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
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只重視語文基本知識教學,輕視甚至忽視學生實踐活動,從而導致學生知識匱乏,綜合素質降低,潛能得不到開發(fā)和培養(yǎng)。新教育改革則要求我們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即通過語文教學活動,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使其擁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發(fā)現問題的能力、整理資料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能力等等,這是我們教育的終究目標。
一、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工作的必備技能。假如學生只是具有經驗知識,而沒有任何動手操作能力,那么在社會生活中是很難生存的,就更別提競爭了。因此,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過程,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較強實踐能力,不但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而且也是學生將來為社會做貢獻的必備技能之一。
留心處處皆學問。社會是一個精彩的大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歷史劇,也涌現了一代又一代精英人物,他們?yōu)楹髞砣肆粝铝素S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激勵、鼓舞、影響著后來的人們,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收集有關名人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許多未知的東西,比如,政治名人周恩來、孫中山等;歷史名人劉備、曹操等;文化名人孔子、司馬遷等;體育名人劉翔、喬丹等;科學名人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他們就像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綻放著耀眼的光芒。而他們的成就和奮斗歷程,也必將在學生的搜集過程中,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動手搜集的方法有很多渠道,比如可以動員學生通過圖書館查閱資料,然后做好筆記;也可以上網查,網絡會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還可以請教老師或者家長,以及知識豐富的大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增長知識,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努力學習的精神。
二、整理資料,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選擇的能力
學生平時接觸的事物千千萬萬,其中有好有壞,但是學生因為年齡較小,社會經驗少,心理不成熟,所以對于事物的甄別能力較低。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逐步走向成熟,學會鑒別事物的方法。因此,為了鍛煉學生的選擇能力,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搜集的名人資料加以整理,從眾多的資料中提取最為有用的部分,去其槽粕,留其精華。因為學生搜集的資料是經過他們自己辛苦得來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不知如何取舍,這時教師必須伸出援助之手,為學生講解取舍的方法和原因。
初步選擇結束之后,就是對所選材料進行藝術加工,使這些零碎的資料成為生動感人、有血有肉的精彩文章。這一階段學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功能,盡力使文章寫得生動、活潑、有趣、感人,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從其他文學作品中,學習作文開頭、結尾、描寫的基本方法。教師不能放手不管,要隨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學生寫作完了之后,還要求學生認真進行修改,鍛煉學生的修改能力。修改時可以自己先修改,然后讓教師或同學幫著修改。直到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語言在課堂上展示給全班同學。這不但增強學生展示自己作品所得到的自傲感,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他們自己在人群前說話的勇氣。
三、小組交流,培養(yǎng)學生協作能力
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參加到活動當中,這樣就有失教育的公正性、整體性,影響了沒有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對他們學習不利。所以為了提高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參與的人數,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比賽,從中選擇出前幾名參加全班的比賽。這一過程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這是學生將來進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的基本能力。而且學生在比賽時,肯定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爭取,提升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鍛煉了學生的競爭能力。
當然,學生要想能夠在小組比賽和全班比賽中獲得名次,取得成功,光靠自己的上進心和參與意識是遠遠不夠,還需要具備真正的寫作能力、講話能力、表演能力和標準的普通話。每個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才能的過程中,不僅是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還要有一種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有一種為大局著想的精神。在關鍵時刻要以本組的榮譽為奮斗目標,寧可犧牲自己的個人榮譽。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協作能力,而且還使學生懂得社會生存法則,在關鍵時刻必須要舍小我,爭大局的意識。而這種意識是作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最基本意識,是愛國精神的體現,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四、活動總結,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在活動課中,教師只起一種引導的作用,整個過程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小組長自己去組織實施。雖然是小學生,但是我們要相信他們,他們往往具有令我們驚訝的組織、管理、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我們班舉行的一次名人故事比賽中,學生組織者共三名學生,他們設定了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四名、最佳表演獎一名、最佳創(chuàng)作獎一名、最忠實觀眾獎兩名、最具鑒賞力觀眾兩名。從這幾個獎項的設置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三名學生組織者出類拔萃的組織管理能力,而這正是我們活動課所要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之一。
綜上所述,語文活動課是鍛煉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一種較為新穎,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廣大語文教師積極嘗試和不斷改進,使這一教學模式為語文教學改革和鍛煉學生能力,做出更大的奉獻。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