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丙程
【閱讀導(dǎo)航】
對于孩子來說,上街牽著媽媽的手,是最有安全感的。媽媽手中拿著東西的時候,孩子只能拽住媽媽的衣襟,那衣襟是媽媽手的延伸,也是母愛的延伸!
拽住媽媽衣襟
鮑爾吉·原野
小時候,上街是件愉快的事,能看到許多新奇的東西。剛懂事時,上街由媽媽抱著,不愿走路而旋頸展望四處風(fēng)景,小孩子總是希望居高眺望。
及長,上街被媽媽用手牽著。她一手牽一個,那邊是我姐姐?!澳沁叀奔从疫?,我喜歡呆在媽媽左邊,即“這邊”。倘若媽媽買了東西,先松開姐姐。如果買個西瓜,雙手捧著,我和姐姐就要同時拽著媽媽的衣襟。
【媽媽的“牽”,我和姐姐的“拽”,母子深情從小動作中自然流露出來?!?/p>
拽著媽媽的衣襟遍覽街景,是人生最美麗的回憶之一。小孩子拽著母親衣襟,眼睛卻向四外看,腳下踉蹌著。我小時候,吾鄉(xiāng)赤峰街景單純,目光飛快者三兩眼即可掠盡。然而我們并不像大人那樣浮躁,只看商店與樓房。天上白云舒卷,如蒼狗駱駝可觀;某處古屋房檐長草可觀;賣肉的手起刀落,油手將帶血的牛犍子肉擲入秤盤可觀;蛐蛐兒聲不知從何而來可觀;賣糖人兒的老頭手捏孫悟空可觀。書店在三道街口,門前矗一龍門(或牌坊),走到那里,我總仰望龍門,想著小鯉魚試圖翻躍的情景,它太高了,小鯉魚真可憐……一路上總是這樣跌跌撞撞,從繁華的三道街回到我家的箭亭子家屬院,裝一腦袋混亂的印象入睡。
【回憶中的美好,總是和“拽衣襟”的動作連在一起,因為拽緊衣襟,才能遍覽街景?!?/p>
在街上,拽著媽媽的衣襟習(xí)慣了,倘拽不到,手舉著會覺得空落落的。我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有多高,一舉手剛好到媽媽腰間,扯住她的后衣襟。
前幾日,我陪媽媽上街,發(fā)現(xiàn)她身高連我肩部都不夠。那么,我小時拽她衣襟尚須伸手,彼時我何等小巧玲瓏,而且會走會動,能記住這么多往事?,F(xiàn)在,陪父母上街,他們?nèi)犖业囊庖姟N艺媸遣惶敢?,他們像我小時候一樣無須動腦筋了。我長大了,其實我早長大了,只是在知道拽著母親的衣襟上街這種愿望已永遠不能實現(xiàn)時,感到了“長大”的驚痛。
【從能拽到衣襟,到身高超過母親,“長大”的驚痛油然而生?!?/p>
《二十四孝圖》中的老萊子年及花甲,尚穿彩衣躺在父母懷里撒嬌。除了“孝道”之外,或許他想返回童年,但童年已被歲月的磚石密密麻麻地砌死了,如同我不可能拽著媽媽的衣襟上街。
不久前,我看到兩位老人散步??缭今R路牙子時,男人用手扶老太太一把。一看,這是娘倆兒。兒子已白發(fā)蒼蒼,母親約逾80歲,仍裝束整潔。老母親在兒子扶她的時候,目不斜視,我看了很感動。
在我老了而母親更老的時候,她上臺階時,我應(yīng)不失時機地扶一把。我所能做的,大約只是這些了。
【長大了,再去回想拽衣襟的往事,對“母愛”與“孝道”有了更深的感悟?!?/p>
【教你一招】
以小見大,是指通過小事情小細節(jié)表現(xiàn)大道理。
本文作者緊緊抓住“拽”媽媽衣襟這個細微的動作,表現(xiàn)出小時候?qū)寢尩囊缿俸蛬寢寣Α拔摇钡膼圩o。長大后,比媽媽高了,不能再拽她的衣襟了,回想起小時候的這個動作,對愛的感悟更加深刻。
【佳作賞析】
路遇盲人阿姨
瑞安市塘下鎮(zhèn)起點文學(xué)社五年級 楊江玉
一個夏天的清晨,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來之前涼快,我疾步走向外婆家。
十字路口,我看到一位穿長裙的阿姨拄著竹杖,在路口躑躅,要過馬路。她的前面有幾個小孩子跳來跳去,還不停地沖她做鬼臉,有個膽大的小孩兒還把手伸到她眼前晃動。很明顯,這位阿姨是盲人。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走過去沖那幾個小孩兒一瞪眼,吼道:“你們干什么!”幾個孩子讓我給驅(qū)散了。我對盲人阿姨說:“阿姨,要過馬路嗎?”
“是啊,出門真不方便啊……”
我二話沒說,扶起阿姨的手慢慢往前走。老師說過,少先隊員要多做好事,同學(xué)們有的去公園打掃衛(wèi)生,有的幫媽媽做家務(wù)活,有的幫助孤寡老人……我扶盲人過馬路,這好事做得輕松實在。我仿佛看到周圍的人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便不自覺地把胸挺了挺。
過了馬路,我對盲人阿姨說了聲“再見”,高興地哼著歌匆匆趕路。
沒留神,我差點被路中央的一塊石頭絆倒,腳趾火辣辣地疼。
“誰這么沒素質(zhì),把石頭放在路中間?!闭f完我又低頭趕路了。
突然我想起什么,回過頭去看,盲人阿姨剛好走到石頭前,她用竹杖敲了敲,又用腳試探著踢了一下,我猜她會繞著走過去。誰知她竟然蹲了下來,放下竹杖,捧起石頭往路邊走去。啊,她要搬走那塊石頭!
看著她弓著身子,吃力地搬著石頭,腳磨蹭地面摸索著向感覺中的路邊移動著,我百感交集:我只是扶盲人過馬路,舉手之勞卻沾沾自喜,看看盲人阿姨……
我趕忙跑過去幫阿姨搬石頭,說:“阿姨,我來吧。”
“又是你啊,真是好樣的?!卑⒁痰穆曇麸@得有點興奮。
多好的阿姨啊,雙目失明,還處處想著方便別人!
去外婆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這令人感動的一幕:我?guī)椭と税⒁踢^馬路,盲人阿姨卻指引我怎樣走好人生的路!
點 評
小作者通過對比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先寫“我”扶盲人阿姨過馬路,為自己做了好事而沾沾自喜,之后寫“我”差點被石頭絆倒,但沒把石頭移走,而盲人阿姨為了方便他人,費力搬走石頭。對比描寫使阿姨的形象鮮明突出。扶盲人過馬路,很多同學(xué)寫過,同學(xué)們的爸爸寫過,且同學(xué)們爸爸的爸爸也寫過,所以寫這個題材,俗。但加了“盲人搬石頭指引‘我走好人生路”這個片段,俗題材馬上令人耳目一新。
【練習(xí)設(shè)計】
話題:微笑
微笑是無聲的親切的語言,微笑是無聲的動人的樂章,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微笑,請以“微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以小見大,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2.語句通順,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