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雙華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與自己思想意識之間的關系所表現(xiàn)出的切身體驗,它在人們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講,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效應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增加教育的可信度
三年前,我?guī)У母咭粚W生中,有一名被勒令退學的學生,叫齊亭(化名)。他在校玩手機,吸煙,早戀,憤世嫉俗,什么都看不慣,其父母身為知識分子,對他也毫無辦法。剛接手班主任工作,對于如此棘手的學生,想起家長期待的目光,我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于是對這名同學進行了轉(zhuǎn)化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笔紫?,教師要在了解上下功夫,深入學生內(nèi)心,了解其成長過程,教育學生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通過對齊亭各方面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心理素質(zhì)不好,和我談話時手出汗,有時甚至結(jié)巴。所以,我覺得和他說話要注意態(tài)度,一定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而不能讓他感到在被訓。我還經(jīng)常和他談心,當他終于在一次月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的時候,及時表揚了他,慢慢地,他轉(zhuǎn)變了好多。
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能夠把教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轉(zhuǎn)化為自己良好的習慣,取得“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二、增強角色魅力
班主任的職責不僅是管理班級,除了教授所任科目,還得身兼數(shù)職。學生離開家住在學校,班主任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出發(fā),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思想動態(tài)。教育心理學認為,教育者的個人威信與教育效果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閱歷,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做好他們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不僅扮成嚴師的角色,同時還要扮演好“管如嚴父,愛如慈母,親如朋友”三重角色,做到“用真心對待學生,用誠心感動學生,用耐心等待學生,用愛心喚醒學生”,學生的崇敬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三、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如果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學生時,只是干干巴巴地說教,學生就會聽起來枯燥沒勁,昏昏欲睡,毫無興趣,甚至反感。這樣的教育方法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心理學研究認為,情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感染作用,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作用來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例如:學生在考試前緊張,那就用舉例子、打比方的方式和他們談心,使其心情得到放松;在考試后,有的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情緒波動,這時班主任要表現(xiàn)出冷靜沉著、堅定自信,拿出時間來幫學生分析試卷,找出原因進而給學生以最大程度的鼓舞。學生聽到肯定和激勵,便能以更大的信心去學習,可以看到,班主任情感的感染力多么重要。
四、形成凝聚力
班級這一整體,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個班有幾十名學生,他們的性格、愛好、氣質(zhì)、意志各不相同。倘若每個人都我行我素,以自己為中心,那班集體形如一盤散沙。班主任要用真誠的情感去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替他們著想,要一視同仁,決不能因為學習成績好差、行為習慣好壞、相貌的美丑而給學生分等級。
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并恰當運用,相信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參與班級管理,這樣要比班主任一個人管理強出好多倍。學生看到教師愛他們,自然就會親近教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會把班主任當做可以依賴的人。這樣,學生也會愛這個集體,也會把它看作自己的家,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心就會往一塊兒想,勁就會往一處使,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總之,要滲透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師需要用雪亮的眼睛去看學生的成長和變化,用真心去與他們交流,將情感充分滲透到班級工作當中,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愛感人”,這樣,班級工作做起來會事半功倍,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