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暢
小小的一幅剪紙,其實是一根細細的線,牽著友誼,牽著了解;它還是一幅畫卷,承載著著我們身邊的風情,也記錄著朋友們的記憶。
閉著眼睛剪紙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還念著自編的口訣:“眉毛眼睛一順走,先剪鼻子后剪口。剪出頭形和耳朵,后剪衣領尖尖角。”不到一分鐘,一個扎辮子的女孩和一個打領帶的男孩就“活靈活現”了,這就是被譽為“漏洞百出花樣怪”的江城八怪之一:“花樣怪”沈松柏的絕活。
出生于1957年的沈松柏,如今已經從事剪紙事業(yè)38年了,1974年,他偶然幫朋友剪了個“喜”字,由此開始了剪紙生涯。
“我玩剪紙38年,現在都不需要打草稿,甚至可以把眼睛閉起來。”沈松柏老師說,在前不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上,他就表演過閉著眼睛剪紙。
沈松柏最得意的作品是1991年創(chuàng)作的巨幅長卷“百花爭艷圖”和“百鳥爭鳴圖”,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從“花叢”、“鳥群”中畫出造型,然后進行對比、篩選、歸總和構圖,花了兩個多月才剪刻完工。這樣的作品目前在國內尚屬獨創(chuàng)。
沈松柏說,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曾幾次想要放棄。炎熱夏天,汗流浹背卻不能開電扇,怕把刻好的紙張吹起;擔心年幼的兒子“搞破壞”,沈松柏往往只能在夜深人靜時才開工,一刻就是一通宵。在妻子的鼓勵下,他堅持了下來,兩個多月后終于完成了這幅作品。
剪下的世界
在沈松柏老師的工作室中,最為吸引人的就是他剪出的那一幅幅武漢的地標了,從黃鶴樓到高鐵站,從武漢大學到長江大橋,從琴臺大劇院到辛亥革命紀念館……
沈松柏剪下的景色不僅于此,為了2012年在武漢舉行的湯姆斯尤伯杯羽毛球賽,他還創(chuàng)作了18幅共500套具有楚風漢韻的剪紙作品,他所創(chuàng)作的這18幅剪紙分為紅、藍兩種顏色,每幅作品圖案均不一樣,非常精美,分別贈送給10多個參賽國家選手或代表團成員。包括中國選手林丹在內的一批世界名將在賽場上揮拍的身影都成為創(chuàng)作題材,通過富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剪紙藝術,一一得以精彩呈現。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中國的萬里長城、日本的富士山、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不同國家的代表性建筑作為背景出現在剪紙作品中。這批剪紙作品人物栩栩如生,景致惟妙惟肖,令人慨嘆流連。
“武漢的雕花剪紙就需要為武漢服務。”沈松柏說,“別小看方寸之間的剪紙工藝品,它們記錄著屬于江城武漢這座城市的風情,對于來過武漢和沒有到過這里的朋友來說,這些地標剪紙都像一條條看不見的線,連著他們和我們?!?/p>
走出國門的剪紙
“民間雕花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凝聚著數代人的探索,我作為其中的一個探索者,期望日后有更多青年人喜歡與研究剪紙藝術,使這門藝術能夠繼續(xù)流傳?!鄙蛩砂卣f,如今,他率先在國內高校中發(fā)起了剪紙培訓課程,結合自編的口訣教授他自己摸索的剪紙藝術,現下,他的學生已經過萬。
沈松柏的學生之中,既有莘莘學子,也有外國友人,就連非洲國家毛里求斯和貝寧的文化部部長都曾向他學習過剪紙。特別是在毛里求斯的中國剪紙短期培訓班之中,圍繞著剪紙藝術,他細節(jié)而又全面的向毛里求斯學員們展示了中國剪紙藝術、中國文化以及中國的人文風情,引起了該國主流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為此,他還獲得了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