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必須注重高一化學教學。要做好高一化學的教學,必須注意高初中化學的銜接。高、初中化學銜接要做好下面幾點:一是初高中教材的銜接;二是教學方法的銜接;三是學生學習方法、學習心理的銜接。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目的的差別
通過對比初、高中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及目的的闡述可知,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運用于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作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是從“經(jīng)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fā)式,啟發(fā)、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nèi)容。
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級的教學工作,教師應:
1.通覽教材、大綱
教師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綱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確定新學年開始的教學內(nèi)容及訂出教學計劃,使得所教學的內(nèi)容有利于高中化學的學習,有利于初、高中的銜接。
2.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
教師對高一新生的中考情況要進行認真分析,對中考中與高中學習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要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另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志向。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學生受家長、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數(shù)學生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抱負,作為一名教師,正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仔細觀察學生行為,了解學生性格特征。學生受環(huán)境,家庭,遺傳等因素影響,性格迥異,有的學生大膽,活潑開朗,有的學生性格膽小自卑,作為教師必須認真了解學生性格特征,針對不同性格學生,給以適當?shù)慕逃绞?,才能因材施教,性格活潑開朗的學生,我們盡量要求她們沉著冷靜,膽大心細。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做到活而不浮,自卑、膽小的學生,教師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第三,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對腦子靈、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其難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開發(fā)學生智力。對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同學,教師多放些耐心,給這些學生多講基礎知識,在基礎知識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使這些學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
3.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yǎng)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jīng)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講授《鹵素》時,可介紹氯氟烴對臭氧層的破壞原理,講授《硫酸》時,可介紹有關環(huán)境污染及環(huán)境保護及我國的有關環(huán)境政策,講《物質結構》時,可介紹北約對南聯(lián)盟轟炸時所使用的貧鈾炸彈及其對人類、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等等,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就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tài)度。
4.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培養(yǎng)應自高一始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使學生受益終生,高一時要注意學生閱讀習慣、作業(yè)規(guī)范、實驗規(guī)范等的教育和養(yǎng)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養(yǎng)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的不同教學內(nèi)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xiàn)、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chuàng)新的要求。高一年級的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
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結合課本各種內(nèi)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教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
以上有關高一化學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nèi)在聯(lián)系,特別是要寓學習方法指導于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
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