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重視提問,卻輕視課堂評價。殊不知,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能增加課堂交流的厚度,挖掘語文課堂的深度。激勵的、啟迪的、伴著教師真誠和寬容之心的課堂評價語言就像蒼茫黑暗大海中的燈塔,引導學生前行,喚醒學生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中審視自己的不足,在前行中增強自己的自信,從而乘風破浪,掛云帆而濟滄海。
一.激勵,動力之源泉
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的良性行為得到老師的賞識、鼓舞。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關注孩子的努力和點滴進步,及時地表揚,讓課堂評價語言更具有激勵性,一定能使學生以更主動、積極、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投身其中。我校黃老師借班上《記承天寺夜游》一課時,某位學生表現(xiàn)出色,黃老師趁機說:“我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師都會記住你的名字的?!蔽易⒁獾奖槐頁P的這位學生表情愉悅,接下來的課堂中他數次舉手,躍躍欲試,再次回答老師的提問時也有不凡的表現(xiàn)。這里,教師恰當的鼓勵給予了學生信心,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求學之路上“大步向前走”。作為教師,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這種鼓勵,可以是一句贊賞的話語,可以是一個微笑的表情,可以是學生遭遇困惑時一個恰當地提醒,還可以是一個富有默契感的動作。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笔堑?,激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教育的粘合劑,是教育的動力之源。如果每位教師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必將形成。
二.啟智,學習之提升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和教學意圖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課堂中,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也是精神的引領者。課堂評價不能單單停留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對和錯等表面現(xiàn)象上,更應該通過評價帶給學生思想的啟迪,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達到啟智的目的。特級教師朱則光老師上的《我用殘損的手掌》一課,相信不少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個片斷:
師:“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xiāng)”中“湖”在哪里?
生:西湖。
師:詩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舒小時候家就在西湖的附近。不要說是多情的詩人,誰又能擺脫對家鄉(xiāng)的牽掛呢?“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如此仙境一般美麗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生: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師:誰之罪?
生:殘暴的侵略者侵犯了“我”的家鄉(xiāng),讓“我”國破家亡。
課堂評價是一種即時性評價,它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而更需要教師的教學智慧。一名教師的內在綜合教學素養(yǎng),可外在呈現(xiàn)為課堂評價語言。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會在恰當的時間對學生作出恰當的引導,進行巧妙的點撥和開拓,在學生“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時,讓他們體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三.寬容,信賴之保障
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但是展示的自己往往又不夠完美。同時,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有時也有難度,讓學生不能夠準確無誤、流利地表達。這個時候,教師應帶著一顆真誠和寬容的心去呵護學生的自尊心,耐心地傾聽,寬容地評價。學習人教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一開始,我班上的孩子們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影子到來后,盲孩子內心的興奮與喜悅。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并且引導:很多時候不身臨其境,我們往往不知道甘苦。沒有經歷過盲孩子失明的孤獨和落寞,沒有經歷過盲孩子永無止境、猶墮深淵的黑暗,我們也就不能體會他看見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后,內心的巨大喜悅——孩子們內心的世界漸漸明亮。相信在語文課堂中,當我們把目光溫柔地投向學生,當我們寬容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當我們真誠地賞識學生的閃光點時,學生會感到老師的親切和信賴。在這份信賴的保障下,他們會在語文學習的湯湯長河里,揚起自信的風帆一路前行。當遇到平沙原野,他們會從從容容;遇到急流險灘,他們也會在教師寬容之心的陪伴下堅定執(zhí)著地揚帆而行,發(fā)現(xiàn)語文世界的別樣藍天。
總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生成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否成功,取決于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的機智,也取決于教師是否有顆熱愛學生、真誠寬容的心。良好的課堂評價語言就像一縷陽光,沐浴著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育的和煦、智慧和愛,讓我們的課堂充滿了人文的色彩。巧用課堂評價語言,必將能激起語文課堂教學一池春水。
陳蔚霞,教師,現(xiàn)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