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富
內(nèi)容摘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緊緊抓住語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題材,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因為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對生命意識的體驗與思考,處處蘊含著“生命情感的信息”,我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好這些素材,引導(dǎo)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解讀生命,領(lǐng)悟生命的意義,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關(guān)鍵詞:教材 生命教育 生死觀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有關(guān)生命的教育。學校生命教育是指通過對中小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發(fā)展知識的教授,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tài)度,并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中小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fā)展。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決定了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fā)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guān)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guān)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yīng)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guān)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yīng)該關(guān)懷明日生命之發(fā)展。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緊緊抓住語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題材,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因為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對生命意識的體驗與思考,處處蘊含著“生命情感的信息”,我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好這些素材,引導(dǎo)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解讀生命,領(lǐng)悟生命的意義,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一.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fā)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
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生命來之不易:任何一個生命從他在母體內(nèi)開始孕育,經(jīng)歷了十月懷胎而后呱呱落地都歷經(jīng)了重重的磨難,可以說每一個降生到人世間的生命都是不平凡的。因而,我們要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釋放出異樣的光彩。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世界名著,自譯介到中國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盛傳不衰,影響了中國一代代年輕人成長的歷程,可以被視為一本生活的教科書、人生的路標和精神的補品,受到一代代讀者的喜愛。尤其是保爾來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戰(zhàn)友時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的一段文字,引人深思。生命的短暫與脆弱,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jié)束一個人的生命。但我們要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斗爭”。(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生命的意義》)這段話道出了一個人僅有的一次生命,在它的運行歷程中應(yīng)恪守的人生原則。
《三顆枸杞豆》(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中,通過一位取得“令人羨慕”成就的植物學家在回憶個人成長經(jīng)歷時,說他是受到他“三叔”的影響。三叔虛度一生,臨終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對“我”的教育,讓我翻然悔悟。這篇文章告訴人們:要抓住時間,抓住生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人生旅程中,生命的意義,也是不論起步的早晚的。即使像趙普那樣,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已屆晚年依然“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終于成為北宋政壇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趙普》)趙普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能夠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就總能讓生命的歷程中釋放出異樣的光彩。
《紫藤蘿瀑布》(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一文就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還體現(xiàn)在對生活中的人生坎坷從不低頭,積極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痹谏钪?、當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不妨這樣勸慰他們。在他們陷入困境難以自拔時,我們不妨讓他們品味李白那“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保ㄈ私贪姘四昙壵Z文下冊《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樂觀態(tài)度和范仲淹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的豁達胸襟。
生命的價值也不僅在于存在,更在于讓生命釋放出異樣的光彩。文天祥在生死關(guān)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钡那Ч琶洌谷坏孛鎸λ劳?;當孟子面對“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保ㄌK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也做出了明確的選擇。
二.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guān)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guān)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
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還要引導(dǎo)學生熱愛他人生命,珍惜他人生命。借助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去感受生命的可貴,感受人類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春》)小草憑借那稚嫩的身體,也要頑強的鉆破土層的束縛來迎接春風、陽光和雨露的洗禮;花兒憑借春風的吹拂,勇敢地蛻去花苞的桎梏,讓柔弱的花瓣展現(xiàn)出絢爛的色彩。學生們從這些自然界的生命的力量中,從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獲得感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欣賞自己,欣賞他人,欣賞世間的萬物。
熱愛生命不僅是自己的生命,也包括熱愛他人的生命。這在父親“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保ㄌK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我們從“爬月臺、買橘子”的背影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深情關(guān)愛;在“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xùn)|西——生命。”(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散步》)的思索中我們體會到了一位中年人對生命的感觸,體會到他們對擔負在肩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酷冬的母親”,在我的堅持下,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生命的“頑強”。在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呼喊,淋漓盡致地顯現(xiàn)出他關(guān)心民生疾苦,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三.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yīng)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
你瞧:當我們讀到“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fā)出旺盛的活力”的句子時,我們就會體會到到了生命的頑強,只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才能讓他們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夏》)
還有,安恩帶著她心愛的奶牛到集市上來,不是來兜售做生意,不是來炫耀顯本領(lǐng),竟然只是為了讓村莊里惟一的這頭奶??梢愿愊嗑垡环?,讓它“散散心”。在這里,安恩早已把自己和那頭孤零零的奶牛視為同等的生命(或者說相依為命),人物的淳樸性格以及對動物的慈愛之心在這句話里集中地體現(xiàn)出來。(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安恩和奶?!罚┰谶@里,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安恩老太太關(guān)懷動物,重視它們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四.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guān)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yīng)該關(guān)懷明日生命之發(fā)展。
“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你卻永遠年輕,微笑著擁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夢想,激勵一屆又一屆學子的抱負,也撫慰一年又一年桃李開落的惆悵。我還會回到你身邊來,是夢是真,又有什么相干……”(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十三歲的際遇》)每當讀著這樣的語句,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環(huán)境里,感覺到肩上那一份沉甸甸的擔子。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生命教育,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滲透,增強生命意識,讓他們懂得珍惜生命,關(guān)愛他人,建立起高尚的人文情懷;而且,這樣的生命教育,反過來也能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知識內(nèi)涵,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不再是“隔空喊話”,而是有了文本做依托。
(作者單位:江蘇省姜堰市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