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敏
在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fā)工作中,為切實加強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確保財政扶貧資金運行安全高效,發(fā)揮良好效益,江西省贛州市扶貧和移民辦公室結合扶貧開發(fā)實際,重點強化五個方面制度建設。
一、認真規(guī)范扶貧項目的立項、申報、審批程序
一是堅持從規(guī)劃中選擇項目。凡是貧困村項目都堅持在貧困村五年扶貧開發(fā)規(guī)劃中選擇項目,沒有列入規(guī)劃的項目或者需要重新調整規(guī)劃的項目,在申報項目前,必須按照原規(guī)定程序,經過村民代表討論同意后方可列入年度扶持項目計劃,逐級申報扶持。二是堅持貧困村申報項目。對于需要列入年度扶持的項目,村委會依據輕重緩急的情況,在注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確定扶持項目并填寫項目申報表,報所在鄉(xiāng)鎮(zhèn)簽署意見,再報縣(市、區(qū))扶貧部門審核匯總后統(tǒng)一報市扶貧部門審批,貧困村按照批準的項目計劃組織實施。這樣做,不僅克服了“大包大攬”及主觀臆斷的做法,而且提高了扶貧項目的公正性、有效性和透明度,確保了“資金隨著項目走,項目依據規(guī)劃定”。
二、全面實行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
為確保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真扶貧,扶真貧,堅持實行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扶貧部門通過采取電視、政府互聯網、鄉(xiāng)村政務公開欄及公示牌等形式,把貧困村安排的項目、資金、建設內容及搬遷移民對象等向社會進行公告、公示,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同時,還將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計劃批復文件抄送同級審計部門,接受審計行政監(jiān)督。
三、嚴格堅持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
嚴格執(zhí)行《贛州市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報賬管理辦法》,本著“財政部管資金,扶貧部門管項目”的原則,凡是財政扶貧資金安排的項目,市本級及各縣(市、區(qū))嚴格實行報賬制管理,嚴格按照報賬制的規(guī)定和程序,堅持做到專項管理,封閉運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按項目實施進度,分期分批撥款。從而有效杜絕了擠占、挪用等現象發(fā)生,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和按時竣工驗收。
四、認真執(zhí)行扶貧資金項目驗收、檢查制
一是堅持扶貧項目驗收制度。扶貧項目完工后,項目責任單位向縣(市、區(qū))扶貧和移民辦提出驗收申請,由縣(市、區(qū))扶貧和移民辦、財政局組織包括工程技術人員、鄉(xiāng)(鎮(zhèn))扶貧專干、村項目監(jiān)督小組組成的驗收小組對項目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小組通過實地踏看,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進行認真檢查,對申報驗收項目做出是否驗收的結論,并對項目建設后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做出客觀評價。凡項目建設質量差、不符合項目設計和施工要求的不予驗收,直至項目合格后才予驗收撥款。驗收合格項目應按規(guī)定要求填寫《財政扶貧資金項目驗收表》,并做好該項目實施前、后對比照片等相關資料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建立檢查考核機制。市、縣(市、區(qū))扶貧部門堅持把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的檢查考核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采取定期、不定期等形式組織檢查考核,以推動和強化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每年對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施情況,會同財政等部門組織若干個檢查組進行全面檢查考核,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同時,堅持實行年度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評機制,每年對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考評,注重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總結經驗,推動工作。
五、切實落實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責任制
縣(市、區(qū))扶貧部門對扶貧項目管理具有組織協調、審核督查、驗收把關的責任,是項目管理的具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qū))扶貧部門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的管理機制。凡是扶貧項目,縣(市、區(qū))扶貧部門均與項目單位簽訂了《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施責任書》,從項目的選擇、申報到資金的請款、報賬,項目的竣工驗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切實履行扶貧管理職能,扎實抓好扶貧資金項目管理,確保扶貧項目及時竣工驗收,發(fā)揮最佳效益。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