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小說《青衣》和美國小說《假如明天來臨》,都是現(xiàn)代女性角色小說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筱艷秋和特蕾西都有著相似的不幸命運。他們面對命運都進行了抗爭,但在不同的社會和行業(yè)背景下,兩位女性的結局是截然不同的。通過對兩部小說創(chuàng)作背景、情節(jié)、描寫和主題上的橫向比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學給讀者帶來的人性感悟和社會問題思考。
關鍵詞:《青衣》;《假如明天來臨》;女性角色小說;中美文學比較
作者簡介:彭沂(1979-),男, 湖北荊州人,長江大學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和二語習得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7-0-02
一﹑創(chuàng)作背景:《青衣》和《假如明天來臨》
中篇小說《青衣》是中國著名小說家畢飛宇藝術創(chuàng)作上或文學影響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這部小說講述的是著名青衣演員筱燕秋,把持《奔月》中的A角而喪失理智,二十年前把滾燙的開水潑在師輩演員李雪芬的臉上,二十年后《奔月》復出,她繼續(xù)霸占舞臺,不容于親傳弟子春來上戲。自私與孤傲,導致神形疲憊,走向崩潰?!肚嘁隆穭?chuàng)作于1999年,發(fā)表當年,就在文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曾獲2000年最佳中篇小說獎。在寫作過程中,畢飛宇曾蘊含了非常大的野心,“我想看看中國人在新世紀生存的可能性”。當時正值“跨世紀”,一個關鍵詞“小康生活”開始流行。畢飛宇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努力思考一個問題,“有錢了以 后,人們的生存還會有問題嗎?經(jīng)濟問題解決了以后,人們的生存疼痛是否依然存在?”因此,他選擇了國粹京劇中的一個行當作為女主角的身份,并將之作為書名,可謂頗有深意存焉?!肚嘁隆肥钱咃w宇藝術創(chuàng)作上或文學影響上的一個重要轉折。著名評論家白燁評價說:“男的寫女的,最好的是畢飛宇,我腦子里有關畢飛宇的, 主要是他的中篇小說《青衣》”。寫了《青衣》以后,畢飛宇得到了一個“婦女作家”的稱號,對于這樣的封號,畢飛宇曾表示,“雖然這并非我的本意,但能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獲得肯定,我仍然感到很高興?!碑咃w宇絲毫也不掩飾對《青衣》的喜愛,但他拒絕將小說《青衣》稱為“女性小說”?!啊肚嘁隆返闹魅斯且晃慌?,但絕不是一部‘女性小說。一個男人說他了解女性其實很困難。因為做不到,才有聯(lián)想、才有探究的愿望和勇氣。”
《假如明天來臨》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作家西德尼·謝爾頓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也有人稱之為《女基度山伯爵》。與西德尼·謝爾頓的其他小說一樣,出版于1985年的《假如明天來臨》的主角依然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堅強女性。她就是特蕾西·惠特尼,謝爾頓筆下最激動人心的女人。當這個天真的少女對未來抱有無限憧憬的時候,命運的陷阱卻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母親的自殺,邪惡勢力的迫害,使她失去一切,含冤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在地獄里她變得成熟,變得堅強。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擺脫自由的枷鎖,重新回到自由的空氣中。而此時她已不是從前那個單純的女人。利用自己獨有的智慧和魅力,她展開一系列復仇行動,親眼目睹邪惡的下流騙子遭到應有的報應,為自己,為母親,報仇雪恨?!都偃缑魈靵砼R》讓讀者感受一端不同尋常的心路歷程,在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中,探詢?nèi)松恼嬷B??蓯鄱硐牖呐鹘羌磳㈤_始一段艱辛的復仇之旅,這段旅程將她引入一個令人目眩的世界,那里紙醉金迷,那里勾心斗角,那里九死一生,那里還帶給她一種沖動,去滿足她所有隱秘的夢想……這部小說以緊扣人心的情節(jié),驚險起伏的節(jié)奏,豐富大膽的想象,贏得了大量忠實讀者。而對書中的女主角——為母復仇而蒙冤入獄的特蕾西真實細膩的描寫,不僅使得這部作品更富有時代氣息,也賦予了這位女主角形象一種深入人心的傳奇色彩。小說中,男女主角在郵輪上欺騙兩位國際象棋大師對弈的情節(jié)十分精彩,而謊稱“中國算盤”為10年不需保修的電腦的合同詐騙更是趣味十足,算得上是本書最值得一看的亮點。
二﹑情節(jié): 不同的社會,相似的命運
兩性社會地位的平等一直是人類美好的愿望和奮斗的目標,換言之:世界各國女性的社會地位總的來說仍然低于男性。中美兩國雖然具有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但兩國的男性都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是不爭的事實?!肚嘁隆泛汀都偃缑魈靵砼R》作為以女性為角色的小說,它們的情節(jié)無處不在都體現(xiàn)著兩國男女地位的差異。女性社會地位的相對低下造成了筱艷秋和特蕾西處于不同國家但同樣磨難坎坷的經(jīng)歷。
在《青衣》中,幾乎量身為筱艷秋定制的《奔月》劇本在1958年便已經(jīng)寫成,這部作品本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而制作的,但誰也沒想到的是,一位老將軍的意見將其打入冷宮。因為“江山如此多嬌,我們的女青年為什么要往月球上跑?”到了1979年,恰逢老團長重回京劇團,獨具慧眼地發(fā)現(xiàn)了筱艷秋的藝術天分使他贏得了嫦娥A檔的位置。這位置是靠老團長“一言九鼎”拿下的,否則筱艷秋也只能排在聲音嘹亮﹑以扮演女英雄而深入人心的李雪芬后面。20年后,一個有錢的煙廠廠長因為對當年美麗的嫦娥念念不忘愿意出錢贊助《奔月》再度上演,這樣的機會使筱艷秋重新恢復了生活的動力。這些情節(jié)都展示了女主人公對自己命運的無助和無法掌控。畢飛宇表示“筱燕秋無所不在。中國女性特有的韌性使她們在做出某種努力的時候,通身洋溢出無力回天還掙扎、到了黃河不死心的悲劇氣氛?!?/p>
在小說《假如明天來臨》中,特雷西,一個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小資產(chǎn)階級美女即將嫁入豪門的前夕,母親被人陷害自殺身亡,因為很沖動地為母親報仇,特蕾西被關進了一所恐怖的監(jiān)獄,在這個從金字塔頂端跌至一無所有的過程中,涉世不深的她遭到了仇人的陷害,律師的陷害,甚至是丈夫的落井下石。特蕾西失去了一切,在監(jiān)獄中,她面臨長達15年的刑期,又因為自己的美麗遭到女同性戀的摧殘,遭受了足以讓人精神崩潰的禁閉……特蕾西失去母親后的孤女形象注定了她在美國是處于社會弱勢群體,她的命運注定了坎坷崎嶇。
三﹑描寫: 不同的行業(yè),相同的細膩
《青衣》和《假如明天來臨》都對女主人公的行業(yè)有著詳細到毛發(fā)的描寫。這些生動的描寫無疑提高了作品的真實性、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
作為中國的國粹,京劇成為小說《青衣》的行業(yè)描寫對象是無可厚非的。畢飛宇以“青衣”為題,對這一京劇角色的淵源可謂如數(shù)家珍地娓娓道來,體現(xiàn)了作者厚實的知識底蘊。文中有一段對青衣和花旦的區(qū)別描述:“青衣與花旦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當……梅蘭芳博大精深,他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把青衣與花旦的唱腔與表演程式雜糅在了一起,創(chuàng)建了一種有別于青衣同時又有別于花旦的新行當,也就是‘花衫。‘花衫行當?shù)某霈F(xiàn)體現(xiàn)了梅老板的求新與創(chuàng)造的精神,也給后來的人們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人們對青衣與花旦的區(qū)分也就再也不那么頂真,不那么嚴格了……可是,話還得反過來說,對于學戲和演戲的人來說,這可是一點含混不得的,青衣就是青衣,花旦就是花旦。它們的唱腔、道白、行頭、臺步、表演程式隔著九九艷陽天,真的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永遠弄不到一起去?!?/p>
在《假如明天來臨》中,作者把女主人公特蕾西初始設置成了一位在轉賬部門工作的銀行職員。美國銀行的轉賬部門從前需要“把錢從一個銀行轉到另一個銀行,從一個國家轉到另一個國家,程序緩慢而費力,需要根據(jù)國內(nèi)外各個郵局的情況填寫一些頗為復雜的表格。隨著計算機的出現(xiàn),情況發(fā)生了激動人心的變化,巨額款項轉眼之間即可轉換完畢。特蕾西的工作是通過計算機把前一夜的轉帳金額提出來,并通過計算機把它們轉到別的銀行。所有這些交易都是通過密碼進行的,這些密碼定期更換,以防別人非法冒用。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計的電子貨幣經(jīng)過特蕾西的手。這是一項迷人的工作,是維持全球貿(mào)易活動的生命線?!背霆z后的特蕾西成了一個神出鬼沒,智慧超群的江洋大盜。書寫到這里,最精彩的部分才剛剛展開,從第一次偷珠寶開始,特蕾西就展示出她無與倫比的“犯罪天才”,在她手里,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簡直被上升到了藝術的高度?!都偃缑魈靵砼R》里特蕾西那些巧奪天工的作案手段——無論是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報警系統(tǒng),還是在賭船上讓蘇聯(lián)和美國的兩位特級象棋大師自相殘殺,都完全超越了普通人的想象力,匪夷所思卻又完全合情合理。當讀者看到特蕾西一次又一次在警察鼻子底下瞞天過海時無不掩卷驚嘆?!皣H詐騙”是國人們所不太熟知的領域,考慮到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美國所崇尚的自由觀念,特蕾西最終抄起了這一行當是偶然也是必然,畢竟生理上處于劣勢的婦女不得不發(fā)揮自己智力上的優(yōu)勢來獲得社會中的一席之地。
四﹑主題: 不同的結局,同樣的奮斗
筱艷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嫦娥”這一京劇中的“青衣”角色。她對戲劇表演事業(yè)的熱愛在作者筆下被描述得淋漓盡致。當時隔二十年,筱艷秋又獲得了重回戲臺的機會時,為了恢復已經(jīng)變形的身材,她開始減肥,作者的描述是“筱燕秋不是在"減"肥,說得準確一些,是摳。筱燕秋熱切而又痛楚地用自己的指甲一點一點地把體重往外摳,往外挖?!阊嗲镆欢ㄒ獜淖约旱纳砩蠐溉ナ?-那是她二十年前的體重。筱燕秋堅信,只要減去十公斤,生活就會回到二十年前,她就會站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曙光一定會把她的身影重新投射在大地上,頎長、婀娜、娉婷,舉世無雙?!笨墒求闫G秋的結局卻與她的奮斗相反,在社會、家庭、工作的壓力下,她最終走向了崩潰和精神失常的絕路。讀到故事的最后,隱隱約約讀者可以感受到中國式的“宿命論”。同時,也引發(fā)了讀者對人生最求目標的思考。
同樣的,特蕾西對命運的抗爭和奮斗也是不屈不撓的。從計劃為母親報仇到為獲得自由精心計劃越獄,以及后來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拼搏成為了高超的國際詐騙家。特蕾西的結局是完美的:愛情、金錢雙豐收。這樣的故事結尾體現(xiàn)了地道的美國精神:無論你的出生、人種還是地位如何,只要你努力奮斗,你就能獲得應有的回報。
五、結語
兩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有十四年的差距,誕生的文化背景也大不相同,似乎它們沒有什么可比性。但文學的最高境界就是體現(xiàn)人性和反映社會,在這一方面,它們又的確能找到共同點:同樣以某種行業(yè)的描寫為情節(jié)背景;都是以女性為故事的主角反映了人物與社會矛盾的沖突;人物在與命運的斗爭中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閱讀這樣的小說,讀者不僅獲得了趣味性和知識性,同時對人性和社會的體會得到了升華。假如“青衣”的“明天來臨”,希望筱艷秋能和特蕾西一樣實現(xiàn)理想,在奮斗中重現(xiàn)輝煌。
參考文獻:
1、畢飛宇. 青衣 [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1.
2、西德尼·謝爾頓. 假如明天來臨 [M].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