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身足
馮達飛,連州市東陂鎮(zhèn)人,生于1901年。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yè)后留學蘇聯(lián)學習飛行和炮科。參加過我黨領導的百色起義、廣州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征和抗日戰(zhàn)爭,歷任紅七軍58團團長、第二縱隊司令員、湘贛軍區(qū)紅八軍代軍長、新四軍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教育長、新二支隊副司令員等職。在皖南事變中受傷,因叛徒告密被捕,1942年犧牲于上饒集中營。
馮達飛故居建于清光緒年間。1931年1月,馮達飛隨紅七軍征途中路過家鄉(xiāng),并在此屋款待鄧小平、張云逸等軍部首長。為了紀念馮達飛烈士,1950年第一屆連縣人民政府授予此屋為“光榮之家”,并立匾于門首;1958年,東陂區(qū)人民政府報連縣人民政府同意,把馮達飛故居所在的東陂街豆地坪命名為“達飛巷”,并在故居大廳加懸“革命之家”的匾額。200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馮達故居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建筑時間超過100多年了,馮達飛故居到處崩漏,已成為危房。兩年前連州市政府決定要維修馮達飛故居,并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在省文物局和連州市老促會的支持下,共籌集70多萬元。今年,維修工作正式動工,預計近期可完成。
為了不忘烈士的犧牲精神,早幾年前,連州市委、市政府就作出建造馮達飛紀念館的決定,還讓人到廣州向周明、何俊才、張江明、張建勛等老領導通報建馮達飛紀念館的籌備工作情況,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在籌建小組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籌集資金80多萬元,不到一年時間,一個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的馮達飛紀念館建成了。紀念館于2008年交付使用,由原粵桂湘邊縱隊司令梁嘉題字,館內陳列馮達飛半身塑像,還有陳毅、莫文驊給中共連縣縣委寄來的信件、題詞、照片和紀念文章等珍貴的革命文物。特別是馮達飛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時與胡耀邦、羅瑞卿、莫文驊、劉亞樓等人合影,更顯得珍貴。展館圖文并茂,還有部分實物,從不同時期、不同角度展示了馮達飛為革命英勇奮斗的一生。近幾年來,紀念館成為連州黨史教育、革命斗爭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少干部、群眾來到紀念館緬懷馮達飛將軍,紀念他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我軍的建設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