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華 熊家榮
摘要: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觀念和形式受到現(xiàn)在消費社會的漸行發(fā)展,和科技媒介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我喜歡的湖南灘頭年畫同樣與以前的藝術影響力和光輝也漸行漸遠,它往日的生命力是要消失掉還是重新振興,如何去挽救,重構它與當代的民間藝術魅力,是我著手此論文的初衷所在。
關鍵詞:灘頭年畫;挽救;重構;初衷
作者簡介:
曹劍華(1988.7-),男,籍貫:湖南省郴州市,單位: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職稱: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
熊家榮(1987.10-),男,籍貫:云南省普洱市,單位: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職稱: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7--01
灘頭年畫既是湖南的民間美術,也在中國民間美術上有著它濃濃的一筆,特別是它特有的造型和用色對我國的美術創(chuàng)作有著巨大的影響。它雖說是產(chǎn)生于湖南當?shù)剞r(nóng)民生活所作,以神鬼像,吉祥圖樣,寓意故事等等為主要的創(chuàng)作題材,我們能從一小小的畫面中尋訪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它間接傳遞著人們生活情感,民俗信仰等等,從中也是透析湖南當?shù)孛耖g民俗信息的一個精神窗口。它到現(xiàn)在大概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湖南惟一的手工木板水印年畫。
一、透析灘頭年畫的創(chuàng)作背景
我從書籍了解到,當?shù)刈畛醭霈F(xiàn)祭祀用的灘頭紙馬其實就是灘頭年畫的前身,它其實和我國云南保山,大理等滇西地方的民間藝術品—甲馬是同出一轍的類似品,它做法就是在木板上刻上簡單的圖案,而后轉印在當?shù)靥刂频耐良埳蟻沓鍪?,我們一般多在當?shù)氐幕ㄈΦ赇伨湍芰粢獾?。而一般的紙張色澤多采用白色和黃色,直到多年之后,灘頭年畫才出現(xiàn)其他的色彩。由此就鑄就了灘頭年畫前身。
二、工藝特色
1、灘頭年畫的工序
據(jù)筆者考證,它的制作工序步驟是這樣的,一開始的話,要在紙在上版印制之前要像畫油畫的創(chuàng)作者,一如學油畫的人都知道的,首先要在制作油畫框的時候,我們要在油畫布上刷上一層乳膠,而年畫在上版之前也是要刷上一層當?shù)靥刂频陌追?,為的是可以增強其吸油性,這樣能很好地提高年畫的畫面效果。 而在刻線方式上很有講究,簡單說的話就是要講究線條的堅挺結實。這樣做其實一是預防中途損壞刻版的邊緣和細微的刻紋,二是為了印制的終極清晰明了的畫面效果。其次是套色過程,我從翻閱相關資料總結,了解到了灘頭年畫一般套色就是六次版。在進行的順序過程中,基本是從最亮最顯眼的色彩開始套起,一直到至最暗的顏色結束。這就如同,我在大學期間學習版畫中的油印版畫采用套色法里應用的淺深薄印套色過程法;等作品完成后可以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用手的力量在木板和印紙的之間能夠微妙地產(chǎn)生一種如同套色油印厚印法的版畫作品中呈現(xiàn)的出乎意料的獨到肌理樣式。在灘頭年畫的細心觀賞中,你會發(fā)現(xiàn)當中會看到“人工式”地方出現(xiàn),其實這很容易解釋,它是在年畫作品印制完成后的一次“人工修復”,是制版創(chuàng)作者在作品翻印后發(fā)現(xiàn)作品感覺不足的地方再進行細心的修描填染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其實這個方法我在自己學習的版畫創(chuàng)作中也嘗試用到過,通過后期的修復處理,為的是讓作品達到理想中的一種刀刻痕、木痕、手痕三效結合,是藝術性和技巧性的結合,是視覺美感的呈現(xiàn)。
2、它的藝術效果。
一在構圖樣式上:它的構圖一般是對稱結構,也有的是均衡中帶有一些變化的轉型。我們從現(xiàn)存的門神類代表作《和氣致祥》賞析后,可以了解到畫面是采用“圓”形來構圖,如圓形的頭部與圓形的身體一起組合成一個大圓形。二在色調上:我們從具體的畫面比證,就拿大家熟知的《老鼠嫁女》年畫簡析它的色調:一眼就看出全畫面中主要就是灰色系列。在總數(shù)量中的14只老鼠里面,只有三只是黃色的,使灰色的主調中又增加了點變化,而畫圖中的新郎和新娘是用綠色和紅色花轎形成了一種“綠葉襯紅花”的互襯效果,這樣整幅畫面的主次關系和強烈的視覺張力都依依呈現(xiàn)出來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灘頭年畫因為深深地受到濃厚的湘楚文化影響和地方民俗的影響所以在畫面中展示出來的是一種具有當?shù)赝ㄋ仔?,世俗性,土著原型的再現(xiàn)和湖南吃辣的習慣中傳遞火辣的習性,我在此簡稱“俗,火,土”把它理解成畫面選材的世俗性,主題內(nèi)容選取的本土性,和畫面的色彩元素呈現(xiàn)給人帶來的感覺是火辣性。
三、灘頭年畫與當代藝術的重構問題探析
重構問題是個大的探析問題,藝術趨勢的發(fā)展是逐步走向“邊緣化”,追尋“原生態(tài)”發(fā)展。面對灘頭年畫的重構探析第一步就是要與時俱進的。如何去行動,首先是應當客觀接受外來文化思潮的沖擊前提下,積極消化,慢慢地融合,一點一滴地去吸收當代優(yōu)秀的審美觀和藝術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借用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而非自封自大。重構問題也反映在如何將自身具體民族化的東西與當代新年畫形式相競爭而脫穎而出,傳遞出它自身獨特的生命力和藝術美感。
因此,我探析得出重構結論:一要使灘頭年畫的表現(xiàn)的語言和形式感。在制版中如何創(chuàng)作出既與水印版畫的版味相容又要保留其特有的當?shù)乇就撂厣瑫r能同其他年畫的形式上有鑒別。第二個就是要解決認知媒介觀念,重新認識灘頭年畫的審美價值和科研價值。因為在今天消費的社會,現(xiàn)實的喜好審評都是在媒介的助產(chǎn)下推進的。所以人們在繁忙中去接受和認知民族性的東西受媒介的影響很大。例如最成功案例云南舞蹈走紅的《云南印象》和電影藝術《花腰新娘》,這些都受到消費社會推進的新藝術觀和表現(xiàn)形式進行的巧妙重構發(fā)展的,進而走進人們的認知理念而進一步被理解到接受。
綜上所述,我認為灘頭年畫要重振光輝,得經(jīng)受當代與傳統(tǒng)形式的考驗。首先:從本質的切入點——觀念革新,把傳統(tǒng)的情感觀念和當今形態(tài)轉變的接洽。舉一個成功實例,近年的新版畫《恭賀新禧》就是運用了留白和褐色來表現(xiàn),是當代與傳統(tǒng)元素中的重構表現(xiàn)。第二就是價值評定,藝術權威機構如何給它在藝術文化領域應有的發(fā)言權,讓人們了解它本身的收藏意義和美學價值,對它產(chǎn)生民族情感;進而推動它的傳承,才會讓我們?nèi)ニ伎寂c現(xiàn)實公眾生活聯(lián)系,而不只當作一種普通的鬼符門貼圖樣的功用價值,最后埋沒成鄉(xiāng)村古巷的“貼畫”。
參考文獻:
1、沈泓《尋找逝去的年畫》 吉林人民出版社
2、李飛《中國傳統(tǒng)年畫藝術鑒賞》 浙江大學出版社
3、楊學芹、安琪《民間美術概論》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