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
最近一條新聞火了:為了防止中國游客在馬爾代夫旅游時吃泡面而不去餐廳消費,豪華酒店不給提供熱水了。
于是乎國人的自尊心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各種 “這明擺著就是歧視中國人!” ,“什么破地方不去就不去,連泡面都不給吃?!钡脑捯舨唤^于耳。還有那自詡素質高的人站在另一個高度苦大仇深地開始譴責國人素質不好,太雞賊,丟臉丟到國外去了云云。我雖未去過馬爾代夫,沒體驗過“每次去馬爾代夫都要躺在沙灘上爽爽地吃泡面”的感覺,但一則覺得此消息實在值得核實,二則覺得吃個泡面實在跟國民素質沒什么關系。
如今中國游客是世界旅游業(yè)當之無愧的大主顧,連年增長的出境游客和這些游客在世界上花出去的大筆鈔票實在是讓各種旅游目的地的商家和服務行業(yè)不得不折腰,競相想招數爭奪中國人。之前就看到眾多國際五星級連鎖酒店開始為了迎合大批到來的中國游客的口味而準備中式早餐,更不用說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普遍的中文服務員和導游服務。在五六年前我也聽說因為生活習慣差異,到了國外很難找到熱水喝,所以不少人都自帶熱水壺??纱页龅脟?,卻發(fā)現(xiàn)所到的小旅館、大酒店都為客人準備了燒水壺,在餐廳里你要一杯白開水人家也不絕不可能給你臉子看。在這種大勢所趨之下,像馬爾代夫這種熱門旅游地居然還有反其道而行之的酒店,實在是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至于泡面和素質的問題,說老實話,即便不是因為個人口味,每天不吃中餐,沒有米飯面條咸菜粥,胃里就不安分,只得帶點泡面換胃口,而只是為了不去餐廳消費,能省則省,我覺得也無可厚非,個人消費和旅游觀念不同而已。
記得此前看過不止一個人有人寫的馬爾代夫的攻略,說馬爾代夫資源匱乏,一飲一食都非常金貴,一瓶水都好幾美金,性價比太低,故帶了一大箱子水和零食過去。有人算賬,去馬爾代夫怎么也得兩三萬人民幣,大頭都花了,還舍不得這點小錢?那好像一些極度窮游愛好者們能住10塊錢的旅館就絕不住15的,能睡火車站連10塊錢的旅館也不住,能走路絕不坐車,怎么就能成為人人稱贊、佩服的典范,不去高檔餐廳而吃個泡面就成素質問題了?再者說,國人吃泡面素質低,大筆花錢素質也低,要不您給個說法,國人要怎么樣才能算是素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