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 對話已成為解決國際爭端或是人與人之間問題的最好方式,它也能運用到教育領域。弗萊雷提出的對話式教學能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填鴨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與文章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以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對話 教學 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何為教學?眾所周知,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即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這往往容易讓人忽略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必須是一種尊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尊重學生自由意志,把學生看作是獨立思考和行動的主體,在于教師的交往和對話中,發(fā)展個體的智慧潛能,陶冶個體的道德性格,使每一個學生都達到自己最佳發(fā)展水平的活動。①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只能滿足教師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訓練,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重視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對話式教學法應運而生。
1 對話式教學法
對話教學是巴西教育學家保羅·弗萊雷(Paul Freire)于20世紀70年代在其代表作《被壓迫者的教育學》中提到的。他認為教學具有對話性,對話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②對話教學學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對話的實質,即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互為主體,均享有平等的話語權。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大多都是被動地聽課。這種填鴨式的方式使得學生少有話語權,也習慣了沉默寡言。對話式教學就是讓學生同樣發(fā)揮其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其中,與老師形成互動。
(2)對話的基礎和條件:平等、愛、謙恭、信任。他認為只有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雙方的對話才是一種平行的關系。平等是對話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以及尊重其知識上的欠缺,這樣學生才愿意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積極地參與到對話活動中并樂于合作。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護、謙和,學生才會更主動地參與、配合,師生關系才會更加和諧。在雙方相互信任下,對話也才能夠永久地進行。
(3)對話的若干特征:①對話是平行的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②提問是對話的關鍵;要使對話變成有效的學習,提問尤其重要。好的問題能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并激發(fā)學生提出疑問。③對話需要合作。弗萊雷認為合作在對話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對話式教學中,學生不再是客體。老師和學生都是主體,為了共同去揭示知識的奧秘,雙方共同努力,而非是強制的。
2 對話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應用
大學英語是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所開設的為期兩年的必修課,這是由于英語這門國際語言的重要性所決定的。然而,這也是許多大學生為之頭疼的一門課,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常對其望而生怯,這嚴重制約了其專業(yè)上的而發(fā)展。對話式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臃e極地追求,在英語學習中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
為了在教學中實現(xiàn)對話,首先教師得解放思想。教師不能像在傳統(tǒng)教學中那樣把備課的重點放在考慮如何講解得更好,如何讓學生知道得更多上,而是應以對話為重點,讓學生在對話中去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教學的目的從知識技能的傳授為主轉變成如何授人以漁,讓學生自己發(fā)展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有三種形式的對話方式:
2.1 學生和課文間的對話
學生的課文的對話是在預習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查資料的方式和文章的作者進行對話,了解作者通過文章傳遞給他的信息,發(fā)現(xiàn)自己從中所得到的收獲并整理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或者是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2 學生間的對話
學生把各自在閱讀中的問題及感興趣的問題整理出來后帶到小組中進行討論,相互回答對話的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對于無法回答的問題,大家一起查資料找辦法,在合作中愉快地交流學習。然后把交流的結果記錄下來形成文字。
2.3 師生間的對話
師生間的對話一開始由預習任務的安排布置就已經(jīng)開始,老師只起著一個引導的作用。在小組討論后,教師讓各組的同學把交流的內(nèi)容一一展示出來,然后和學生們一起總結各個小組完成的情況,并把大家遇到的問題集中起來和大家一起討論。無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老師都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然后再把自己準備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問題必須是能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這樣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對話式教學是師生間平等的互動,互為主體,讓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從同學、老師那獲得知識,老師同樣也能從學生那得到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累加能更好地幫助老師了解他的學生,從而更好地和他們進行交流,這樣的方式更能讓教師因材施教。在對話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僅僅取決于老師的備課,也取決于他們的準備工作。因此,對話式教學能真正地讓學生不僅學習到知識,也能學習到方式方法,更能從多種對話中增加道德上的修為。
注釋
① 全國十二國重點大學聯(lián)合編.教育學基礎[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2.
② Freire, Paulo.(1970). Pedagogia del Oprimido. Mexicd:Siglo XXIE ditores.97-99.轉引自黃志成等.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評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