉妒情緒也就自行告退了。
三是學會從虛榮心解脫出來。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實的榮譽,而虛榮心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嫉妒心理中的要面子,不愿意別人超過自己,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正是一種虛榮心理的表現(xiàn)。虛榮心與嫉妒心往往緊密相連,相互作用。所以,克服一份虛榮心就少一分嫉妒。
四是學會在正當?shù)母偁幹星斑M。有人錯誤地認為,嫉妒心理可以促人進步。這是一種偏見。促使人進步的是競爭意識。嫉妒心態(tài)和競爭意識的不同是什么?用形象的說法,它們的不同就在于:競爭意識是:“你好,我比你更好”;嫉妒心態(tài)是:“我不行,也不讓你行”。所以,嫉妒的結果是于己于人都不利,而競爭的結果,可以促進大家的發(fā)展。
最后,還要學會恰當對待嫉妒的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調控能力。當自己嫉妒別人時,一是學會重新尋找自己的價值,發(fā)展自己的特長,以補償不能滿足的愿望。比如,別人入了團,自己可以在拿到前幾名成績;別人考試第一,自己可以在書畫大賽獲獎。
二是應懂得感情是雙向的,“恨只能招來恨,愛才能換來愛”。
三是應學會把心中的嫉妒之火宣泄出來。嫉妒心理也是一種痛苦的心理,當還沒有發(fā)展到嚴重程度時,用各種理性的宣泄來舒緩一下是相當必要的。比如對朋友訴說,或者是自己在沒人的地方大聲宣泄。當然,從事一些文體活動也是很好的宣泄方式。這可以防止因心理失衡而導致攻擊性行為,待時過境遷情緒緩和后,心靈也就恢復了平衡。
(文/馬志國)(編輯 李天驕)
我們的“港灣”郵箱:
bighome@163.com歡迎作客咨詢港灣,為您保密,為您解憂,這里將是您溫暖的心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