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
由云計算、社交計算和移動計算等三大趨勢推動的大數據正在重塑業(yè)務流程、IT基礎設施以及我們對于企業(yè)、客戶以及互聯網信息的捕獲與使用方式。到 2015年,超過 85%的財富500強企業(yè)將無法有效地利用大數據來獲得競爭優(yōu)勢。大多數企業(yè)均未做好應對大數據所帶來的技術和管理挑戰(zhàn)的準備。其直接后果是,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一趨勢來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企業(yè)將寥寥無幾。
我們很看好大數據的方向,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動因是,在這個階段,我們能夠看到三個趨勢:一是,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從2010年和2011年開始,當游戲和廣告不能夠完全支撐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時候,出現了幾乎所有人都在轉向交易的情況,這是一個機會;二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興起,使得我們能夠解決更多的有個性化的交易行業(yè),比如服務行業(yè)等;三是由于移動設備的增加,帶來制造、消化極大量的數據,帶來了數據的過載,信息的過載引起的必然趨勢就是個性化。
我們把這三件事合在一塊,雖然我們將來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們知道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因為有數據的批量產生而帶來在消化數據、過濾數據和吸收數據這件事情上呈現出一個非常個性化的未來,這是我們相信的一件事情。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我們投了幾家大數據的公司。當然,我認為個性化推薦技術服務商百分點是其中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IDG資本是百分點的A輪投資方,最近與東方星空創(chuàng)投一起達成1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協議。我們對百分點抱有很高的期待。
大數據是目前大家都看不清楚的一個行業(yè),有人開玩笑說大數據就像十幾歲的小朋友在談論男女之間的問題一樣。大數據是復雜的。之所以復雜因為數據的多樣性,其中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大數據的復雜還在于交付和使用的速度,比如“實時”。我認為,數據和個性化的應用本身最大的一個基礎叫做“數據的流動性”,換句話說,數據本身的價值在于有足夠好的流動性,數據只有流動之后才會產生價值。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就像所謂個性化這件事情,我要娶老婆,在這之前我肯定希望把她方方面面的情況都了解清楚,以確定在之后的很長時間里我們能不能生活在一起,這個已經足夠個性化了。
但是你在跟她談戀愛的時候,她永遠不會讓你看到她卸妝后的樣子,連她周圍的親戚朋友也永遠不會讓你訪問,你對她的了解永遠只靠跟她每個禮拜吃兩次飯這件事來解決,最終到底能不能跟她合得來?能不能娶她做老婆?事實上,你周圍的這些數據,在你不能夠用起來的時候,在沒有流動性的時候,個性化的應用是比較漫長的路。
不過,我們深信數據的流動性一定會到來,這是歷史的趨勢,而不是人為干涉的結果。
在推動數據的流動過程中,總要有人站出來,把自己的技術處理能力和處理方式提供給更多的人,并且以相對合理和低廉的方式提供給更多的人,才能夠在這個點上促進數據的流動,才能實現每一個點上個性化的價值。
雖然我們不知道百分點將來會變成什么樣的公司和多大的公司,但是我們相信他們現在做的努力,他們提供給所有合作伙伴的價值是值得我們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