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彤
〔關鍵詞〕 美術教育;幼兒;激發(fā)興趣;精 心指導;耐心幫助;給予鼓勵;
留給空間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9—0041—01
幼兒喜愛繪畫是天性。他們有其超乎尋常的表現手法和獨特的觀察方式,憑著自己的感受表達內心世界,能畫出使人倍感親切并且純樸、天真的好作品,往往標新立異、別具一格。幼兒美術教育就是要充分提高其審美能力,借以開發(fā)兒童的智力,促進其藝術個性的發(fā)展。
但是,目前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yè)只開設語言教育、數學教育和科學教育課程,教師沒有系統學習美術教育,沒有美術教育的理論課程,難以較好地把握幼兒美術教育的學科特點,從而有效地指導幼兒的教學實踐。因此,幼兒美術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我認為做好幼兒美術教育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感受藝術之美,激發(fā)繪畫興趣
幼兒美術是三——六歲左右小朋友的美術活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繪畫的角度來說正處在涂鴉期,是正在感受美術工具和材料、畫筆和紙之間的關鍵時期,這時候最適宜的就是給他們較大的筆和紙,讓他們任意地去涂抹,充分地感受顏色、感受自己涂抹的效果,激發(fā)興趣。
幼兒對繪畫本身有興趣應該是非??上驳?,學習美術以后不自信、不喜歡了,我們就要進行分析,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與孩子發(fā)展水平可能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孩子的畏懼心理;二是同伴間有比他畫的水平更高的,他的自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谶@兩點,教師首先要了解自己教授的內容與方法,是不是適合孩子。如果不適合,就應該重新考慮。
二、了解構思意圖,給予精心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幼兒開始畫畫時,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構思上,為了表現自己的想法,就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時候教師就要及時了解孩子的意圖,要用提問、提示等方法積極引導他們開闊思路,幫助他們有目的地畫畫。
三、及時發(fā)現困難,給予耐心幫助
在孩子畫畫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遇到諸如如何下筆、怎么畫、我要畫些什么,畫什么內容才能讓大家覺得我畫的好看等等問題。例如,有一次一個孩子在畫刺猬的時候,她畫了一個黑團,我怎么也不理解,就走上前去一問,才知道她是想畫一只刺猬。于是,我就建議她在黑團上畫幾根直線,前面再畫一個尖尖的嘴。這樣,一只活潑的小刺猬就出來了,看到這個孩子開心的小臉,我也覺得畫面更有童趣了。
四、適時給予鼓勵,增強繪畫信心
教師在幼兒繪畫的巡回指導中,要積極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同一題材,幼兒的表現手法和創(chuàng)作思路都會有很大的不同,不要要求幼兒畫得一模一樣,如果發(fā)現作品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就要及時給予鼓勵、贊許,以增強其信心,讓幼兒獲得進步與成就感。
例如,在畫“我是奧運小健兒”的時候,有的幼兒就想到要畫一個跳繩的、做操的、跑步的人物形象,他們用不同的動作和畫面來表現運動小健兒。這時,教師就應及時地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正面評價,增強信心。
五、留給表現空間,激發(fā)想象能力
在幼兒美術教育改革過程中,每位老師都遇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不想讓孩子依葫蘆畫瓢。首先老師要相信孩子是有表現能力的,要給孩子表現的空間,允許孩子獨特的、大膽的、有創(chuàng)意的表現。
比如,同樣是畫樹,我們習慣于老師示范學生臨摹,假如讓孩子自由地畫一棵樹,他們就會畫得很獨特,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fā)現,原來孩子是這么有創(chuàng)意。
有了這些繪畫理念作指導,幼兒的畫畫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也增強了,那么,以后在美術課會上會描繪得更出色、更有特點,他們都會變成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畫家”。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