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靈芝
一年級學生具有學前兒童的某些特點,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和活動。這個時期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保持在十分鐘左右,但是他們一入小學就進行多門學科的學習,并且最先要學的是漢語拼音,這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是枯燥、單調和乏味的。怎樣讓剛入學的學生喜歡上拼音,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漢語拼音學習的效率,快樂地度過幼小銜接的這一個多月呢?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精編故事法
學拼音的第一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但教學時應該避免枯燥的練習,充分借助插圖的情景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中、自我探索和自我發(fā)現(xiàn)中愉快地學。
我嘗試將拼音教學課的內容編成拼音王國歷險記,每一堂課都在認識拼音王國中的新朋友,并經歷它們王國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這樣的故事很吸引學生。比如學習a是第一課,我先創(chuàng)設故事開頭,讓學生感覺要去一個遙遠的拼音王國,先要認識拼音王國中最最可愛的一個家族,那就是單韻母,然后用上課文中有趣的情景圖,請學生找一找單韻母朋友在哪兒,學生一定能發(fā)現(xiàn)a的蹤影,把它們請出來,出示a的卡片,跟它們打招呼時可以引導學生講禮貌,一定要把它們的名字叫響亮、正確,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發(fā)音。這樣做,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第一堂拼音課為以后的拼音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過關激勵法
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很快就能學會,可是還有一部分學生不會,我采取過關的方式來激勵他們。我提前設計好表格,每個學生都可以到我這里過關,只要學生會讀字母的四聲,就算過關了。過了a的一關,還可以接著過o的一關……這樣可以讓優(yōu)秀的學生吃得飽,避免他們會讀以后還反復練習產生厭煩情緒,而對于那些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更是有促進作用,學生之間有一種無形的競爭力量,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拼音的興趣。
三、兒歌朗讀法
兒歌節(jié)奏明快,充滿樂趣,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在拼音教學中,我運用了大量的兒歌來輔助教學。比如,在教學《b p m f》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的畫面來編兒歌,以配合字母的教學:“bbb聽廣播,ppp爬山坡,mmm摸一摸,fff彌勒佛?!痹诮虒W標調時,為了避免枯燥說教,我利用《標調歌》來幫助學生,通過兒歌的形式,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標調的方法。再如,教學“j q x”時,為了幫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拼寫規(guī)則,我利用《拼寫歌》來輔助教學。通過兒歌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而且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拼音字母和各種規(guī)則。
四、總結歸納法
我告訴學生聲母和韻母就像我們的上衣和褲子,可以搭配在一起組成音節(jié)。學生很快把b和剛學的a的四聲拼了出來,我趕緊出示了四個字:八、拔、把、爸。我問他們這四個字念什么,很多學生不認識“拔”字,我就讓他們自己拼,他們很快就拼出來了。這時我告訴他們,學拼音的用途很多,只有學會了拼音,才能認識更多的字,拼音是學習生字的工具,而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必須學好拼音,為今后學習更多的字打好堅實的基礎。
五、適時鼓勵法
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我們應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生認識了一個字母、會讀了一個音節(jié)、學會了一首兒歌……這些都是他們學習上獲得的成功,我們應盡量給學生多一點鼓勵和表揚,讓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比如在課堂上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可以獲得“小小拼音王”的稱號,也可以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把一天學過的新知識與其他同學分享。這不僅能讓他們鞏固新知識,還能使學生有成就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寬容對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錯誤,并耐心幫助他們改正,盡量及時給予鼓勵。
六、聯(lián)系生活法
在設計拼音練習時,我經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在學完所有的字母時,我讓學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并寫下來,如果不會寫就去翻查字母表。每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完成這項作業(yè),做對的學生個個都很高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每天我都要求學生制作一張拼音卡片,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求助父母,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拼讀能力,又擴大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范圍。
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學拼音的興趣更濃了,效果很好,我還要繼續(xù)這樣教下去,邊教韻母、邊教聲母、邊教學生識字,不斷通過教學實踐摸索,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拼音,我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