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玲玲
摘 要:有效的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可大多數學生都只是鐘情于“看”書,沒有留下多少“書香之氣”。從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后,制定用讀書卡促進二次閱讀的讀書計劃,實行的三項措施,學生的改變等方面談了自己在班級內實施以讀書卡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的具體舉措及思考。
關鍵詞:讀書卡;二次閱讀;有效性
【兩張檢測卷引起的深思】
在學校開展“1+1”兒童閱讀(即課外閱讀+課內閱讀相結合)活動以來,校園里隨處可見學生手捧課外書認真閱讀的情景。依據活動進程,三年級學生用1個月時間自由閱讀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后,用40道選擇題閉卷的方式檢測學生對書本內容的了解,45個學生中100分的6個,90分以下的8個,平均分是94.5分。同樣讓學生用1個月時間自由閱讀了《時代廣場的蟋蟀》一書,也進行了檢測,檢測題量同樣是A4紙的正反面,檢測題有填空、選擇、摘錄、談角色,檢測內容除情節(jié)和人物外,還包括了“摘錄本書中積累的五個四字詞語”,“摘錄你喜歡的幾個句子”,“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角色?并說明不少于20字的理由”等有關語言和體會方面的,此次檢測采用開卷的方式,40分鐘的課堂時間有近1/3的學生無法按時交卷,利用課間和自習課時間讓所有的學生做好題目上交。45個學生中90分以上的是6個,60分以下的有15個,平均分是71.6分。
同為學生喜歡看的童話類書本,同樣的時間,同一批學生閱讀,截然不同的結果引起了我的深思。學生對書愛不釋手,可他們在書中關注的是什么?收獲到了什么?對語言積累方面有多少提高?
【一份調查卷明真相】
為了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從看書時間、看書速度、看書習慣、看書數量、看書關注點等五個方面做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是喜歡看書的,看書的時間、速度、數量都是可觀的。但學生過于追求看書的速度,忽視看書的質量,過多地關注緊張的情節(jié)和精彩的內容,不懂得如何欣賞文中的語言表達和感受人物形象,很少有圈、畫、寫的習慣。
學生如此讀課外書,腦袋只是起了個漏斗的作用,讀了再多的書,也只不過過了一遍,沒留下什么東西,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引導他們會讀,在享受讀書之樂的同時能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一份計劃:心動,有了行動】
心動不如行動,我制訂了一份用讀書卡促進二次閱讀的計劃。
三(2)班用讀書卡促進二次閱讀的計劃
1.主要活動形式:課外閱讀、讀書卡、交流實踐。
2.閱讀時間:每天中午自習時間或課后回家,保證每天至少半小時的閱讀時間。
3.閱讀形式:提倡同一本書兩次閱讀,第二次閱讀的同時要做讀書卡。一個月第二次閱讀完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必讀書后,可以自由選擇其他書閱讀,不做讀書卡和交流要求。
4.讀書卡規(guī)格:16開的活頁本子作為讀書卡,本子為橫格子,橫高為1 cm。
5.書本推薦:參照學校1+1活動的閱讀考級書目。
我把這個計劃放在了班級的QQ群里,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并在午休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避免閱讀時教室里有雜亂聲音。
【三項措施:讓課外閱讀精細、豐富、互動起來】
措施一:讀書筆記讓課外閱讀精細起來
必讀書的第一次閱讀和自選書本都采用自由式閱讀,學生可根據自己原有的方法和速度來閱讀,重點引導用讀書卡促進必讀書目的第二次閱讀。
1.再現精彩式。每天半個小時的看書之后,選擇至少一個喜歡的詞句或段落進行摘抄,摘抄的內容根據自己的喜歡來決定,可以摘錄至理名言,可摘錄優(yōu)美的寫景片段,也可摘錄有特色的句式、形象的例子等等。對于一些不會選擇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摘錄點評中進行示范指導。再現式的讀書卡一天一檢查,一周一反饋,要求學生字跡端正,頁面干凈、整潔。
2.發(fā)表見解式。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學生總會有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這就是學生讀書后的獨特見解,中段學生剛開始寫讀書見解會有很大的難度,需要教師設計一些問題進行輔助。在第二次讀完《愛的教育》后,我設計以下幾個問題降低學生發(fā)表見解的難度,這本書寫的是意大利小孩的故事,他們的生活和我們是不是有很多不同呢?你發(fā)現了哪些不同?你認為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或思考的呢?這種讀書筆記重在訓練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這種見解式的讀書筆記看完一本必讀書一次,基本上是一個月一次。為激發(fā)學生興趣,不分優(yōu)劣,只鼓勵不批評。
3.內容拓展式。學生進行了深入的閱讀后,結合一些切合學生實際的書可以加入一些拓展性的讀書筆記?!缎」峰X錢》用童話的形式講述了一些金錢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資、理財的辦法。第二次閱讀此書之后,讓孩子寫寫你準備怎樣分配你的壓歲錢?你有什么辦法讓自己的壓歲錢增多?可能會碰到什么困難?你準備怎么克服?《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閱讀后,讓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來完成讀書卡:尼爾斯是不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有著很多大家后來才發(fā)現的優(yōu)點呢?你認為你有哪些現在別人還不認同的優(yōu)點,或是別人還沒發(fā)現的特點?拓展性筆記視閱讀內容與學生生活相似度而定,一學期只安排一兩次。
措施二:定期交流讓課外閱讀豐富起來
如果說讀書卡為學生儲存能量,儲備了內化的語言,那么交流則是對語言外化的有效訓練的極佳途徑。讀書交流每月一次,分為“我的讀書體會”和“我來推薦句子”兩個方面。
1.我的讀書體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桌椅圍成六個圈,每組推舉一個代表上臺,講他的讀書體會??梢哉兆x書卡來讀,更贊成即興演講。其余五組打分,每組手中有二十分的權利,一組負責一個方面,分別從語氣、流暢、內容、聲音、儀態(tài)五項打分,把五組的打分相加便是發(fā)言組所得到的總分。這個環(huán)節(jié)做了三輪,盡量讓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數多一些。在后幾輪介紹中,受其他組發(fā)言的啟發(fā),他們會不斷改正缺點,在發(fā)言內容上和語言組織上,都有所改進,發(fā)言質量有明顯提高。幾輪過后,評出最終的優(yōu)勝組、友好組、最具榮譽感組,并評出個人風采獎、最有見解獎和最愛書的人,學生歡呼雀躍,非常開心。
2.推薦句子。這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每人手中握有一張大紙,每組有一支大黑筆和一卷透明膠帶。先由第一組的第一個人用大黑筆在紙上寫下自己要向大家推薦的句子,然后走上臺,用透明膠帶把大紙貼到黑板上,帶領大家念一遍這個句子,用一句話作解釋說明,推薦可以用在哪些情景之中,也可以把這個句子送給班里的某位同學。在這期間,第二組的第一個人做準備,第一組的第一個人完成使命下臺后,第二組的第一個人便走上臺,張貼、帶讀、詮釋、推薦,依此類推,直到第六組的第一個人發(fā)言完畢,再回到第一組,由第一組的第二個人上臺發(fā)言,橫向推進。如果哪組的哪個人沒有準備好,這一組在這一輪中就將面臨輪空,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每個人都積極準備起來。最后,整個黑板都會被學生書寫的句子占滿,學生非常投入,場面非常宏大。
措施三:讀書卡展評讓課外閱讀互動起來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學習成果是非??上驳?,僅精彩再現部分,少則2000來字,多則8000來字。當學生面對自己字跡端正、干凈整潔的讀書卡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除了小組同學間不定期的交流外,每學期借助學校的讀書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班級的讀書卡展評活動。教室四周墻上都拉上一條繩子,每個學生選擇自己最得意的2~3頁讀書卡注上姓名進行全班展示,學生用夾子把讀書卡夾在繩子上,利用課間及中午休息時間互相欣賞學習,鼓勵學生用便利貼的形式寫下對某同學或某張讀書卡的看法。展示期間,學生有的駐足觀望,有的埋頭寫見解,有的認真閱讀摘抄的內容,有的互相交流。讀書卡的展評,是課外閱讀收獲的互動交流,更是由書而來的情感的互動交流。
【感受三個變化】
1.看書的習慣變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做讀書卡成了學生的下意識行為,打開書不動筆就覺得缺了點什么。大部分學生閱讀自選書時也都有了圈、畫、寫的習慣了。
2.作文的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學生不再反感寫作文了,有1/5的學生還養(yǎng)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中等生作文語言變豐富了,表達的情感細膩了,選材多樣了,也有了一定的謀篇構段的能力。后進生的作文也不再是干巴巴的幾句了,篇幅變長了,語句通順了,會有意識地運用修辭手法了。
3.班級書香氛圍濃了。有了書的浸潤,學生懂事、自覺了。每天早讀,學生或背誦或做讀書卡或看書;中午自習課鈴聲還沒響,他們都已拿出自己喜愛的課外書靜靜地享受了;課間學生經常交流自己新看的書和有趣的故事內容,班級紀律也變好了,好多學生把對游戲的注意力轉變?yōu)閷φn外書的熱愛了。
記得一位名師說過:“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孩子,掌握的知識特別扎實,具有很強的發(fā)展后勁?!庇凶x書卡相伴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掌握了學習的金鑰匙,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錢麗芳.低中段讀書筆記設計例談.文學教育,2013(02).
[2]何善鋒,艾圣才.讀書筆記的三種方式.文學教育,2010(05).
[3]邰啟揚,金盛華.語文教育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永中一小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