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小說之一,在我國的小說史上有重大意義。小說對于人物的名字選取有很多特殊的意義。本篇論文就《西游記》人物名字作為研究方向,探尋作者的寫作意義。本篇論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區(qū)分西游記人物名字類別。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名字命名規(guī)律。第三部分:詳細分析人物名字含義。
關鍵詞:名字意義;心里關聯(lián);文化含意引
作者簡介:楊柳,女(1991-),遼寧省錦州人,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師范)。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7-0-02
一、取經五眾名字含義
1、孫悟空
《西游記》中的人物大都不止一個名字,以孫悟空為例,最開始時是石猴,后有孫悟空、美猴王、齊天大圣、行者、斗戰(zhàn)勝佛等,又如《西游記》中妖怪出場,中有小妖介紹:我家大王姓甚名誰字號等等。孫悟空的一生經歷了從無名到有名,從有名到有號,從有號到多號的過程。孫悟空一出場即為天生天養(yǎng),無名無姓,僅以石猴稱之,作者稱孫悟空為那猴,等到猴子稱王才有了美猴王的稱號。孫悟空出海尋長生不死之法,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才是真正的有名有姓,被賜名孫悟空。孫悟空的猢猻稱號也是在這時才有的。自此,孫悟空成為了有名——悟空,有姓——孫,有號——美猴王,的猴子。第二次天庭招安后,玉帝承認他齊天大圣的名號,大圣才算是孫悟空一個固定的對外名號。
孫悟空不光是一只猴子,也反映出作者的一種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孫悟空代表的是人性跳脫的一面,經常被作者稱為“心猿”。猿猴是最跳脫的生物,與心性最為相合,所以用心猿來形容孫悟空。文章中也多次以心猿作為章節(jié)回目來體現(xiàn)悟空的心動歷程,如: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六賊無蹤。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等,都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宗教上對于心的修煉層次,分別是放心——定心——修心。而被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正是一個磨煉心性的定心過程,西天取經的一路也是對孫悟空性格的磨煉的修心過程。直到最后,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的成正果,得到斗戰(zhàn)勝佛的尊稱,由自封齊天大圣到被封斗戰(zhàn)勝佛。從猴到佛,體現(xiàn)出的是對人格、人性的一種磨煉。
孫悟空的原身就是一枚石頭,見風化為石猴正是從心所欲,變?yōu)樾撵`本初的模樣,西天取經的一路就是對這枚石頭打磨的過程。初始的孫悟空行事可以說只憑本心,他打上天宮號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睆乃残淖鲥鲴R溫看蟠桃園就可以看出,在孫悟空說這句話時并沒有常人的鉤心斗角,爭權奪利的心思。他只是個隨性的人。真可謂是心中無一物的空,但是并不是空就可以,還要悟。心中放空沒有法度就成了無法無天。
此外,孫悟空還經常被稱為“弼馬溫”,弼馬溫是天庭一個養(yǎng)馬的小官,但是,孫悟空養(yǎng)的并非凡馬,而是天馬。有一句成語叫做“天馬行空”,常指思維的不同尋常的跳躍,還指不切實際的想法。天馬也就是意馬,孫悟空管馬就是一個約束自身心性的過程,但是他沒管好馬,而是翻出天庭,也表現(xiàn)出他對自我心性的一個放逐。與之后管理白龍馬有異曲同工之妙。
2、豬八戒
豬八戒這個角色曾在天宮做過官,常自報家門“我乃是天蓬元帥”。豬悟能名字是由觀音菩薩起的。佛家都有很多忌諱,其中有八戒: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唐僧因這八戒,給他起的別名是“八戒”。豬八戒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懶惰的一面,所以他雖名為八戒,但是經常不守規(guī)矩,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等回目中,豬八戒經常犯色、貪等戒律。豬八戒本來是由人修煉成仙,后來被玉帝封為天蓬元帥。直到犯了天條貶下界來,投成豬胎。豬本身就是懶惰的代表,豬八戒的身上又有很多代表貪欲和懶惰的毛病,真是最好的對應。
對于八戒來說,取經一路也是對他心性的磨煉,而他也確實得到成長。豬八戒是人性中欲望的代表,取經一路對他的磨煉就是消除欲望。欲望的最直接表現(xiàn)就是貪。包括貪吃、貪色等??墒侨〗浐笃诎私湫闹袘卸璧囊徊糠忠呀洷幌サ袅?,他也得到了成長。最后被奉為凈壇使者。
3、沙僧
沙僧,本是卷簾大將,犯了天條貶下界來。觀音才給他取了沙悟凈的名字,后來唐僧又給他取了“和尚”的名字,一同西天取經。取經后的成正果為金身羅漢。在《西游記》中,沙僧的表現(xiàn)是最少的,也不常說話,一直充當挑夫的角色,但是沙僧是取經隊伍中的不可缺少的調和的角色。唐僧和孫悟空有矛盾的時候,豬八戒大多是煽風點火的,沙僧卻總是在中間說好話,孫悟空和豬八戒有矛盾的時候,沙僧也是和事佬。反倒是一路上降魔除怪并未怎么見沙僧出手,一旦有妖怪出現(xiàn),悟空八戒上前廝打,沙僧總是做看行李馬匹,照料師傅。偶爾有水下的妖怪出現(xiàn),他才顯露身手。沙僧代表的是人性中愚鈍的一面,所以他總是木訥的,看似可有可無。更像是一個替補隊員,悟空八戒人手不夠的時候湊數(shù)用的,但是每個人都會有沙僧的一面,只有不斷精進修行,才能摒除人性中懦弱的一部分。取經后期,沙僧也積極進取,成為取經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4、師徒關聯(lián)
唐僧的三個徒弟的大名都不是唐僧起的,但這三個名字又和唐僧的名字有關聯(lián)。唐僧又名唐三藏。佛教中三藏分為:經藏、律藏、論藏,西天如來也說:“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倍诜鸾讨?,空、能、凈是精進的三種境界,《西游記》中多次出現(xiàn)“心經”,阿難迦葉給他們的經卷也是無字真經,第二次才拿到有字的經卷,返程途中又有第八十一難,經卷損毀, 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可見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這些經卷既是無上的寶藏也是師徒一行一路艱險才得到,對于師徒一行來說,最大的收獲反倒是一路的磨煉,取到的是“心經”。也因此,空、能、凈三種境界是作者想表達的修行的圓滿境界。
同時,《西游記》也用五行對應師徒五人。原文中明確的有金公,木母,刀圭。二十二回,木吒收服沙僧曾有一首詩“五行匹配合天真,認得從前舊主人。煉已立基為妙用,辨明邪正見原因。金來歸性還同類,木去求情共復淪。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以此看來,孫悟空對應金,豬八戒對應木,沙和尚對應土,唐僧對應火,小白龍對應水。從五行相克上來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也正對應師徒關系。同時五行又與五臟相關聯(lián)。心屬火,在古代人眼中,心是支配身體的中樞,也是思想產生的地方。唐僧的火屬性對應心,是取經隊伍中的核心和首腦。但是《西游記》中多次提到心猿,以此看來屬金的孫悟空也代表心,從這一點上看來,孫悟空是唐僧的心,二位一體。也就是原文中的“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所以五行對應也是師徒五人的一個特征。
二、其他
《西游記》明著寫了師徒一行西天取經,但是整部書看更像是一部修心歷程。例如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孫悟空初初拜唐僧為師,就碰上六個剪徑毛賊,但這六個蟊賊的名字卻有很深的意蘊,“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边@六個人名就是宗教上所說的六賊。這六賊本是道家用語,是人的與生俱來的六種情緒,也正是由于這種情緒阻礙了人的修行,這些都是能夠在心中產生心魔的根源,孫悟空說:“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闭f明這六賊的主人是唐僧,所以出手打死了六賊,等于是為唐僧掃除修行上的障礙。但結果卻是唐僧并未醒悟,反倒埋怨了悟空一通。佛家講究明心見性,直指本心。對于初始的唐僧而言,他的心被六賊蒙蔽,沒有辦法像孫悟空一樣用“火眼金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所以在黃風怪一難中才需要定風珠定住心神。而之后五莊觀人參果,白骨精都是真人與假人的區(qū)分,唐僧僅憑肉眼分辨,沒有看到本質,才會不辨真?zhèn)?。唐僧一行西去的一路就是斬除六根也就是六賊的過程。
此外,第六十二回唐僧師徒一行行至祭賽國,當?shù)厣藖G失了佛寶舍利被國王囚禁。而偷寶的妖怪留下兩個看守名叫:奔波兒灞、灞波兒奔。從字面上來看。灞字,應該指的是灞水或者是灞上,離長安不遠,應該是暗指大唐,波應該是指波浪,隨波逐流之意,大概意思是指跑到了大唐,又從大唐回來了,這里也暗指的是唐僧境界。奔波兒灞,灞波兒奔迷迷糊糊的,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只是受人之命,正如唐僧的心靈境界又一次跌落到離他修行的時候不遠的地方,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怎么回事。從唐僧掃塔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境界的跌落。金光寺共有十三層。唐僧曾發(fā)下誓愿,遇塔掃塔。但是實際上唐僧只掃了十層塔,剩下的三層塔是由悟空代勞的。十三層層寶塔被灰塵蒙蔽了。根據(jù)時間推斷,金光寺被灰塵蒙蔽應在三年前也就是師徒四人過了鯉魚怪,遇到青牛精的時候。在那一關時,八戒偷了青牛的衣服,唐僧身為師父這種行為已經玷污了他的心境。唐僧此前種種都顯示他心境不穩(wěn),六根不凈。所以奔波兒灞,灞波兒奔一個被砍了耳朵,一個被削了下唇。而牛魔王棄正妻于不顧而愛上了玉面狐貍,就是不務正業(yè),受色相所誘惑。所以這幾關是從青牛怪起到牛魔王終,都是心境修為的缺陷。之后的九頭蟲,九頭蟲9頭18只眼被咬掉頭,也就是從源頭戒了心中邪念。心中邪念干凈了,自然蒙蔽在心中的塵埃也就沒有了,所以舍利可以重放光明。奔波兒灞,灞波兒奔雖只是兩個小妖但是對于唐僧的心境表現(xiàn)是有特殊意義的。
《西游記》在第九回之前有一個附錄,講述了唐僧父輩的事情。首先看唐僧父親陳光蕊。他本名陳萼,光蕊是他的表字。萼是托在花下部的綠色的小片。陳者,東也;陽氣發(fā)生之地;光蕊者,英華達外之象。殷溫嬌又叫滿堂嬌,嬌和蕊都是花朵初生之時的樣子。表面上看光蕊是受害者,是正的一面,劉洪李彪是黑暗的惡的一面,但實際上是這樣嗎?附錄中沒寫劉洪在任的作為,但從后文中可以的烏雞國中可以看出來,國王被道士謀害,道士代替國王管理國家,這一部分與光蕊遭災,劉洪上任如出一轍,結果是,道士把國家治理的比國王還好。以常理揣度,十八年為官若是不好早就開除了。烏雞國中的最后孫悟空質疑菩薩縱容坐騎害了后宮妃嬪的清白,菩薩只說一句:他是個騸了的獅子。而附錄中,殷溫嬌又叫滿堂嬌所生的孩子是誰?殷溫嬌的孩子可能是陳光蕊的,也可能是劉洪的,原文只說只因身懷有孕,未知男女,萬不得已,權且勉強相從。至于孩子究竟是誰的,沒說,那么是怎么認定江流兒是陳光蕊的孩子呢?全憑殷溫嬌的血書和記號。還有張氏的與我兒一般模樣。那么假設劉洪和陳光蕊長相相似呢?這就到了真假的問題上。
劉洪與陳光蕊的真假難辨在于,劉洪穿上光蕊的衣服,拿了他的文書就變成了陳光蕊,娶了他的妻子,也就是竊取了陳光蕊的成果。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協(xié)助者,就是李彪。彪為虎彡,有成語叫如虎添翼,李彪就是劉洪的翅膀?!段饔斡洝返谝换卣f:“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币鸀榛ⅲ双F禽為彡,李彪所代表的為寅時出生的人獸禽。整個《西游記》表面上看是唐僧一行西天取經,但是實際上看來是下層和上層的對抗,那些妖怪未必就不如神仙,或者有些妖怪比神仙還要強,但卻因為出身、資歷等種種原因屈居人下?!段饔斡洝分醒殖齻€別的,大都實力強橫,悟空幾次三番請救兵才能降住他們。那些從上界私逃的妖,包括像豬八戒和沙僧這樣由人修行成仙在被貶的,可以看出并不是天生天養(yǎng)的神仙。對于《西游記》中的世界,人獸禽可以說是最底層的,仙佛就是上層。有很多妖怪其實并不是非要吃唐僧的,是唐僧自己跑到人家的地盤上,有些妖怪已經放了唐僧還是要被殺、被抓!而李彪、劉洪兩人代表的下層,反而殺了代表統(tǒng)治階級的陳光蕊,這也是下層人對上層的對抗。
結論
名字是一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本飽含深意的書,人物名字也會給我們許多啟迪,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作者用意,探尋書本背后隱藏的深意?!段饔斡洝沸彰芯吭诜治鲋饕宋锖椭饕浣堑拿只A上,深入解讀《西游記》文本的深刻內涵,為以后更多的《西游記》研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