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芬
【摘要】目的通過一例急性下腹痛患者誤診為急性盆腔炎的診治過程,分析引起誤診的原因和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以及與婦科急腹癥的鑒別診斷;結論臨床醫(yī)師應加強理論學習,重視三基訓練,提高疾病的正確診治率。
【關鍵詞】闌尾炎;誤診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7-170-01
1臨床資料
患者女,35歲,已婚,主因下腹痛3天于2008年5月8日就診?;颊呔売?天前受涼后出現下腹隱痛,無腹瀉,無惡心、嘔吐,自服氟哌酸0.2,3次/日,癥狀無好轉而求治。既往曾有急性盆腔炎發(fā)作史,經輸注抗炎藥物好轉。月經正常,無停經史,孕2產1流1。查體:T37.8℃,P82次/分,R20次/分,Bp125/80mmHg,神清,精神差,心、肺征(-),腹軟,下腹壓痛,無反跳痛,無移動性濁音,腸鳴稍活躍。神經系統(tǒng)(-)。婦科檢查:外陰陰道正常,宮頸Ⅰ°糜爛、肥大、無著色,輕度抬舉痛,后穹窿稍飽滿,右側附件區(qū)未觸及包塊,壓痛明顯。左側附件正常。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WBC:12.6×109/L,N:0.85,L0.15,Hb126g/L,RBC4.56×10/L。B超:盆腔少量積液,陰道后穹窿可見30×12mm液性回聲,余未見異常。診斷為急性盆腔炎,給予美洛西林聯合替硝唑治療,三天后出現腹膜炎體征,右下腹為著,又行B超檢查,示闌尾增粗約8mm,闌尾區(qū)可探及3×4cm液性回聲,提示闌尾穿孔,遂轉外科治療,手術證實為闌尾炎穿孔,術后七天痊愈出院。
2討論
急性闌尾炎與急性盆腔炎均屬于急腹癥,是常見病,多發(fā)病,二者有時表現非常相似,不加仔細鑒別,容易誤診。典型的急性闌尾炎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麥氏點固定性壓痛及反跳痛和全身感染征象,診斷并不困難[1]。急性闌尾炎臨床誤診率仍然相當高,國內統(tǒng)計為4-5%,國外報導高達30%。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其病因除與闌尾管腔細窄、開口狹小、系膜短使闌尾彎曲成弧形等解剖學因素外,與各種原因造成管腔阻塞、闌尾肌肉痙攣致血運障礙、細菌入侵等有關。急性闌尾炎早期腹痛位于上腹部或臍周,位置不固定,范圍彌散,定位不準確,這是由于闌尾阻塞,管腔發(fā)生擴張和過度收縮引起的內臟反射性疼痛。數小時后,,多數為6~24 h,腹痛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持續(xù)性加重,定位準確,這是闌尾炎癥侵及漿膜,壁層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約70%-80%急性闌尾炎具有這種轉移性腹痛的特點。當炎癥范圍擴大或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時,疼痛仍以右下腹部為重,這也是闌尾炎與其他急腹癥的鑒別點之一。急性闌尾炎治療不及時或診斷延誤,約三分之二的病例在發(fā)病24 h后發(fā)生壞疽或穿孔, 3~4d后形成膿腫。對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特征及變異認識不足是造成誤診的主要原因。Berry等[2]報道,總人群急性闌尾炎的誤診率為15%~30%,其中女性患者最易混淆的是婦產科急腹癥,據文獻報道可達誤診病例總數的73.8%。因此,女性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必須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首先排除婦產科急腹癥,必要時請婦產科醫(yī)師會診,協(xié)助診斷。
急性盆腔炎是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fā)生的急性炎癥,常表現為寒戰(zhàn)、高熱、食欲不振、下腹部墜脹痛,可有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但仍有相當部分的急性闌尾炎臨床表現不典型,給及時正確的診治帶來一定麻煩,甚至誤診誤治,導致嚴重后果[3]。
本例患者入院時表現為 下腹痛,婦科檢查宮頸舉痛,B超示盆腔少量積液,加上既往急性盆腔炎發(fā)作史,首診醫(yī)生未加仔細查體及鑒別,先入為主診斷為急性盆腔炎,直至闌尾穿孔后請外科醫(yī)師會診方診斷清楚,好在未釀成大錯,患者及時手術后痊愈出院。
總之,為盡量避免誤診事件的發(fā)生,青年醫(yī)生要加強學習,重視三基訓練,對于急腹癥就診的患者,一定要詳細詢問病史、反復細致進行體檢和實驗室檢查;拓寬診斷思路,不要局限于本科疾病,更要想到相似疾病的鑒別;對臨床資料進行細致分析、綜合判斷,邊治療邊觀察,發(fā)現問題及時請教上級醫(yī)師,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漏誤診,提高疾病的正確診治率。
參考文獻
[1]彭淑牗.闌尾疾病[M].吳孟超,吳在德主編.黃家駟外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1571-1586.
[2]Berry J,Malt RA.Appendicitis near its centenary.Ann Surg,1984,200:567-575.
[3]蔡清萍,王強.誤診為急性闌尾炎32例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23(5):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