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俊
在我們周圍經常有人喊頭痛,并為經常發(fā)作而苦惱,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顱內腫瘤。其實,據(jù)臨床統(tǒng)計資料表明,一般性的頭痛80%左右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神經血管性因素的頭痛,或頸椎相關病變的頭痛。
精神壓力大、長時間用腦易致頭痛
頭痛的發(fā)生或加劇都與精神因素有關,或腦力活動持續(xù)時間過長而發(fā)作或加劇的。股市的潮起潮落、麻將桌上的一賠輸贏、學習的高度緊張、工作和社會競爭中得與失都是劣性的精神刺激。電腦旁的長時間工作、以及伏案疾書長時間用腦都容易造成大腦疲勞,引發(fā)頭痛。
不能盲目止痛
有些人每次遇到頭痛就買止痛藥(pain killer)來吃,令頭痛消失并非治療頭痛的好方法。要知道頭痛只是一種癥狀,本身并非疾病,要治療頭痛首先必須找出引致頭痛的病因,然后對準病癥采取醫(yī)療才是上策。
目前認為頭痛一般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原發(fā)性頭痛:有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叢集性頭痛和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第二部分為繼發(fā)性頭痛:有繼發(fā)于頸部外傷,顱內外血管疾病、感染、頭面部結構疾病,精神疾患的頭痛。第三部分有顱神經痛和與中樞性疾病有關的頭痛。引起頭痛的原因如此之多,但幸好大多數(shù)頭痛是由緊張性頭痛,混合性頭痛,或脊骨錯位、頸椎退化、頸椎關節(jié)病所引致。
推拿治療頭痛效果好
治療這些原因引起的頭痛,推拿按摩還是相當有效的。
尤其是頸椎病引起的頭痛。又稱頸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是由頸脊骨錯位,頸椎退化,頸椎關節(jié)病所引致。引起頭痛的原因主要是頸椎神經根在行走過程中受到周圍軟組織的擠壓或刺激,發(fā)生炎癥反應所致。同時供給大腦血液的血管也因為受刺激而痙攣,大腦的血液供應失調,使大腦缺血缺氧,從而出現(xiàn)頭痛。
頸源性頭痛患者的年齡多在20~60歲,但年幼者也不少見,在工作中遇到許多少年患者,最小的僅7歲。本病以女性多見。早期多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適感,以后轉為悶脹或酸痛感,逐漸出現(xiàn)疼痛。疼痛部位可擴展到前額、顳部、頂部、頸部,有的可同時出現(xiàn)同側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緩解期,隨病程進展,疼痛逐漸加重,持續(xù)性存在,緩解期縮短,發(fā)作性加重。寒冷、勞累、飲酒、情緒激動可誘發(fā)疼痛加重。
X光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頸椎退行性改變,有的可見頸椎間孔狹窄,椎體前后緣增生,或棘突增寬變厚,棘上韌帶鈣化。CT檢查多無特殊變化,少數(shù)患者可見頸椎間盤突出,但與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關。
推拿是醫(yī)生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對病人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能達到緩解肌肉緊張,促進氣血循環(huán)流動的作用,從而能夠排出致炎致痛物質,消除炎癥反應,減輕疼痛。
治療原則:疏經通絡止痛。
推拿治療頭痛的具體方法
(1)頭面部操作:患者坐位或仰臥位,術者行一指禪“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復分推3~5遍。繼之指按、揉印堂、神庭、攢竹、魚腰、太陽、百會、四神聰?shù)妊?,每穴約一分鐘;結合抹前額3~5遍;從前額發(fā)際處拿至風池穴處做五指拿法,反復3~5遍。行雙手掃散法約一分鐘;指尖擊前額部至頭頂,反復3~6遍。
(2)頸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用一指禪推法沿項部膀胱經、督脈上下往返操作,結合揉、撥、推上述穴位3~5分鐘。繼之拿風池穴、項部兩側肌群、肩井各半分鐘;在項、肩、上背部施以滾法約兩分鐘。
有經驗的推拿醫(yī)生進行治療的時候,并不是簡單的“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對病人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后再進行治療的。雖然推拿治療的機理很簡單,但其重點在于醫(yī)生有特定的手法技巧和適宜的力度,治療期間病人沒有什么痛苦和副作用,而且療效也相當?shù)暮茫虼私ㄗh經常頭痛的患者可以請推拿醫(yī)生治療。
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