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明自
如果我可以回到2006年11月20日這個冬日的清晨,對正準備扶起老人的彭宇說一句話,我會說,別忙扶。
從當年廣泛熱議的彭宇案,到如今的小悅悅,已經(jīng)走過了5個年頭。期間類似的案件屢屢見諸報端,每每引發(fā)討論,而其中被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便是,若見路人仆街,是否上前幫扶?
一種觀點,盡管實踐中數(shù)見不鮮,但卻會被任何人批駁:無論如何都不做出行動,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見死不救。
而另一種論斷是,我們發(fā)揚助人的美德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也就是說,無論潛在的風險如何,無論被我們救助的是好人還是壞人,無論最終我們會不會被“訛”上,道德的義務都要求我們前去幫助。
對于前者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同意,即便有時我們也會親身踐行這種“劣跡”。而對于后者,初看來是一個完美的答案,也是我們所倡導,但在現(xiàn)實中卻沒有人會這么做:設想這樣的情形,如果彭宇知道扶一下賠十萬,他會不會去扶?再設想一下,單純的設想而已,如果情況更危急一些,老人撲到于馬路,隨后便是一輛卡車碾來,倘使扶助,輕則斷臂重則腦漿迸裂立斃于途,彭宇是否還應當去救助呢?對于第二種情形,許多人的回答是應當救助,畢竟生命無價。而對于第一種情形,恐怕眾觀點便有明顯分歧。若按照前文提及的論斷,不計個人得失的助人是我們應當時刻踐行的道德,那么此時盡管有立斃于途的風險,我們豈因生死趨避之。但此情此景下,這種道德觀顯然過分了:以一條年青的生命去換另一條生命,我們并不提倡。那么,“樂于助人而且不計得失”這種我們心目中的理想的絕對的道德觀,并沒有經(jīng)受住簡單的質(zhì)詢。
也就是說,實際中,不計得失的助人是不存在的。實際上當我們開始設想我們的救助會引發(fā)怎樣的后果時,我們已經(jīng)開始權衡利弊,做出取舍了。不顧需賠十萬仍上前救助,我們明里稱贊,暗里佩服。不顧生死仍上前救人,我們明里稱贊,暗里雖然敬佩卻未必躬行。
也有人說,日常所見的情形不會如設想之極端,我們假想的討論不必存在,理想的助人精神仍需貫徹踐行。但當他們在討論“付出生命代價的情形”不常見的同時,也便在暗含了代價小便毫不猶豫地救人,代價大時仍需考慮的假設,也便在權衡了。而事實上,上述的情形也是真實存在的。十年前的早春,一名兒童因冰面破裂落水,眾人前去施救,其結果是十幾人落水,數(shù)人溺亡。盡管央視的報導冠施救者們以英雄的名號,但接下來的討論,無論是專家,還是道德義務的衛(wèi)道士們,卻更加強調(diào)“科學施救,量力而行”。
不計得失,不加思考的助人是不存在,也是不應當存在的。大眾傳媒的記者與主持人們頭頂著道德光環(huán)來痛斥道德冷漠,呼吁大家伸出援手之時,另一面,公安部門卻在提醒大家小心使用自己的同情心——因為騙術的成功,常常利用了我們卑微的同情心。猶記得幾年前的一個例子,某無業(yè)游民,專騙女大學生:謊稱受命于國際組織采集基因樣本以御AIDS,受騙者竟全然聽信了,任其騙財騙色。事實上,面對陌生人的求助,倘使不加分辨不加權衡地接受,不僅是置自身安危于不顧,更是誨盜誨淫——騙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那樣的手法容易成功。也許有人會說,幫助騙子與救助他人是兩碼事,然而站在當事者本人的角度看,倘不加求證,騙局與危難是相似而難辨的,既然都是心起善念,躬行善舉,從昏昏聵聵不加考察的當事者來看落入騙局與扶危救難二者沒有分別。
盡管如此,目前我們的問題不是所有人不計得失地助人,而是大多數(shù)人沒有助人之念,即便有也是一閃而過,隨即轉(zhuǎn)至多一事少一事思維,擔憂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從而袖手旁觀:畢竟有前事之師——小悅悅事件中,兩名司機逃逸,十七名路人冷冷地走過。有這種權衡和考慮也許是正常的:維護自己的權益是出于人的自私本性,正如同情心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情操。在一個缺乏宗教信仰的社會,強迫人去踐行無私的道德,無異空談。但是,即便是在一個自私的社會里,難道道德就不能存在嗎?
這樣考慮:誰也不希望自己仆街之時無人救助,于是我們務要躬身做起,在他人危急之時扶危濟困,盡管我們的行為是在保障自己權益的情況下做出的;而被助者亦要自好,考慮到因為他的欺騙行為導致的冷漠,或許有一天他的家人也許會被碾在車輪之下無人膽敢救助。社會之中行成如此的共識或契約,助人者方不至受騙,蒙難者方不至無助,這個社會才存在可以實踐的道德。而要達成這種共識,教育和倡導便是一種手段。
而在今天,這樣的共識顯然未能達到。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彭宇案,當是之時,面對倒地的老人,彭宇能做的,是在救人之前停住一秒,掏出手機,拍照錄音,留存證據(jù),然后再上前施以援手。而仆街者若神智尚清,一息猶存,也務必要喊出,“我是自己摔的,與你們無干,速速救我?!比缡遣拍茉黾訃^者施救的幾率。以此觀之,當年有位公交跌倒的老人道出是語,真乃大智慧。
然而,轉(zhuǎn)念一想,一個連行善都需自危的社會,未嘗不能說確實讓人有些失望和悲哀。
(轉(zhuǎn)載自人人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