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嚴海燕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效果。所以興趣是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行為的內容動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時應該把激發(fā)和保持學生運動興趣放在中心位置。學生有了運動的興趣,才會經(jīng)常參與體育鍛煉,才能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也才會將體育活動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真正解決體育課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學生;體育課;興趣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健康教育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經(jīng)成為評價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在健康教育中,學校的體育教學課是學生最主要的途徑,是學生在校期間主要的運動時間。
據(jù)中職學生上體育課時的狀況,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中職學生普遍的不愛運動,對體育課缺乏興趣。這里所說的缺乏興趣僅僅是指對于體育課而言,其實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還是存在一定的興趣,但是卻比較偏向于籃球、乒乓球等單項的體育項目,對這幾種運動項目比較喜歡,但對老師在體育課上講的內容不感興趣,于是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很多不愿意動,不肯跟老師的節(jié)奏的走等現(xiàn)象。所以,現(xiàn)在上體育課就存在了要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么一個議題。這中間有很多原因,如學生對體育課的不了解、老師對上課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等。本文主要是討論如何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如何讓喜歡運動的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如何讓不喜歡運動的學生對運動感興趣,進而喜歡上體育課。
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原因有以下
幾點:
(1)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提高,以至于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不愛勞動、疏于運動的習慣。
(2)由于學校的體育設備較少,項目單一,沒有室內體育場館等原因影響了體育課的連續(xù)性和廣泛性,從數(shù)量上和質量上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3)教師的原因很多,教師的教學水平,文化素質,性格特點都可能造成學生不喜歡體育課。雖然,體育教師隊伍這些年已經(jīng)作了很大的調整,但文化素質差,教學方法,組織教法等的弊端還是存在的。
(4)中職學校的部分教學內容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復,同時教師教學中簡單重復教學內容,將概念和示范分割開來,教學過程缺乏新鮮氣息和吸引力,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學方法安排不合理,運動強度、密度、頻率和難度沒有合理分配,學生的局部負荷較大,使學生感到單調枯燥。
(5) 過分強調專業(yè)教育、或是整個素質教育的學生擔心上體育課疲勞而影響專業(yè)課的學習,學生上體育課時還牽掛專業(yè)課學習,其中女生的比例較大。這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目的、意義缺乏認識,沒有意識到良好的身體,充足的精力是學習的保證,對體育課和體育鍛煉缺乏自覺性。
作為一個合格體育教師該怎么上好體育課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溝通思想的橋梁,愛是啟開教育內心的鑰匙,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教師與學生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領悟到教師的愛。學生都希望他們能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互相交流,同時學生也希望教師是有一定能力的,能夠創(chuàng)新,可以給他們帶來最新的知識和上課的興趣。教師愛之深切,才能喚起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勇氣。愛是具體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予以端正;紀律松弛;予以引導;學習方法欠缺,予以指導;生活有困難,予以幫助;學習進步,予以鼓勵;身體不適,予以關懷……。當然,愛學生,決不是對學生的放縱,要做到寬嚴適度,愛嚴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人未見樂趣,必不樂學。”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前提,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和運用心理學知識,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根據(jù)學生不同身體條件、運動能力,給予不同的練習時間,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教材和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做到教無定法,與時俱進。給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講解、示范、參加保護與幫助、當小先生、選擇游戲、編操、參評、制定練習等,給學生學和練的“自主權”。教師要善于把“這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做”?等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思考、摸索、判斷,從中獲得正確答案,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提高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3)全面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教師應采取新型的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使學生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不良影響。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愛好,教師應掌握全體的同時,盡量的了解個體,爭取做到心中有數(shù),區(qū)別對待。教師要把每個學生和全體同學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的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全體帶動個體,個體作為榜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和學習。
真正的體育教學并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和技能。教學中要注意學生主體力量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參與,提高教學質量。
(4)深入研究教材的魅力所在
當今媒體傳播的速度之快,學生接觸和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的速度是不可思議的。教材里的內容不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一般來說,體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娛樂性。教師在備課鉆研教材時,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娛樂性,也就是魅力所在。因為,教材的魅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重要因素,備課就可以圍繞教材的魅力來做文章,用教材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主動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鉆研教材不僅是要把握教材的魅力,還要鉆研教材的價值和重點、難點等。
在體育課活動中,教師要將科學性、娛樂性、新穎性和啟發(fā)性結合起來,設立合理的運動技能目標,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功感,從而能保持自己的運動興趣。學校還可以根據(jù)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周邊的環(huán)境以及學校專業(yè)的開展情況,多組織一些有特色的適合本校學生的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運動激情,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則珊,學校體育理論與研究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楊旭東,論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中國學校教育》.
[3]孫鵬,論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及策略《四川體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