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彪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開展以來,湖南省株洲市先行試點、精心謀劃,截止2012年11月,市本級完成權屬外業(yè)調查 223 個村,2522個村民小組,共調查權屬界線5429條,調查宗地5550宗,調查爭議地84宗,調查率達100%。全市在湖南省率先通過了外業(yè)調查的省級預檢。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是完善現代產權制度、加強土地管理的前提性、基礎性和現實性工作,也是加強土地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城鄉(xiāng)統籌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株洲市國土資源局局長何安國指出:“查清宗地的權屬、面積、用途、空間位置,能有效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我們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確權、客觀確權、依法依規(guī)確權,確保民眾滿意?!?/p>
株洲市總面積1.12萬平方公里,農村集體土地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683個行政村(社區(qū)),約2.6萬個村民小組。長期以來農村集體土地產權邊界不清,權屬不明,矛盾錯綜復雜;原有的定界清冊、圖件已無法查詢,歷史遺留問題眾多;株洲市林地面積較大,無論是圖上還是實地權界均不明顯,加上山高路陡實地指界很困難。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是一項十分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
株洲市委、市政府把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列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
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國土、財政、農業(yè)、林業(yè)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明確各縣(市)區(qū)政府為責任主體,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責任;出臺了《株洲市本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實施方案》;市財政列入專項資金分年下撥3500萬元,支持此項工作;市政府抽調精干人員成立綜合協調組、權屬糾紛調處、政策研究、資金管理、確權登記發(fā)證監(jiān)督、輿論宣傳六個工作小組;制作了專題宣傳片,在株洲市電視臺滾動播出相關宣傳口號,在《株洲日報》、《株洲晚報》等媒體上宣傳發(fā)動。
2011年11月,株洲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在全市鋪開。
“三個不可少” 確權以權屬各方認可為準
村民小組長外出打工了,不方便參與配合“確權”工作。
年代久遠,村民對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權屬界線不清楚。
指界人怕承擔責任,指界后不肯簽字。
工作之初,株洲市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困難重重。株洲市堅持“邊調研、邊摸索”,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方案,合理劃分區(qū)域。對已發(fā)布征地公告的土地,只調查統計,不登記發(fā)證;相鄰小組間土地交錯,難以劃清界線的情況,需經組間協商共同申請,可視情況作共有宗地處理;相鄰小組間因村民宅基地插花聚集成片的,單獨將該部分劃為共有宗地處理;為保證證書的延續(xù)性,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只明確權屬總面積,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等分類面積在土地登記卡、審批表中注明等等。通過集各方智慧的結晶,形成這些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矛盾的有效辦法。
堅持村民自治的原則,建立了市、區(qū)、鄉(xiāng)、村四級調處機制,組織村民通過協商的辦法解決歷史遺留的土地權屬難題,對高效穩(wěn)妥解決本村土地權屬爭議的村委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充分調動基層組織工作積極性成片推進,實現了每2至3天完成一個行政村(社區(qū))的定界、劃界工作,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同時,實行“陽光作業(yè)”。 堅持“三個不可少”,即依法確權不可少、事前通告不可少、結果公示不可少。將確權登記工作列入株洲市政府重點督辦事項,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對各縣(市)進行專項督查并定期通報;市發(fā)證辦對各縣(市)區(qū)實行“周調度、月碰頭”制度,及時掌握進度、解決問題,確保穩(wěn)步推進。嚴格流程控制,將權屬圖及發(fā)證附圖等確權結果和土地登記公告在村委會公示15天,并附上界線走向、文字說明,切實保證村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堅持進度服從質量,確權以權屬各方認可為準。
1∶2000,省時、省力、省經費
根據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此次“確權”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在技術路線上可采用解析法實測或利用大比例尺調查成果查清每宗地的權屬、界址等。
技術路線決定確權的精準度和推進速度。按照解析法實測或利用大比例尺調查成果方案,很難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經過反復論證,株洲市大膽設想選擇采用1∶2000的高清正射影像圖及數字線劃圖為工作底圖,通過室內集中指界并結合實地復核補測,形成確權成果。完善方案后,株洲市馬上報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并獲得了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大力支持。此方法要比全野外實測法節(jié)省近三分之二的財力、人力和時間,且成果完全可以滿足國家規(guī)定技術要求。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來株洲考察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時表示:此方法不僅省時、省力、省經費,而且技術數據精準。我們一定要進一步總結、完善、積累經驗,又快又好地完成后面的任務。
2012年10月株洲市本級全部完成外業(yè)權屬調查和內業(yè)建庫工作。
11月市本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權屬調查成果通過湖南省預檢。
2013年6月底株洲市五縣(市)全部完成外業(yè)權屬調查和內業(yè)建庫工作。
7月中旬,株洲市五縣(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全面通過湖南省發(fā)證辦公室質檢小組預檢,成為湖南省第一個全面通過省級預檢的地級市。
全面復查整改,堅持“確實權,發(fā)鐵證”,對歷史、對民眾負責
“預檢只檢查了10%,還有90%的外業(yè)成果質量怎么樣?誰敢肯定完好無缺?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對預檢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復查整改,從維護農民土地權益、維護農村社會長治久安的高度,來做好此項工作,決不能因工作偏誤而留下隱患?!敝曛奘袊临Y源局工會主席伍海在全市外業(yè)成果全面復查整改工作會上如此強調,并提出不打絲毫折扣:所有外業(yè)調查成果全面復查整改不打絲毫折扣,權屬各方指界確認后的文書資料簽字率達省廳提出的90%以上的目標不打絲毫折扣,按省廳規(guī)定的技術標準建好數據庫不打絲毫折扣。
7月底,株洲市下發(fā)《關于全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外業(yè)調查成果省級預檢后全面復查和整改及后續(xù)工作的安排》,要求各縣(市)區(qū)與技術單位針對省級預檢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復查、切實整改,決不能搞應付走過場。
“對于無權屬糾紛的宗地,圖上指界簽字蓋章率要達到100%”;“文字成果要依據《湖南省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技術方案》,對技術設計書進行全面檢查,對所有文書進行自查”;“要對工作底圖認真復查,界線外的權屬單位名稱要齊全,地籍圖、宗地圖、工作底圖、文書附圖要與實地一致”。
伍海說:“確權”就要實事求是,讓民眾滿意,讓政府放心?!按_實權,發(fā)鐵證”,對歷史、對人民負責,這是我們的宗旨。
目前,株洲市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外業(yè)調查成果的復查和整改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建庫和資料整理工作。
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株洲市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已近尾聲。但是他們絲毫沒有懈怠,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株洲市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也在啟動,他們將始終在確權登記的一線揮灑汗水、奉獻才干;用責任和擔當,嚴格把好土地權屬關;履行著“確實權,發(fā)鐵證”的誓言,踐行著“不留隱患與后人”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