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英國人斯蒂文·佩里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20年前,他接過了父親“破冰者”的衣缽。此后,他先后200多次到訪中國,促成的各項投資和貿(mào)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對他而言,“讓西方了解中國是一項終身使命”。??左言/文
從40年前隨父親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算起,英國人斯蒂文·佩里(Stephen Perry)已經(jīng)200多次到訪中國,走過中國的諸多省市。
這些經(jīng)歷賦予他的,是對中國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的全面了解。無論提起哪座城市,他都能在第一時間說出它的支柱產(chǎn)業(yè),對于“英國航空將于近期開通直飛成都的航線”這樣的信息,佩里更是了然于胸,“你知道的,因為西部大開發(fā)”。不過,這個謙遜的英國紳士還是對自己不會說中文表示了抱歉,“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研究中國,卻沒有學習中文”。
雖然并不自許為“中國通”,但在中英兩國之間游走了40年,佩里的言談舉止間無不透露著對“紅色中國”的熟悉。正是基于這份了解,擔任了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主席20年之久的佩里,迄今促成的與中國相關的各項貿(mào)易、技術轉(zhuǎn)讓和投資的總額已經(jīng)超過了10億美元。
“我覺得自己的家族跟中國不僅僅單是生意層面上的關系”,望著昔日一片空地的浦東如今被眼前鱗次櫛比的高樓所取代,他不無感慨地表示:“事實上,這趟來中國之前我有考慮過退休的問題,畢竟我已經(jīng)過了花甲之年,身體也不是太好??墒窃俅蚊鎸S浦江,我覺得自己依然割舍不下?!?/p>
相距60年的“破冰”之旅
佩里與中國的淵源要從他的父親杰克·佩里(Jack Perry)說起。老佩里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與中國做生意的英國人,也是當時的“破冰者”成員之一。1953年,時值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以倫敦出口公司主席老佩里為代表的一批英國工商界組團訪華。此次“破冰”之旅,為1954年48家英國公司組成的代表團訪華鋪平了道路,開啟了英國與新中國的貿(mào)易關系。作為一個致力于中英非政府層面貿(mào)易交流的組織,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多年來推動了中英雙方在經(jīng)貿(mào)、文化、體育等眾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它目前的600多位成員中,包括許多曾為中英關系作出重要貢獻的政界和商業(yè)人士。
“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像我父親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時代背景決定了,老杰克當年的“破冰“之旅遭遇了難以想象的阻礙,“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他們瘋了,為什么不去法國和德國?為什么要和中國建立貿(mào)易關系?”
盡管做好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應具備的心理準備,但當老佩里一行人真正來到中國、看見中國當時的情況時,也“曾懷疑究竟當初的想法是否正確。僅僅只是把真絲或是茶運到中國的港口,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佩里講述了他父親所促成的第一筆交易:從英國出口羊毛條到中國。“當時英國的約克郡和蘭開夏郡是全球主要的毛條出產(chǎn)基地,我父親在當?shù)貓蠹埧橇艘粍t廣告,然后就在酒店里等賣家上門,他手里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成的買家。一直等到第5天,第一個賣家才找上門?!卑凑张謇锏慕榻B,當他父親最終遇到一個肯冒險把毛條賣給中國人的賣家時,支付方式又出了問題。“賣家表示不能接受中國銀行開據(jù)的信用證,因為‘既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在哪里。不夸張地說,交易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p>
作為“破冰之旅60周年”慶典活動的一部分,佩里此次再度來中國正是為了成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青年破冰者組織(中國分部)”?!?0年過去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破冰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涵義”。當被問及歷經(jīng)世事“破冰”的意義是否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時,他笑著如是回答。
“我父親當年的‘破冰之旅,從倫敦到中國香港,走了7天,又過了3天才最終抵達北京。可是現(xiàn)在,倫敦到北京,僅僅需要10小時而已”。除了地球變得越來越平,“在我與中國合作的40年期間,我父親對中國必將復興的預感,得到了證實。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經(jīng)濟強有力的領軍者,而且未來3-4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jīng)濟體”。
“我父親過去常說,如果你當了第一名,那就一定要小心?!备螞r,經(jīng)濟的崛起勢必為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帶來新的挑戰(zhàn)。在佩里眼中,挑戰(zhàn)主要來自三方面:農(nóng)業(yè)化、城市化以及國際化。
“事實上,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fā)展證明了,它不能脫離世界。這意味著中國必須改變和其他國家相處的一些想法。這可能會帶來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一是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將采取更加嚴苛的保護主義,二是以中國為首的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更好地融合,發(fā)展中和發(fā)達國家形成新的平衡”。過去200年,西方國家一直主宰著世界,而現(xiàn)在世界的中心正在向東、向南轉(zhuǎn)移,對此,佩里深信不疑。但他同時也提醒道:“必須小心對待這一平衡的轉(zhuǎn)變,要明白其中的幾股不同勢力,要視之為機遇而非恐懼。”這一切都意味著“新的困境,需要新的‘破冰方式和渠道”。
“這是我的使命”
站在黃浦江邊,佩里試圖尋找著40年前上海大廈的方位?!澳鞘俏业谝淮蝸碇袊?,上海絕大多數(shù)的樓房都不超過兩三層高,如今卻比香港地區(qū)更為現(xiàn)代化”。每每對比中國的過去和現(xiàn)在,他的臉上仿佛總是寫滿了欣慰。
在當年隨后的行程中,他參加了廣交會,并促成了一筆美國向中國出口150噸滌綸的交易。由于彼時的美國缺乏和中國做生意的經(jīng)驗,佩里不得不“事無巨細地教美國賣家”,甚至包括如何打包。他回憶道:“我們必須替美國人找好海運公司,訂好港口。然后第一批貨物從位于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港出發(fā)了?!?/p>
從那時起,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破冰者”衣缽的佩里開始真正踐行他自己的使命?!把蚪q、皮革、瓷器,還有伏特加,這些都是我從中國賣到過美國去的,”他笑著介紹,臉上掩飾不住地自豪。1977年,佩里成功將1萬噸滌綸從美國賣到了中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中美恢復聯(lián)系的歷史進程中,占有那么一個位置”。
不僅如此,佩里還在1979年首次把英國足球隊帶到了中國。也是他,促成了韋伯的音樂劇《貓》和《歌劇魅影》在人民大會堂上演?!斑@是我的使命,就像當年我父親做的那樣”。也正是出于這份使命感,讓他如今還暫時“割舍不下”自己的中國情緣。
“雖然中國已經(jīng)日益成為全球的領導者之一,但對中國的誤解和錯誤認識仍然存在,甚至不比60年前少。所不同的是,因為今天中國影響著我們所有人生活的諸多方面,那些錯誤判斷的代價更為沉重”。在佩里看來,這也是他所率領的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在促進雙邊貿(mào)易之外,另一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確保西方人士理解中國正在發(fā)生的一切,并且看清這其中的機遇。越了解中國、越促進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對中西雙方來說都越有利”。
與此同時,面對越來越多試圖“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è),佩里顯然又有了新的使命。“中國的企業(yè)首先要經(jīng)歷內(nèi)部的轉(zhuǎn)變,然后再面對國際化的挑戰(zhàn)。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第一步是學會用海外企業(yè)的語言與他們對話。”在西方國家,利潤是企業(yè)最重要的訴求,“在中國,利潤對企業(yè)來說同樣重要,但同時它們還需兼顧其他的東西。所以,中國企業(yè)要讓國外企業(yè)明白這一點,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企業(yè)的需求” 。
深情凝望著這片他牽掛了40年的土地,佩里的眼中滿是期待?!拔矣X得自己很幸運,有幸見證世界重回一體這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我堅信所有國家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并且,相互間的依賴越多,共同走向和平與繁榮的機會也就越大。對我來說,這是一項畢生的使命。”
對于本文內(nèi)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fā)郵件至xincaifu@xc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