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賢
從前,有個年輕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相當貧困。后來年輕人由于苦惱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親見兒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家活的癡迷樣子,苦勸過幾次,但年輕人對母親的話不理不睬,甚至把母親當成他成仙的障礙,有時還對母親惡語相向。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聽別人說起遠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討教成佛之道。但他怕母親阻攔,便偷偷從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終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聽完他的一番自述,沉默良久,開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給你指條路。吃完飯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腳為你開門的人,這人就是你所謂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為師,成佛又有何難?”年輕人聽后大喜,遂叩謝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農(nóng)家,男主人為他開門時,他仔細看了看,男主人沒有赤腳。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沒有人赤腳為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來,投宿無數(shù),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赤腳人。他開始對高僧的話產(chǎn)生了懷疑??斓阶约杭依?,他徹底失望了。日暮時,他沒有再投宿,而是連夜趕回家。到家時已是午夜時分。疲憊至極的他費力地叩動了門環(huán)。屋內(nèi)傳來母親蒼老驚悸的聲音:“誰呀?”
“我,你兒子?!彼趩实卮鸬?。
很快地,門開了,一臉憔悴的母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里。就著燈光,母親流著淚端詳他。
這時,他一低頭,驀地發(fā)現(xiàn)母親竟赤著腳站在冰涼的地上!
剎那間,靈光一閃,他想起高僧的話,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輕人淚流滿面,“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的面前。
母親如佛。
痛苦消失就是快樂 希阿榮博堪布
有弟子問我:“怎樣才能安樂?”我答:“放下執(zhí)著,就會安樂。”
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的感受。有時人們并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如果你試著去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會發(fā)現(xiàn)情緒就像天空的浮云,多變而易散,遠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但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盡管如此,天空還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浮云。
在我們心性的天空中,情緒的浮云聚成云團,構(gòu)成我們的心境??鞓窛M足的情緒多,心境便安樂。什么是快樂呢?痛苦消失就是快樂。
不要把快樂看得太嚴重,好像不鄭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實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滿快樂。口渴的時候,喝上水就會感到快樂;肚子餓了,吃點東西就會快樂;工作了一天疲憊不堪,回家的地鐵上意外地坐到一個座位,你會快樂;那顆蛀牙困擾了你好幾天,醫(yī)生把它拔除的那一刻,你很快樂;悶熱的夏夜里一絲涼風(fēng)、烈日下路旁的一片樹蔭,都會令你快樂……我們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感冒了,鼻塞流涕讓人很不舒服,可是兩天后,當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鼻子通暢、可以正常呼吸的時候,我們簡直高興壞了:原來,鼻子能順暢地呼吸是如此快樂的一件事。
看得出來,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可是人們要么因為心不夠靜,察覺不到它們,要么因為快樂轉(zhuǎn)瞬即逝,來不及充分感受。
如果人們能像觀察自己臉上的斑點、皺紋那樣,去了解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動,就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著淡淡的喜悅。如果人們不是把快樂一味寄托于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帶來的刺激,那么,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