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浩 陳吉紅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yōu)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構建服務型政府是中國新一輪政府改革的目標,也是近年來中國行政管理學界研究討論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本文首先介紹了服務型政府的概念及特性,然后分析了我國構建服務型政府的現(xiàn)狀及問題,最后提出了關于我國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對策。旨在掌握服務型政府研究動態(tài),為我國服務型政府的深入研究及實踐提供啟示和借鑒意義。
◎服務型政府的概念及特性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服務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著服務責任的政府。
服務型政府是中國的服務型政府范式理論和實踐模式,具有職能科學、結構優(yōu)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顯著特性。服務型政府是職能科學的政府,核心在于倍加彰顯服務職能,更加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服務型政府是結構優(yōu)化的政府,重點在于構建公共服務部門。服務型政府是廉潔高效的政府,關鍵在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服務型政府是人民滿意的政府,中心在于秉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
服務型政府的理論基礎,學術界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服務型政府構建的理論依據是西方政府改革理論。第二種觀點認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理論依據應是馬克思主義政府理論。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理論依據是上述兩種觀點的結合。
◎我國構建服務型政府的現(xiàn)狀及問題
服務型政府建設是在中國行政改革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政府建設目標。2004年溫家寶總理提出了“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目標。我國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進程中,服務型政府的構建發(fā)展和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服務型政府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取得初步成就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
理論準備不足,缺乏統(tǒng)一的認識和規(guī)劃的問題。學術界和現(xiàn)實中各級政府對什么是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特征和內容,以及如何建設服務型政府等問題的意見尚未統(tǒng)一。同時,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上,重視具體操作,缺乏體制、制度創(chuàng)新;重技術,輕管理;重硬件投入,輕政務服務;制度短缺問題突出和制度失靈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公眾參與不足,服務型政府構建呈現(xiàn)政府熱、公民冷的現(xiàn)象。公民參與的積極性和能力存在不足;公眾參與的有效形式極為匱乏;公民參與的渠道不暢通;公眾參與的制度體系還不完善。
缺乏一支精干、高效的服務型干部隊伍。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公務員的“官本位”思想觀念根深蒂固,權力本位意識濃厚,政府本位的觀念仍然存在,“服務意識和觀念淡薄;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于我國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對策
關于我國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對策及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加強服務型政府的理論研究,明確服務型政府的本質屬性,理清服務型政府的理論依據,進一步提煉和統(tǒng)一觀點,切實為服務型政府的實踐提供明確的理論指導,實現(xiàn)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
構建服務型政府,需要轉變思想認識,樹立科學理念。培養(yǎng)公務員正確的服務行政理念,塑造“以民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務理念。推進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建設。認清公民在服務型政府構建中的角色,塑造積極的公民精神,提升參與能力,提高公民參與的有效性。
立足國內服務型政府建設實踐,綜合運用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對服務型政府及其建設問題展開深入的系統(tǒng)研究,真正實現(xiàn)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推進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凝心聚力共建共享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