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摘要】儒家倫理思想有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它匯聚了人類智慧的結晶,規(guī)范著人們的舉止行為,它包含著豐富的這里和樸素的唯物辯證精神。儒家倫理思想至今仍然在我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當代大學生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應當從儒家倫理思想中去汲取精華,真正發(fā)揮儒家倫理思想在大學生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儒家倫理思想;大學生;道德
當代大學生正面臨著改革開放,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面臨著各種思潮,各種價值觀念,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現(xiàn)實矛盾的沖擊,積極開展儒家傳統(tǒng)道德的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
一、儒家倫理思想的內容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一)儒家倫理思想的內容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chuàng)立的后來逐步發(fā)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鬃觿?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親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jù)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倫理思想通說為“三綱五常”?!叭V”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于君父夫。同時也要求為君為父為夫的要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拔宄!奔础叭柿x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guī)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內容,它淵源于先秦時代的孔子??鬃釉岢隽司汲?,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信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了“五倫”道德規(guī)范,董仲舒又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發(fā)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這是儒家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二)儒家倫理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1、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而經濟活動是圍繞著利益展開的。儒家倫理思想中的義利觀,以及“信”都深深影響著經濟活動的運行。它通過對政府企業(yè)以及市場參與主體的作用而影響著經濟 活動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而市場經濟必然是信用經濟,信用經濟對市場主體的倫理要求。
2、對政治的影響
儒學產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獨尊于漢代。一直與中國的政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儒家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政策。從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到現(xiàn)在“和諧社會”的提出,儒家思想居功至偉。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的現(xiàn)狀以及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現(xiàn)狀
作為青年群體的優(yōu)秀代表,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未來國民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我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主流是好的,應該給予肯定,但對于某些個體來說,也有部分大學生道德缺失,思想觀念存在問題,總的來說主要有理想信念的缺失;誠信意識的淡??;社會公德意識的薄弱;道德價值觀念的多元化;以及最近出現(xiàn)的“網絡綜合癥”現(xiàn)象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二)影響因素
1、社會因素
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國際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網絡的普及,西方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道德在不同的領域滲透,同時我國對文化市場的管理還有待于加強,一些消極和不健康的因素影響了我們青少年的成長。
2、學校因素
學校思想教育的方式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有些學校仍然以抓考本率,考研率為主要指標,出現(xiàn)“教書不育人”的尷尬狀況;其次是師生關系不夠協(xié)調。一部分教師不理解不尊重學生,導致學生厭學。第三教育體制的陳舊。育人模式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上,而忽視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校,是對社會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些家庭優(yōu)越的父母,動輒就是錢,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對物質的過分看重,影響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方向。
4、個人因素
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認知能力較差,人格不健全。思想容易產生偏激,導致對外來的不良侵蝕缺乏堅定的抵抗能力
三、儒家倫理思想在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主體,值得吸取的精華很多,僅以大學生道德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仁愛
仁的核心是“愛人”,就是說對別人要有同情心。要尊重對方。這也是當代中國倫理道德所主張的社會主義人道主義。仁愛這種道德修身,注重內省的方法,對大學生思想意識行為模式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大學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二)誠信
誠信是誠實守信的意思。在儒家倫理道德中,誠信的意思是誠實無欺。以真實的態(tài)度對人,恪守信用。這種道德品質和價值取向,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義利關系,形成正確的健康的積極的價值觀。
(三)孝慈
儒家視孝慈為仁義的根本。孝是儒家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其內容一是養(yǎng)二是靜。強調子女的孝敬和贍養(yǎng)父母。孝的根本是一種愛與敬的情感和行為。在今天。倡導孝道,并以此作為培育下一代的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內容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儒家倫理思想以仁為核心,以社會倫理和道德修養(yǎng)為主要內容,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和社會的穩(wěn)定,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人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孔子(上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2).
[2]宋會群,苗雪蘭.周易與中國文化[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6).
[3]于丹作品全集[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3).
[4]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
[5]張軍.儒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作用的芻議[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