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麗
父親雖然在城市里生活了大半輩子,但他腦子里卻依然殘留著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父親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對待我和哥的態(tài)度,有天壤之別。
說起父親的偏心,印象最深的是有年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母親打電話給我,想讓我陪著父親去買臺空調(diào)。午飯后,我和老公各自向單位請了半天假,老公開著車,拉著父親和母親到了家電市場,性急的父親嫌天氣炎熱,不愿多轉(zhuǎn),急著付款了事,被我擋住。
我安排父母在市場的陰涼處等候,和老公從市場東頭轉(zhuǎn)到西頭,貨比三家,最后以低于市場價一百多元購得了父親看中的一款空調(diào),并和店家交涉,又讓店家送了一個湯鍋。
空調(diào)裝好、調(diào)試成功后,我和老公又忙前忙后幫著打掃衛(wèi)生,干完這些已是傍晚,臨出門,我聽到了母親和父親說話的聲音,母親說:“買空調(diào)送的湯鍋讓閨女拿走吧?”父親先是不吭聲,沉吟片刻后才走出房間很勉強的對我和老公說:“那個鍋你們要是想要就拿走吧。”父親話音未落,我和老公就趕忙回答:“不要不要,家里的鍋多著呢?!备赣H也不再謙讓。
一個星期后,我又回家看父母,臨走,父親掂著鍋從房間里出來,死拉硬拽非要讓我把鍋拿走,面對父親前后兩次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我有些大惑不解,偷偷問母親,母親告訴我,那個鍋父親本來是想留給哥的,前兩天哥回來,父親把鍋拿出來,哥不要,當?shù)弥赣H不舍得把鍋送我時,哥狠狠批評了父親。
聽了母親的話,我笑了。
小侄子璐璐,打小隨爺爺奶奶生活,記憶里,每次父親外出,總是一個兜里裝奶瓶,一個兜里裝餅干。直到小侄子上了中學,因為成績不好輟學在家。即便這樣,父親每次提起孫子,仍自豪地說:“俺孫子精著呢!”好像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憨子一樣。有天吃飯,父親又這樣說起,我好氣又好笑,就逗父親:“你外孫每個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成績好、品行好,也沒聽你夸過一句;你孫子天天泡網(wǎng)吧,上網(wǎng)、打架、不學習,還照樣精,您是不是太偏心了呢?”父親聽完我的話未置可否,只是端著碗一個勁地笑。
如今,小侄子已經(jīng)交了女朋友,可仍喜歡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反倒把回自己父母的家,當做是去走親戚,可我的小孩十多年來卻從未在姥姥、姥爺家過過夜。
面對父親的偏心,我總一笑而過。俗話說,爺爺疼孫子,天經(jīng)地義。我雖然心知肚明,卻從不和父親較真。父親的愛是屬于父親的東西,他高興給誰多一些,那是父親自己的事情,我們這些做兒女的無權干涉。
如今,父親年逾古稀,我更不會和父親計較這些小事,我只祝愿父親健康開心,因為,只有父親安好,才是春風。
【編輯: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