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13年年初,荷蘭“火星一號”基金團隊的“移民火星項目”宣布在全球海選志愿者,這個項目到底要干嗎?招募火星永久居民!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5萬多名志愿者參選,其中更是有600多名中國人。根據(jù)計劃,到2023年,該團隊將在申請者中挑選出4人成為火星首批居民。
為什么人類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地球呢?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到2050年總數(shù)將達到90億,超過110億的時候,地球的土地、礦藏、水等資源都將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此外,如果人類只能在地球上生存,那么一場全球性的戰(zhàn)爭、疫病或是一次小行星撞擊,就可能將人類置于死地。偉大的宇宙學(xué)家斯蒂芬·霍金也認為,如今的地球已過于脆弱,無法繼續(xù)承受人類的摧殘。如果無法找到其他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那么我們活不到下個千年。
因此,如果我們能先把一部分人移民到其他星球上去,那么一旦地球毀滅,人類還可以繼續(xù)繁衍。就目前人類已經(jīng)了解的宇宙綜合情況來說,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較近,且環(huán)境也與地球較為相似,或許適合太空移民。
不過,移民火星面臨著許多問題。就目前科技水平而言,移民們踏上的將是一次永別地球的單程征途。首先乘坐普通飛船從地球到火星至少要250天,這么長的飛行時間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為此,科學(xué)家已提出采用核動力火箭或可變比沖磁等離子體火箭代替常規(guī)火箭發(fā)射飛船。此外,還有人提出先實施載人登陸小行星,然后以小行星作為中轉(zhuǎn)站,再登陸火星或其他類地行星。不過小行星與地球的距離較遠,因此,美國計劃在10年內(nèi)捕獲一顆小行星,把它移動至近月球軌道,這也是人類為了登陸火星進行的一種嘗試。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一些火星的特殊自然條件?;鹦巧仙硥m暴的威力驚人,是地球12級臺風(fēng)的好幾倍,而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因此我們必須能夠建造一種防沙塵暴、防輻射的建筑。太空環(huán)境是一個充滿微重力、高真空、宇宙高能粒子輻射、宇宙磁場等有害因素的綜合體,這些因素對地球上的人和生物是有害的。因此要想移民火星或其他類地行星,人類就必須在火星或其他類地行星上建立一個密閉的地球環(huán)境系統(tǒng),使人類得以生存。
雖然,目前的“移民火星項目”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移民火星,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