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巧芬
【摘 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益,進行有效教學,是我們每一個一線教師的工作目標,本文就在職高專業(yè)課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作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有效教學;項目教學法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職高專業(yè)課教學作為一種傳遞知識、培養(yǎng)技能、使學生形成一定職業(yè)能力的教學活動,教學的有效性、效益性直接影響著學生形成職業(yè)能力水平的高低,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至關重要?,F在流行的職高專業(yè)課教材大都采用“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項目教學法來編寫的,如何在專業(yè)課項目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一線教師關注的問題。
一、要在專業(yè)課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使學生抬頭
職高生大多數是初中階段的中下等學生,大多數同學畢業(yè)后都將直接走向社會參加工作,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對他們來說,聽課更是依賴于興趣。所以,要提高課堂效率,最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抬頭率,讓更多的學生能將頭抬起來。要讓學生抬頭,首先就要改變他們學習專業(yè)課是枯燥無味這一觀念,讓他們體會到專業(yè)課課程的趣味和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要結合生產實際,創(chuàng)設工作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如《機械識圖》教材是采用項目教學的形式編寫的,我們在進行項目教學之前,通常的教學方法是:直接告訴學生我們要學習的項目,然后就開展項目教學,這樣學生往往會有疑問,學了的項目有沒有用,目的性不明確。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結合一些生產、生活中的案例,將知識性、興趣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輕易的被調動起來,容易抬起頭來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2.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環(huán)境
現代的課堂教學強調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學就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學生在教學中就會覺得自己可以可無,就會覺得在沒事做,會去做其他與教學無關的事,思想也會開小差,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提供敢于講話、不怕講錯話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敢問、敢答、愛問、善問、樂問,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這樣所有學生都會覺得有事做,從而使學生抬頭。和諧的教學氛圍,能提高學生的抬頭率,對于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有了這種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能夠實現有效教學。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有效教學的必然之路
我們一直習慣采用傳統教學觀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重知識輕能力、重教法輕學法、重傳授輕啟發(fā)”的教育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引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下幾個方面的缺失:
1.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比較低
有關調查顯示,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理論課教學中,約有9.8%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有54.3%的學生能夠參與大部分課堂教學活動,有21.3%的學生只能參與一半課堂教學活動,有14.6%的學生僅僅參與少數課堂教學活動。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實踐課上,情況稍有好轉,約有16.8%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有61.1%的學生能夠參與大部分課堂教學活動,有16.5%的學生只能參與一半課堂教學活動,有6.1%的學生僅僅參與少數課堂教學活動。
2.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實踐性教學方法缺乏
根據對幾所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教學方法所作的調查顯示,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使用最多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約占96%)、練習(61%)、討論(53%)。這幾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其他教學方法,而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最常用的模擬教學、游戲、課題研究等實踐性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采用的并不多。
針對第一方面的缺失,我們要樹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為學服務”的新的教學觀,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看待每位學生,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我們決不包辦代替;凡學生能獨立發(fā)現的,我們決不進行暗示,充分肯定每位學生的進步,讓學生多一些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更多的是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應成為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扮演的是學生的朋友、知己。
針對第二方面的缺失,我們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教師的教學藝術是指通過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學活動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的氣氛和教學效果。
三、實施項目教學法,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通過“學”獲取知識,而現在流行的項目教學法則強調讓學生“做”,讓學生在做中學。項目教學法是近幾年從德國引進的一種適合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培養(yǎng)人的職業(yè)能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以項目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實現了三個轉變:
(1)在主體上以教師為主題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
(2)在教學形式上由以“學”為主轉變?yōu)橐浴白觥睘橹鳌?/p>
(3)在評價模式上,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在職高專業(yè)課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確立教學效益優(yōu)先的現代教學理念,而且要求教師具有開展有效教學的能力,只有確立了有效教學的理念,教師才能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進而實施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上).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
[2]程紅,張?zhí)鞂?論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國教育學刊,1998
[3]李興洲.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有效教學.講稿北京師范大學
[4]顧啟洲.營造和諧氛圍,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環(huán)境.江蘇省響水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