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蘭
〔關鍵詞〕 班主任;角色;引路人;良師益友;調度師;
表率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9—0019—01
班級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紐帶,是科任教師之間的調度師。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班主任是學生的引路人
班主任首先要堅持“一個標準”,就是說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后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對后進生存有偏見。兒童心理學專家朱智賢說過:“學生在學習上出現(xiàn)的問題常與行為品德有關,不從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所以,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側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經常結合時事政治,強化思想教育 ,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師只有從知、情、意、行各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是學生的引路人,引導方向對了,學生就會健康、快樂的發(fā)展。
班主任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與創(chuàng)造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教學的核心,把握好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時機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與生長點,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同時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新課標注重教學過程與方法的統(tǒng)一,強調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學生只有懂得了如何學習,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以最少的時間贏得最高的效率。研究學生是管理班級的基礎,是班級管理的一個支點。因此,班主任要了解他們的生活,掌握他們的心理,解決他們的困難,倡導以人為本,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fā)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課外積極輔導、跟蹤,多與家長聯(lián)系,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良好的環(huán)境。
班主任是班級的調度師
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引導學生學好功課,又要同科任教師密切配合,當好科任教師之間的調度師,做好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橋梁。積極與科任教師和家長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統(tǒng)一對學生的要求,共同教育好學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偏科,不掉隊,提高綜合素質。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卑嘀魅问羌彝ソ逃蛯W校教育之間的橋梁,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是學生的表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首先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意見。師生之間應是民主、平等的,事實證明,高壓或許能換來學生表面的、暫時的服從,但這是以傷害師生感情為代價的,而教師的循循善誘、誠懇教誨才能換來學生心悅誠服的遵從。如果教師知識淵博、德高望重,那么,學生就會遵從教師的教導,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使人畏之,不如使人服之;使人服之,不如使人信之;使人信之,不如使人樂之。班主任應以博大的胸懷感染學生,以高尚的情操影響學生,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新課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應是一個素質優(yōu)良的道德的感召者,應是觀念超前、充滿睿智和人格魅力的引導者,是學生健康心理的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應以平等的方式、友好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這樣才能夠贏得學生的理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和“陽光使者”。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