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
催眠,真的能讓人在短時間內(nèi)渾身癱軟,躺倒入“睡”嗎?被催眠者,真的會老老實實地聽從催眠師的指令嗎?它到底是“迷魂大法”還是科學方法呢?
加拿大催眠師格蘭·亞歷山大曾經(jīng)遇到一個19歲的男孩,他的父親在他4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當時他被告知,他的爸爸去天堂了,那時他并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上小學后,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突然間意識到“去天堂”的意思就是爸爸死了,不會再回到他的身邊了。當時他感覺非常難過,非常沮喪,但他的媽媽并沒有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所以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安慰。從此之后,他和媽媽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后來,他找到亞歷山大為他醫(yī)治內(nèi)心的傷痛,亞歷山大用催眠治療法,重新把他帶回到4歲時的那個下午,他從樓上下來,聽到他的母親在哭,這時他的阿姨走過來告訴他,他的父親去了天堂……亞歷山大讓他想象一切都好,想象19歲的他坐在4歲的他身邊,亞歷山大暗示他雖然現(xiàn)在很悲傷,可是一切都會好起來。這個男孩坐在那里,他又清晰地看到了父親的樣子。然后亞歷山大告訴他:你父親不能留下來,但我給你一個之前沒有的機會,你可以跟你的父親說再見。這時,男孩突然哭了,他說不,他哭泣的聲音和說話的聲音聽起來像一個4歲的小男孩。有了這次經(jīng)歷之后,這個19歲的男孩變得堅強起來,也慢慢地開始理解母親。
1976年7月美國橋奇拉發(fā)生了26名學童和司機被幾位蒙面歹徒綁架的事件,在槍枝威脅下27人被迫上了一部大貨車,然后被載往采石場,被埋在該處的地下,司機和年紀較大的兩名學童挖掘出地面順利逃出。該司機在正常情況下被詢問,但回憶并不完全。他曾看過該貨車車牌號碼的兩個數(shù)字,但他竭力地想回憶全部號碼,卻無濟于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決定運用催眠。于是催眠師以年齡倒退法把時光倒退到綁架的當日下午,利用心像熒幕控制司機的回憶狀況,并暗示司機想象自己正坐在最喜歡的椅子上,透過電視熒幕觀看該事件經(jīng)過的紀錄片。在催眠過程中,除了歹徒車牌的一個數(shù)字外,司機回憶出了全部過程及車號。警方循線覓蹤,成功將3名歹徒抓捕歸案。
那么,催眠到底是巫術還是科學呢?
催眠,是由各種不同技術引發(fā)的一種意識的替代狀態(tài),并在知覺、記憶和控制中作出相應的反應。雖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為人要是真的睡著了,就不會對任何的暗示有反應了。
催眠實際上就是不同于覺醒狀態(tài)的一種特殊意識狀態(tài),跟睡眠狀態(tài)也不同,在這種意識狀態(tài)下,大腦皮質(zhì)大部分是被抑制的,只有少數(shù)興奮點跟催眠治療保持單線的聯(lián)系。進入催眠狀態(tài)以后,自我的評判能力下降,防御功能也下降,這個時候人會像小孩依賴大人一樣,把主動權交給催眠師,非常順從地聽從催眠師的話,也就是說,暗示在這個時候起的作用會比在清醒的時候強,催眠師就利用這一點導入到催眠狀態(tài)以后,對被催眠者進行良性的積極的指導。
科學家認為,催眠確實能幫助病人減少痛苦??茖W家曾對12位踝骨斷裂的病人進行了一項研究,對其中的6人在3個月內(nèi)每星期作一次催眠,另外6人只接受一般治療,由另外一批專家通過×線透視儀來觀察病人的骨頭愈合情況,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哪些人接受了催眠,哪些人沒有接受催眠。結(jié)果表明,那些接受過催眠的患者要比接受一般治療的患者早兩個星期下地行走。一些生物化學家認為,這是內(nèi)啡肽影響的結(jié)果。內(nèi)啡肽是人體內(nèi)合成的一種麻醉物,據(jù)說患者在接受催眠過程中會分泌更多,從而減輕愈合過程中的痛苦。
事實上,每個人對催眠治療的反應并不相同,催眠術也并不適用于許多病癥,比如對精神病人進行催眠,就會形成一種虛假的記憶。但是,催眠仍然被認為是有明確科學依據(jù)和療效的治療方法。最著名的就是利用催眠減輕患者的病痛。比如在牙科,它可使病人精神放松,分散對牙鉆和注射器的注意力。在治療頭痛時,患者可以被訓練得將疼痛從頭部“轉(zhuǎn)移”到身上其他對疼痛承受力較強的部位。催眠還可以作為助產(chǎn)術,使產(chǎn)婦在出現(xiàn)分娩陣痛時精神放松,減少疼痛感。產(chǎn)婦并不是被鐘擺或眼神引入夢鄉(xiāng),而是被教會了如何自主催眠,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控制疼痛和精神緊張,進入深度放松狀態(tài),為自己增添力量。
心理學家卡蘇拉強調(diào),催眠術的精神療法不是強加于人并對其進行控制,而是借助于它的創(chuàng)造性?;颊咧豢吹绞『筒缓玫氖虑?,但是用催眠術就能刺激出意想不到的幻覺,使患者打破僵死的信念接受新的事物,激發(fā)出精神活力。
被催眠者在進入催眠狀態(tài)后,一些引發(fā)焦慮、煩躁、失眠的心結(jié),會在催眠師的引導下釋放出來,醒來后會感覺很放松??此粕衩氐拇呙忒煼ㄒ呀?jīng)被廣泛運用于焦慮性神經(jīng)癥、驚恐障礙、強迫性神經(jīng)癥、癔癥、睡眠障礙、進食障礙等疾病的治療。科學的催眠療法將使更多的患者伴著疾病入睡,帶著健康醒來。
被催眠者不是催眠師的奴隸,他們有絕對自由的個人意志。被催眠者實際上并沒有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了。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催眠臨床運用的精神病專家戴維·施皮格爾博士關于催眠和暗示的研究表明,只有10% - 15%的成人極易接受催眠。而在12歲以前,即人的大腦信息傳遞途徑還未成熟前,80% - 85%的兒童極易接受催眠。施皮格爾博士說,1/5的成人對催眠有抵抗力,其余的介于兩者之間。
實際上,催眠是一種自發(fā)行為。艾瑞克森認為,催眠是一種非常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fā)生。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有進入催眠狀態(tài)的經(jīng)歷——當我們被一本好書或是一部好電影吸引時,當我們剛做完一件事卻想不起是怎么完成時。心理學家表示,當人放松時,注意力很集中以至于不被周圍的噪音和其他刺激物所打擾時,其實這時已經(jīng)處在淺層的催眠狀態(tài)中了。所有的催眠術都是自我催眠術,由患者自己控制這個過程,催眠者只是引導者。
如果你認為,進入催眠狀態(tài)的人講的一定是真話,那就錯了。其實,某些人即便是進入深度催眠狀態(tài),也仍然能夠抵制真實的暗示,繼續(xù)撒謊;而另一些人則能夠偽裝催眠狀態(tài),而且他們的偽裝十分巧妙,只能通過特殊的試驗才能被揭穿。美國加州法律認定,任何證人如果事先作過催眠,他的證詞將被視為無效,而且不僅這一次,他的證詞永遠都將被視為無效。因為,雖然人的潛意識會記住很多信息并可以提取信息,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潛意識提取的信息也存在被誘導的成分,根據(jù)催眠師給出的不同暗示會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才會有,因通過催眠作用獲取的證據(jù)具有其固有的不可靠性,在刑事案的審理中不應被作為有效證據(jù)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