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周末的上午,在兒童樂園門口,我看到一位朋友正帶著他6歲的兒子離開。當時,小家伙一副淚水漣漣不愿離去的樣子。
看到這情形,我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朋友說,早上他帶兒子來玩,為了讓孩子玩盡興,就一次買了十張票,交給孩子保管。當時,孩子高興得了不得,因為,這些票可以玩遍轉(zhuǎn)椅、小火車、滑梯等幾個游戲。結(jié)果等坐完轉(zhuǎn)椅,其余的票都被兒子弄丟了。朋友看著兒子愧疚而充滿期冀的眼神,沒有責備他。但是朋友認為,兒子必須為弄丟了票負責,為了讓小家伙吸取教訓,學會承擔責任,他就沒有姑息遷就兒子,而是對兒子說:“找不到,這次我們就不坐了,下次記著把票保管好了?!眱鹤诱J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雖然很想接著玩其它的游戲,也只能含著淚水戀戀不舍地跟他離開。
“哎呦,我以為多大事兒呢?你跟孩子治什么氣呀?再說,時間還很早,一張票也值不了幾個錢,你干脆再買幾張,讓孩子玩?zhèn)€痛快得了。”聽完這位朋友的話,我為孩子求情道。
“不,這不是事大事小的問題,我主要是想讓孩子從小就有責任心,我要讓他通過這件事,認識到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失誤承擔后果!”朋友的話斬釘截鐵,而且事關孩子的成長大計,我也不好再繼續(xù)規(guī)勸。
這位朋友的教育方式無疑是正確的,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不禁感慨萬千。
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它是每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zhì),一個人只有具備責任感才能自覺地學習、工作,并做出成績。責任感也是當今孩子應著力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從小培養(yǎng)起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習慣,長大后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但是,縱觀現(xiàn)在的孩子,責任感缺失成為一個較為普遍和嚴重的問題,許多孩子不知道學習為誰而學,做事馬虎草率、不認真,不關心結(jié)果,出了問題習慣推到別人身上。
有位兒童教育學家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樣引導他。沒有不稱職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焙⒆咏O倒了,母親教孩子罵“凳子是個壞壞”;孩子把碗碰翻了,媽媽忙怪自己沒放好;孩子上學,媽媽怕誤了點,一夜醒三次。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怎么會有責任感呢?
另外,父母為上小學的孩子喂飯、替孩子背書包、陪讀,這些都是做父母習以為常的疼愛孩子的錯誤方式。西方一位教育家針對這種現(xiàn)象指責說:“我不能理解父母為什么要教育他們的孩子推卸責任。一個不懂得承擔責任的人是不會有任何出息的!”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懂得,從孩子呱呱墜地那天起,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僅僅有文化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良好的人格和人品,而且,這一點將日益成為孩子將來在社會立足的關鍵因素。對孩子的責任心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引導,是我們家長責無旁貸的責任,家長不必無所不能,而應該讓孩子親自去體驗。
(張冬梅 山東肥城儀陽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