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英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陣地,是開展各種教學方式的戰(zhàn)場。而課堂提問這種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所以提問的方式和藝術直接影響一堂課的 效果,也就是說一堂成功的課與恰當?shù)奶釂柗绞郊皟?nèi)容密不可分。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最早開創(chuàng)了問答式教學的先河。他創(chuàng)造的“問答式教學”就是教學的雛形。所謂問答式教學,就是教師圍繞一定范圍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結合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提問,由學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與討論,找出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教學效果呢?
一、充分熟悉教材,備好教學詳案。
課堂提問是師生在課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種形式。對于學生來說,提問是一種學習策略;對教師來說,提問是一種教學技能。良好的課堂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好奇,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思考,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幫助教師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理解的程度,分析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觀點和態(tài)度。因此,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要對一節(jié)課所要教授的內(nèi)容必須了然于心,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備好詳細的教案,這樣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相應恰當?shù)恼n堂提問,做到有疑而問,有問必答,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自愿的探索問題,接受新知識。
二、巧妙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會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去鉆研。對英語學習,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在被動地學習。那我們在課堂上的教學就要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教師富有藝術的活動和精巧的問題,能夠吸引學生集中精力、振奮精神、提高興致,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課堂提問設計應該注重哪些問題呢?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古語亦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問題與知識聯(lián)系緊密,如果沒有問題,那么知識就停止了。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被認為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而教師如果對提問的方式和技能等缺乏良好的設計,則會降低提問的有效性。因此,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合理、科學并且巧妙,能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問題世界,使學生善于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注重提問的科學性。問題既要具體,又要清楚簡潔。一個好問題是《大綱》的具體化,又是教材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問題的內(nèi)容要把發(fā)展學生智力和掌握本課重點結合起來,要控制在學生已掌握的范圍之內(nèi),不要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注重提問的新穎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樣一個問題,老是“舊調(diào)重彈”,將會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變換一個角度,使之新穎奇特,那么學生就會興趣盎然。按照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理論,他提出了一個適度新穎的原則。他經(jīng)過反復實驗,認為學生學習的材料必須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有一定的聯(lián)系,同時,又要有足夠的新穎,有了新穎,才能產(chǎn)生認識上的沖突和不協(xié)調(diào),才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他們學習。實驗也證明,毫無新成分的內(nèi)容,使人厭煩,完全生疏的東西,使人迷惑不解,照他看來,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客觀材料要有新穎性,提問也是如此。
(三)、注重提問的有序性。問題的有序性指的是問題反映教材內(nèi)容的一般規(guī)律,即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從分到總、層層深入、步步達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實踐證明,適時有序的提問對學生幫助很大。適時有序提問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回憶性提問。讓學生回憶所學習過的基本知識,鞏固上節(jié)內(nèi)容,點明已有知識重點,提醒學生加強理解和記憶。二是認定目標時理解性提問。設置懸念,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是導學目標時分析問題提問。圍繞教學目標,突出知識重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表及里,層層遞進,升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注重提問的針對性。巧妙的提問可起到承前啟后、引人入勝的效果。問題的針對性,其一指緊扣大綱,聯(lián)系教材,針對教學內(nèi)容,讓問題能切入正題,順暢地導入新課。同時,又要注重統(tǒng)籌兼顧,既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又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其二指提問對象的針對性。提問力爭使每個學生都緊跟教師的思路,設計問題從全體學生出發(fā),設計出層次不同的問題,以便因材施教。
(五)、注重提問的藝術性。教師教學提問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學生入情入境、欲罷不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精彩迭出的提問藝術發(fā)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對教學提問藝術作用的全面認識,有助于教師富有成效地在實踐中運用教學提問手段,并逐步達到教學藝術的境地,增進師生交流。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師生在教學中存在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知識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這種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教學氣氛下進行的。實現(xiàn)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當?shù)剡M行課堂提問。一個好的問題猶如一條紐帶,會將師生間的認識和感情緊密聯(lián)系起來,架起師生雙向交流的橋梁。
因此,教師的教學提問就應注意以尊重學生為前提,講求提問的態(tài)度、方法、和技術,以保證師生交流訊道的暢通。反之,如果教師只想借提問懲罰學生,以挖苦為能事,其結果不但可能挫傷學生自尊心,而且有損于教師的形象,造成師生關系的對立和交流訊道的堵塞。
三、把握提問原則,實施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xié)調(diào)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教學的中心是“傳授知識,解決問題”,這就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激疑、集疑、釋疑的過程,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因此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提問對學生的作用,我覺得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課堂提問要講究實效。課堂提問要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每一次提問都必須以落實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宗旨。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材內(nèi)容從感知直觀入手,但不宜一問一答展示現(xiàn)成知識的結論,以免學生猜模教師的意向作答,掩蓋了學生的不知之處,使教師獲得不真實的反饋信息,同時提問要確切,要針對學生已有知識水平,不能超越學生知識、思維的實際水平,也不能使問題語言含糊不清、模棱兩可,否則課堂提問會造成停滯局面,達不到預期目的。因此,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可設計目標明確的提問,如課堂組織的定向性提問、了解學情的摸底性提問、學習方法的指導性提問、知識理解的啟發(fā)性提問、觸類旁通的發(fā)散性提問、歸納總結的聚斂性提問、溫故知新的復習性提問等。
(二)、課堂提問要把握時機。課堂提問的效果直接與提問時機有關,什么樣的設問應在某節(jié)課的什么時機提出,要講究提問的藝術性,即要因時設問,恰到好處,同時提問次數(shù)不是越多越好,過多過頻的課堂提問,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常會導致學生隨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問題的盲目性,各學科各種課型、內(nèi)容各不相同,提問設計中把握適時適度尤為重要。
(三)、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設計好問題的關鍵之處在于要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說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為了做到難易適中,要避免兩種傾向。一種是問題過大、過深、過難,并非三言兩語就能回答,學生無言以對,最后只好教師自己回答,雖然這完成了提問的形式,但只是在學生的陪襯下表演了老師的高明,于教學兩方面都是無益的。相反,問題過小、過淺、過易也是不可取的。這類問題通常以兩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一種是極簡單的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選擇問;一種是極膚淺的填空問,這類問題沒有任何思考價值,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對答如流,這不僅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榮的背后,會使學生養(yǎng)成淺嘗輒止的不良習慣。
教師要做到從實際出發(fā),把握問題難易程度。一方面,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教師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nèi)容,把握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和難點。因為好的提問正是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提出的,它絕不是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以領會知識和運用知識為前提的,具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這個難度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跨越,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實。另一方面,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教師的提問要依據(jù)學生心理、年齡、文化素質、智力發(fā)展水平等來確定問題的難易程度。
(四)、課堂提問要注重角度。注重課堂提問角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提問內(nèi)容角度要廣,二是指提問的對象要多角度、全方位,課堂提問設計只有廣中求深,才能極大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內(nèi)容上,盡力拓寬思維角度,舉一反三,求活求異、發(fā)展學生思維;同時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心中裝下大多數(shù)學生,提問面要廣,不能只局限提問部分成績好的學生而置多數(shù)中、差生不顧,但也要避免或減少“一窩蜂”式的全體齊聲回答問題的現(xiàn)象,防止課堂提問面廣而華而不實。
四、明確提問類型,把握提問方式。
馬卡連柯說:“教育學是最辨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藝術”。課堂提問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手段,當然也是靈活、復雜而多樣的。因此,課堂提問還要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在方法上力求靈活多樣,不能堂堂課使用一種固定模式,這就是“大體須有之,定體則無之”。下面略述一下課堂提問的幾種常見方式:
(一)、引入式提問。具有激發(fā)興趣的功能,新課的課題引入,或是一個新概念講授之前,設計課堂提問屬引入式提問,新課題、新概念的講授,必須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概念和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并以此方式創(chuàng)立課堂新意境,對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有積極促進作用,是一種由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提問方式。
(二)、復習式提問。具有反饋調(diào)控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這種提問屬于記憶性提問,主要是把學過的知識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復習,強化記憶,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為掌握新知識做好準備,一般在復習課或新概念新例題講授前采用復習型提問,這樣往往能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新思維活動,進行復習式提問,既可了解學生掌握舊知識的現(xiàn)況,又可為新方法新概念講授作好準備。
(三)、啟發(fā)式提問。具有問題展示的功能,啟發(fā)性提問能創(chuàng)造信息差,用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接受信息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即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學生想解決而又不能立即很好解決的問題,形成認知矛盾,同時能展示問題中所要用到的知識點。
(四)、分析式提問。具有培養(yǎng)發(fā)展思維的功能,采用推理分析的思維方式提問,恰到好處地增大知識信息的落差,能給學生一種強烈的震撼與刺激,當教師對例題中條件進行分析或挖掘新概念潛在的內(nèi)涵時,可通過提問分析,層層揭示隱含條件或知識點的潛在功能,點撥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將教與學兩方面直接統(tǒng)一在分析問題中,發(fā)展學生思維。如unit 1,‘changing our lives時,在分析完課文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fred and doris?” 這種類型的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想法各述己見,有的學生回答:“they are kind.”,有的學生回答:“they are happy. ”,也有學生認為:“they are honest. ”……通過這樣的課堂提問,學生通過思考,發(fā)言,明確了做一個勤勞、誠實、善良的人能使生活充滿意義,不僅啟迪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而且升華了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情操。。
(五)、歸納式提問。具有使知識系統(tǒng)化的功能,在中學英語教材體系中,演繹與歸納是兩種相反方面的思維方法,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中,歸納方法體現(xiàn)得更為重要,一般課堂小結或某章節(jié)復習教學中,歸納提問的過程就是知識提煉升華的過程,要求教師選例典型,系統(tǒng)設問,使學生能進行正確歸納,同時設計提問要多方位、多角度,引導學生全面歸納,系統(tǒng)了解所教章節(jié)知識內(nèi)容,以達到知識綱目分明、綱舉目張的效果。
(六)、拓展式提問。具有激勵參與意識的功能,設計一些稍有深度的或廣度的問題,其目的使學生思維發(fā)散,知識面拓寬,利用學生思維中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思緒點,抓住新概念、新知識的某些特征設計提問,引發(fā)學生深入探討、達到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fā)展,促使學生直接參與新知識的挖掘與探求。
教師要結合教材所授內(nèi)容,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時,要靈活選擇最恰當?shù)奶釂柗绞?,達到最佳的提問效果,為取得最優(yōu)課堂教學效果這一最終目標服務。
五、適時鼓勵,消除學生自卑心理
在提問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墓膭?。學生的同答盡管不甚全面、完整,但畢竟是經(jīng)過了一番思考,哪怕有極其微小的“閃光點”,教師都必須加以肯定和表揚。如我經(jīng)常在提同學生時用這些課堂用語:“Be brave.,Think it over./Try it again./Dont lose heart./Your idea is right.(你的主意是對的)/You can do it even better.(你還能做得好些)/Thats almostit.(幾乎對了)/Youre halfwaythere.(差不多對r)/Very good./Thats right./Not bad./Very fine./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Thats much better.(那好多了)/Youvemade greaterprogress.(你有較大的進步)等。心理學家證實“表揚做得很好的比懲罰或批評做得不好的更能鼓勵學生把學習搞好?!?/p>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成敗??梢哉f,沒有好的提問就不會有成功的教法,也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作為一名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