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園
什么是紅色旅游?紅色旅游就是參觀游覽革命紀念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禮?是,也不是。簡而言之,紅色旅游約等于血色浪漫。血色象征革命,與浪漫相佐,而富有情懷。范蠡以西施作美人計,誆出一個越國。后來劉夢得懷古,“姑蘇糜鹿真閑事,須為當時一愴懷”。邦國之爭的韻事,也引來政治纏斗殘酷如斯的喟嘆。所以,縱使革命史詩浪漫非凡,夾以血色,憑吊之旅便何來放松可言?而難道當我們置身革命舊址時,只能通過模擬殺戮來獲得快感嗎?
距離2011年網友爆出黃山市黃山區(qū)譚家橋鎮(zhèn)一景區(qū)重現(xiàn)的“鬼子進村”場景,已然幾年有余。然而,今年記者游覽左權將軍故居時,卻發(fā)現(xiàn)“抗戰(zhàn)真人CS”的項目仍進行得如火如荼。無獨有偶,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āng)縣這個著名的革命老區(qū),也還在上演“鬼子進村”的鬧劇。紅色旅游如此嬉皮,如此爛、如此蠻。
“鬼子”狂歡的前世今生
紅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歷史遺存。由于中國革命的人民性、艱苦性和流動性,加上反動勢力對革命根據地的瘋狂反撲中對革命遺物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部分紅色產品存留下來的革命遺物數少、量小、陳舊、分散、具有內容、場地、線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紀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與其他旅游景點相距甚遠可展現(xiàn)、可參觀、可吸引的內容有較大差距,令旅游者難以盡興。然而僅僅只有歷史上的革命遺存破壞嗎?
2005年以來,紅色旅游的熱潮撲面而來。然而,長期以來,這種包含政治導向的旅游活動,其實一直處在旅游圈子的生物鏈低端游離。年輕人更傾向冒險,老年人更喜愛純休閑。紅色旅游單薄的受眾群,讓革命勝地成了誰都可以插一腳的革命剩地。
2006年,上海市普陀區(qū)原國棉二廠的廠址所在地將要建造一個高檔住宅區(qū),開發(fā)商將廠址原有的一塊紀念顧正紅烈士的紀念碑拆除。2006年,雨花臺烈士陵園西側的“紅領巾廣場”被游樂設施包圍,里面有碰碰車、旋轉木馬等游樂設施,整個陵園區(qū)都可以聽到從這里傳出的吵鬧聲。2008年1月,重慶市政府批給四川外語學院作建設用地的四十多公頃土地,與歌樂山烈士陵園保護區(qū)范圍存在大面積重合。
被異常飛速增長的房地產業(yè)占地的,不只紅色旅游。紅色旅游旅游真正的困境何在?從前它被其他行業(yè)的市場化妨害。如今充分自主的市場化給它帶來了春天,紅色旅游卻也因此被套上了“過分娛樂”的道德枷鎖。紅色旅游是怎么過分娛樂的?
男人一身侵華日軍的打扮,手握“三八大蓋”押著“花姑娘”,還一臉的笑容。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某個紅色旅游景區(qū)的集體游戲項目。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漢奸,還有人扮“花姑娘”。不少人表示“創(chuàng)意挺好,可這說得過去嗎?”說不說得過去,根本不重要,因為可以粉飾太平。而就事論事,在紅色旅游逐漸變成“鬼子”的狂歡時,最關鍵是人們的心態(tài)。人們既包括經營者,也包括游覽者。
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場化因素對紅色旅游的客源變化影響明顯,紅色旅游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一般時段主要受市場調節(jié),有較大紀念活動受政治因素影響。紅色景區(qū)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個黃金周和紀念日前后。另外,紅色旅游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兩種力量在支撐:一是集體組織學習考察,紅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義得以發(fā)展;二是一些經歷過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他們對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充滿了懷念與深情。因此,對于經營者而言,他們的心思就主要集中在了如何打破游覽時間和游覽群體的局限性。他們是怎么做的?無非是玩“鬼子”的游戲。這就好比洋節(jié)在中國的盛行。人們不過尋個借口休息一下。
參觀重要紀念遺址和紀念物為主,基本上是“一張桌子、一條凳、一塊床板、一盞燈”內容的解說就如教科書式的呆板平淡。本來就不愿意來,來了還不高興。紅色游覽的現(xiàn)實如此。只有將革命圣地的憑吊偷換成黑暗心理釋放式的娛樂活動,才能吸引到更多人。
另一方面,對于游覽者而言,紅色主題旅游真正的脫離政治是不可能的。所以,找個歷史時間中民眾的集體情緒出口很重要??箲?zhàn)劇里手撕日本鬼子的情節(jié)便可見出。扮演鬼子,調戲婦女,不過是滿足這些屌絲平時陰暗心理的釋放。抗戰(zhàn)真人CS就更是對鬼子的民族仇恨的釋放。單獨談這種消費,確實無傷大雅。但放置在革命遺跡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就生出許多將國恥娛樂化的道德批判。然而,相當一部分紅色旅游景區(qū)的開發(fā)較為膚淺,沒能深入發(fā)掘紅色旅游的內涵和精髓,與老區(qū)的歷史文化脫節(jié),政治色彩過重。這才是現(xiàn)實。
“紅色經濟”:“革命”這盤棋,水很深
現(xiàn)在很多消費都打上了紅色標簽,包括黨旗收藏、革命傳奇初版收藏,與各種紅色消費相比,紅色旅游才是紅色經濟的主導。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劉思敏,一直研究紅色旅游與紅色經濟。他說,建黨80周年時紅色旅游還處于點狀,2011年已實現(xiàn)從點到線、再到面的“升華”。過去幾年,紅色旅游平均每年增速為20,4%。據旅游網站同程網提供的統(tǒng)計,自2011年年初至今,游客對知名紅色旅游景點及線路的搜索量最高增長了200多倍,紅色旅游線路的預訂情況在今年6月份,較去年同期有3倍的增長。紅色旅游的市場化本來拯救了該類主題旅游長期的低迷。加之紅色旅游,主題極其安全,就好比“統(tǒng)治”著中國觀眾熒屏的抗日劇。紅色旅游的風靡指日可待。可是,長期低水平的市場化卻使紅色旅游消費中的精神附加值消失殆盡。紅色旅游似乎只剩下“紅色”的空殼。
然而,即便是這“紅色”空殼,也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各方地方政府積極爭取紅色資源。地方主政者試圖讓紅色標簽變成一個門類,升級成為“紅色經濟區(qū)”。2011年2月15日,山東省兩會期間,該省政協(xié)委員劉繼雙就提議省政府應該爭取建一個國家級的紅色經濟區(qū),可以將濟寧、棗莊等地市一并納入,提議得到了山東省政協(xié)委員和人大代表們的響應。不少革命老區(qū)都有著同樣的“紅色經濟區(qū)”的雄心,廣東韶關、湖南郴州、江西贛州近年都在推出“紅色經濟圈”概念,這些紅色經濟圈頗具寬廣視野,已與香港等地的資本接洽。而相關專家認為,只有那些在中共歷史上起關鍵作用,且文化遺存又比較集中的如西柏坡、井岡山等地,才能形成聚合效應,設立“紅色經濟區(qū)”。
可是,在追求密集集團效益的同時,廣布全國的紅色旅游景點,卻存在紅色旅游景區(qū)“各家顧各家”的情況。紅色旅游發(fā)展過程中,各地沒有主動地把自己置于全省乃至全國的旅游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中??扇绻獋€旅游景區(qū)不能真正地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自己,那么其主打路線的選擇、旅游品牌的樹立、旅游項目的策劃、旅游產品的開發(fā)等方面就很可能缺乏大局和長遠的戰(zhàn)略,甚至與其他紅色景區(qū)雷同,從而使自身的競爭力減弱或消失。所以,我們常??梢钥吹郊t色旅游,不過是走走看看,吃吃喝喝。
另外,紅色旅游景區(qū)管理體制也存在問題。到底有多少個八路軍總部?爭來爭去不是文化屬性問題,而是文化產業(yè)的管理機制問題。紅色景區(qū)的行政區(qū)劃上存在“一區(qū)多治”的現(xiàn)象,這導致了不同的行政區(qū)之間為爭奪各自利益而疏于合作,造成了影響旅游業(yè)發(fā)展的許多問題,例如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雙方共有資源爭奪、客源市場的惡性競爭等,極不利于紅色旅游資源的聯(lián)合開發(fā)??h政府將紅色資源為了引來資金,不管不顧地承包給個體經營,于是一個景區(qū)中各個管理部門的管理權限劃分不清,造成“好處大家搶,責任互相推”的管理混亂局面。
紅色旅游的政治性是不可忽略。于是,紅色旅游政府“買單”的現(xiàn)象較普遍。按照中央部署,“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是以全體黨員為對象。這種修學教育性質的旅游無可厚非。但是紅色旅游若只是“自說自話”。靠某種特殊的強制力,去刺激紅色消費,無異于固步自封。
紅色旅游集合了政治性、文化性和經濟性,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政治性利于政策導向支持,文化性具有內在吸引力,而經濟性還能為地方增收。然后,事實上,過重的政治性驅褪了文化性,縱容了市場化肆意將政治性和文化性娛樂化。
紅色旅游莫變了色
現(xiàn)在一條新聞,不論什么性質,都可以搖身娛樂八卦板塊。反腐的時政消息,向來不乏風流韻事。體壇健將輸球,都可以是情侶分手導致。地產商的口袋收入,和老婆她爹的政治級別掛鉤。真消息、假新聞魚龍混雜在人們都視野里,什么都拿來開涮、什么都可以惡搞、什么都敢娛樂。我們已然進入了后現(xiàn)代社會,害著“消費一切”的病。
泛娛樂化時代,感性的狂歡中,紅色旅游在劫難逃。紅色旅游項目的無底線開發(fā),終于惹怒了那些清醒而獨立的公民。從黃山市一景區(qū)的游客扮侵華日軍搶“花姑娘”,到黑龍江方正縣為日本“滿洲開拓團”逝者立碑。盡管我們不該用民族情緒綁架民族自豪感,歷史也不只是真相,更多的是態(tài)度。也許,就像日本特大地震時,有人表示,“就算我為日本人祈福,但和日本人打仗時我也一定站第一排?!奔t色是精神,不是綁架認知的標簽。
在紅色景點,真人cs沒事,但從真人cs里真能體驗到戰(zhàn)爭的殘酷?體悟到先烈的決絕?不能,就別瞎折騰。想像個孩子樣模擬戰(zhàn)爭,尋找刺激感,還有別的地方。在八路軍總部,讓觀眾角色扮演“鬼子進村”,意義何在?有趣的是,在民族情緒的捆綁下,竟也有人愿意扮演鬼子和被凌辱的婦女。鮮廉寡恥,大抵如此。娛樂至死,大抵如此。現(xiàn)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
19世紀的美國出現(xiàn)黃色新聞。它極度夸張及捏造情節(jié)的手法來渲染新聞事件,尤其是關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達到聳人聽聞,進而擴大銷數之目的的新聞報道。黃色新聞是一種品質低劣、沒有靈魂的新聞。它不但不能主持社會正義,傳播準確的信息,反而編制謊言,腐蝕人的靈魂。這也是過度放手市場的結果,在利益驅使下行業(yè)放棄了職業(yè)道德。紅色旅游也正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漸漸變了顏色,
如何才能讓紅色旅游莫變了色?古人漫游,偶遇舊跡,愴懷滿腹。我們不必去刻意給經典打上紅色標簽,也會有懷著革命情結的老人去延安緬懷。說到底,標簽不是用來標識,而是用來圈錢。紅色旅游的黃色不是指感性的狂歡,而是權錢的爆炸。理性認知、深層開發(fā)、合理管理。各個擊破,或能保住一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