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化語
颶風面前人人平等
當桑迪颶風襲擊紐約時,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克林頓待在她的曼哈頓公寓里,在丈夫馬克·梅茲文斯基跟愛犬索倫的陪伴下,與數(shù)十萬紐約人一起忍受著停電的折磨?!榜R克、索倫和我在家,”她在Twitter上寫道,“就靠蠟燭、電子書和罐頭食品活著了!”
她的父親是美國前總統(tǒng),她的母親是美國前國務卿,她自己從小在白宮長大,丈夫也是政界名門之后,完全稱得上是根正苗紅的“權(quán)二代”。在美國這個沒有皇室的國家中,克林頓家族就像當初的肯尼迪家族一樣,成就了普通民眾對皇室的向往。
然而,颶風面前人人平等。紐約全城停電,切爾西從父親那里獲贈的豪宅也未能幸免。她甚至不是首批得以恢復供電的曼哈頓居民,在停電4天之后,她還得到星巴克熬過沒有燈的日子。
切爾西的生活是一些英美“權(quán)二代”的縮影——父母能夠給他們財富,但是不會給他們特權(quán)。
奧巴馬當女兒球隊助理教練
“權(quán)二代”們上學有講究。公立學校不行,這是前總統(tǒng)卡特用女兒的慘痛經(jīng)歷買來的教訓——當年他為了展現(xiàn)“親民”一面,執(zhí)意讓女兒去上公立學校,卻害得女兒因媒體的打擾而不得不退學。在華盛頓,西德威爾友誼中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克林頓和奧巴馬的女兒們都在那里上過學;如果是在英國,則不外乎伊頓、哈羅等貴族公學,雖然學費昂貴,但勝在學校管理嚴格,不會隨便讓閑雜人等騷擾學生生活。
他們就像普通的孩子那樣讀書、學習、參加社團活動。奧巴馬家尤為和睦,當小女兒薩莎加入籃球隊之后,奧巴馬甚至還親自擔當了她們球隊的助理教練。總統(tǒng)一家為了歡迎女兒的同學和朋友們來家里玩,還在白宮里留了專門的房間,允許孩子們偶爾在此借住。去年夏天,米歇爾還將兩個女兒送去新罕布什爾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惹得奧巴馬對媒體半開玩笑地抱怨自己第一次體會到“空巢”的感受。
奧巴馬昔日的“敵人”、在2008年為麥凱恩擔當競選顧問的斯蒂夫·施密特說:“這個家庭看起來非常普通,就像我們在足球、籃球比賽觀眾席里看到的家庭一樣?!?/p>
布萊爾的兒子游行抗議低薪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次子尼基也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大學里踢足球,跟朋友們?nèi)コ钥觳?,還加入了一個飲酒社團?!八粫蚴紫鄡鹤拥纳矸莞淖冏约旱纳罘绞?,”他的朋友說,“每次在報紙上看見自己的名字,他都顯得特別不耐煩。大部分時候他都很不錯,因為反正也沒人會拿他爸爸是首相這件事大做文章?!?/p>
在大學畢業(yè)之后,尼基選擇了一條很“英國”的道路。他加入了一個名叫“教師優(yōu)先”的公益項目,到英國較為貧困地區(qū)的一所中學教書。這種做法在英國年輕人當中十分流行,因為“教師優(yōu)先”項目專門招募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安排他們到貧困地區(qū)的學校任教兩年,在任期結(jié)束后,無論想繼續(xù)留在教育行業(yè),或是離開學校,都能夠得到快速晉升的機會。
尼基在這兩年中的薪水是3.9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9. 5萬元),這在英國算不上高薪。如果按照他父親每分鐘演講2000英鎊的收費價格來算,他辛苦兩年也只夠買父親20分鐘的演講。
所以,大概是深感賺錢不易,尼基在2008年跟同事們一起參加了罷工游行,以抗議教師加薪力度不足。不過,與他的同事不同,尼基畢竟無需為錢發(fā)愁,他的母親早為他買下價值120萬英鎊的房產(chǎn)。
“權(quán)二代”的額外獲利
不可避免地,這些“權(quán)二代”們也有額外獲利的時候,《星期天泰晤士報》曾援引一位政治家庭的成年女兒的話,“門路是開放的。因為你的爸爸或者媽媽有那樣的身份,所以人們就愿意給你好處?!?/p>
然而,許多“權(quán)二代”自己并不愿意接受這種庇蔭。對于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來說,“權(quán)二代”的標簽成為他們的某種原罪,哪怕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取得了某種成就,也總?cè)菀妆蝗苏f三道四。
“人們總會亂評論,說‘你全靠爸媽才能有今天這樣的話,但后來我意識到,只有那些不如我成功的人才會這樣說,所以我就不介意了?!庇旯だ锓蚪鸬抡f。他的父親馬爾科姆曾擔任過英國國防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等要職,如今,他是《泰晤士報》的專欄作家。
里夫金德說,他父母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沒把他推到鎂光燈下,更沒利用他來作秀以達到政治目的:“政客們需要知道,他們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他們的附屬品?!?/p>
高官子女會被公開嘲諷
有時,“權(quán)二代”們不僅沒有特權(quán),反倒會面臨各種困擾。
2012年美國大選中,奧巴馬的對手羅姆尼之子喬希·羅姆尼聽說自己的父親想要競選總統(tǒng)時,第一反應是緊張,而他的兄弟馬特反應更加激烈,直接去見父親,懇求他放棄參選的念頭。在羅姆尼的5個兒子看來,父親要競選美國總統(tǒng)非但不是什么美事,反而會給家庭帶來無窮的危害。
他們不希望自己成為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這很正常,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的故事就是前車之鑒。剛進入白宮的時候,她只有12歲,而美國已經(jīng)很久沒出現(xiàn)未成年的總統(tǒng)子女了,所以媒體的反響尤其激烈。盡管克林頓夫婦明令禁止媒體談論切爾西,但她戴著牙套、滿臉雀斑的小姑娘模樣還是遭到了惡毒的嘲笑,脫口秀節(jié)目《周六夜現(xiàn)場》甚至評價說,“母親的倉鼠臉頰加上了父親的冒險鼻子,切爾西看上去有些滑稽”。
奧巴馬的千金們沒遭到如此惡毒的攻擊,但為了她們的安全,“第一女兒”瑪利亞和薩莎不能使用Facebook或者Twitter這樣的社交網(wǎng)絡??偨y(tǒng)夫婦說得很明確,他們將Facebook視為潛在的安全隱患,哪怕女兒們只用它們來跟學校的朋友聯(lián)系并設(shè)置最嚴格的隱私設(shè)置,也還是會將她們暴露在更多人面前。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