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若楠
過去的一個月,嘈雜狂躁傷痛。國內禽流感肆虐,四川大地震揪心,有一位“曾改變了世界的女人”逝去了,有一個原本前途大好的博士被室友毒殺了,還有一場馬拉松的和諧之夢被惡意炸碎……即便是國內南方忽冷忽熱的天氣和北方四月突降的大雪,都仿似這世界一次不懷好意的窺視。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多少年,我們依然需要這樣的勵志語。
這也是為什么社會需要媒體的原因,盡管今日社交網絡技術之發(fā)達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消息發(fā)布者,但人際架構與政府架構始終不能缺乏有專業(yè)渠道“直面”“正視”繁蕪事件的編輯和記者們的判斷和聲音。
正如我們的編輯團隊一直努力的方向,不炒作、不回避,潛心思考、誠懇報道、傳播“正能量”,希望在專注領域內令讀者們有所裨益。
本期封面報道,我們關注的是中國投資者歷來最喜歡的一項投資——地產。在國家嚴控之下,地產投資似乎在另辟蹊徑,針對各種概念層出不窮的“主題地產”,編輯記者通過一線采訪和實地了解,為讀者們剖析出投資的幾大誤區(qū)。
“政策玩不轉,大家玩概念”,這似乎是當下中國式投資的某種規(guī)律。要小心,往往“玩人的”,會變成“被玩的”。
用北島的一句詩做個結語:“一切爆發(fā)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