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內容摘要:為能讓語文課堂還學生思考的權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筆者針對語文課堂用圖,分別從“看圖解字,激起思維興趣”,“圖文板書,激發(fā)形象思維”,“自繪插圖,彰顯個性思維”,“思維導圖,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這幾個板塊闡述,運用語文專業(yè)知識、繪圖知識、心理學理論展開論證。
關鍵詞:看圖解字 圖文版書 個性插圖 思維導圖 語文課堂
引言:圖和文字有著道不破、說不完的淵源,圖以它形象、直觀的優(yōu)勢先占據人們的視野,但歷史的發(fā)展又讓更為簡潔卻能承載更為豐富信息的文字“后來者居上”。低年級的語文課堂還常見到“圖”的身影,可初中語文課堂更多的是純文字教學,很多時候“多媒體圖片”也只是起著導入和展示的作用,并沒有很好的讓圖與文在語文課堂中相得益彰,所以在中考指揮棒下語文的學習出現(xiàn)消極怠工又何足為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為讓初中孩子們語文課堂思維活躍并倍感快樂,筆者的一己之見:讓初中語文課堂圖文并茂。
一.看圖解字,激起思維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彼约ぐl(fā)學生的興趣是教學的前提。再者北師大林崇德教授在他的著作《發(fā)展心理學》中指出初中學生的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雖然開始占優(yōu)勢,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他們的邏輯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倍鴪D畫相對于語言文字而言,更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眼球,引起學習的興趣,甚至是一個更好的理解的角度、方式。筆者在生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就從文字造字法、起源、發(fā)展、形體與音義的關系等角度教授學生字詞,把這字的由來用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自然,理解也就深刻而且不容易忘記,如“盥洗”的“盥”首先一看這字就復雜著呢,被筆者這一拆解整個字的下方是一個盛水的器皿,字的上部分左邊是一只手,右邊是一只手,中間是水,我讓學生看著圖,聽著筆者講解,最后讓學生意會何為“盥”。所以在筆者的板書中經常會看到形態(tài)各異的象形會意字,它們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給語文課堂帶了許多古色、古香。長此以往還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并萌生一種民族感情,“語文教學”教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這是低層次目標,更高要求是要提高他們思維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使得他們能在語文的大千世界里遨游。
二.圖文板書,激發(fā)形象思維
自古書畫不分家,所以也有“詩情畫意”之說,比如國畫旁邊配上優(yōu)雅詩作一首就有“畫龍點睛”之效。而我們在講析經典美文之時,有時用你那“三寸不爛之舌”還無法講清那美妙之處時,你可以用“畫”說話。《我的叔叔于勒》一直在我們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安營扎寨”的理由是它不隨時間的流逝而光彩不在,反而精彩更勝。而“此文揭示了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病態(tài)的金錢關系?!边@樣的解說遠不如用一幅圖文并茂的圖畫展示來的妙。如圖所示:
再如初二是系統(tǒng)學習說明文的開始,而說明文雖也有生動的語言,但相對記敘文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而言,稍顯枯燥,這時學生可以在畫中學語文,在語文中學畫,樂在其中,無可言喻,特別像《故宮博物院》這樣的文章,由于故宮訴說的是一段歷史,它的規(guī)模象征著皇權,它的設計彰顯著藝術,它的構造巧奪天工,文字的介紹配合多媒體的圖片展示,再融合老師黑板上故宮簡筆游覽圖的板書,定能讓課堂內容架構明朗,讓師生互動課堂精彩紛呈?!陡前菁业男瞧谔臁饭P者用課文插圖設計“找找大作家”活動,讓大作家們躍然紙上。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倡導“有意義的自由學習?!眻D畫比起線性文字能更大程度激發(fā)形象思維,自由學習的本真體現(xiàn)則是思維的充分自由。
三.自繪插圖,彰顯個性思維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學生,一千個父親,朱自清的《背影》感人之至,但多少次教師講解“背影”時不說那是朱自清的父親,而“父親買橘子”那段最是感人至深,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在學生的腦海里早已成一幅幅清晰可見的畫,筆者讓學生畫在紙上,本以為朱自清的父親就一個,學生畫的應該大同小異,但結果截然相反,學生畫的不僅是朱自清的父親,更是自己父親的一種承載,更有甚者,學生當堂畫出了眼淚,他的眼淚訴說著那一刻他讀懂了“父親”,他不是用筆在畫,而是用心在畫。
直觀、形象的畫面是感性的載體,它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個性的思維、個性的理解、個性的情感。所以學生的語文課文、詩歌的身旁常有一幅幅個性的圖解,那是學生個性思維的顯性展現(xiàn)。因為右腦偏愛圖片,而圖片比文字能更快激活思維,所以學生拿起書本結合自己匹配的畫能迅速進入到文本,并且充滿學習的趣味。再有,筆者讓初一的學生生動的畫出《昆蟲記》里形態(tài)各異的昆蟲,配上原文關鍵解說;《水滸傳》文言文變圖畫如武松打虎情節(jié)畫,孩子們所畫插圖的繪畫質量如何,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們用自繪個性插圖的形式,提高閱讀的興趣,展現(xiàn)他個性的閱讀思維。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苯滩闹幸粋€個鮮活的例子,一篇篇經典的文章,我們用它們來激發(fā)孩子們個性思維,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僅是教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思維的方式,當然每個孩子的思維具有個性,個性思維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
四.思維導圖,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我們“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朝著這個目標,筆者把“思維導圖”引進語文課堂。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過程中,首創(chuàng)“思維導圖”它是一種有效并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方法,能夠用線條將你的想法“畫出來”,它使用顏色,有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自然結構。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一幅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去繪就。比如你寫下了“半期考復習”這個短語,你就會想到試卷的內容構成如“閱讀、作文,生字詞、名著”等知識塊。這些與核心概念有關的關鍵詞都可以用線條、圖畫勾勒出來。如下圖所示筆者還將思維導圖用于用構思作文,訓練快速選材。見下圖:
這是題為“欣賞自己”的作文選材思維導圖。孩子們以三人小組合作的形式采用頭腦風暴法充分打開思維,連孩子們自己也無法想象僅僅七分鐘,他們每個小組竟然有超過60種甚至70種欣賞自己的理由。上圖則是劉玲同學在小組合作后整理所得。這樣的作文選材指導課不是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方法指導,而是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思維,給予孩子們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盡可能的激活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靈感很多時候就在一瞬之間。長期如此鍛煉,并形成思維方式,再不用愁看到作文題只能抓耳撓腮,無從下手,而是信手拈來,得心應手。筆者還將思維導圖用于記敘文閱讀技巧匯總,構建知識網絡;用于古詩文的的理解背誦;用于課堂教學板書等等。思維導圖與筆者的語文教學可謂形影不離,語文的每個知識塊都能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圖文并茂的展現(xiàn)。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的知識結構理論中曾論及“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而思維導圖可以充分的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展示學科知識結構的同時極大的激發(fā)大腦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久而久之便能形成一種思維的習慣。
語文課堂不只是線性文字的課堂,如果能把生動形象的“圖畫”引進課堂,必能讓學生思維活躍,更好的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真正彰顯他們課堂“主體”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孔雪蓮.讓語文課堂妙趣橫生[J].語文天地,2012,06期.
[2]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叢書(全六冊)[M].張鼎昆等譯.大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6]李猛 龍瀟.思維導圖大全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3.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