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韶明
一輛改裝過的摩托車,馬力十足地往前沖。突然,一輛汽車拐彎過來,摩托車顯然來不及剎車,只能眼睜睜地往上撞。十來分鐘后,120急救車趕到,但騎車的年輕人就是不上車。因為他的車根本不能上路,把別人的車撞壞,他得負全責,再加上120急救,所有費用都得自付!
聽起來挺悲慘,可是反過來想想,他有很多“明知道”,比如“明知道這車不能上路”、“明知道可能出問題”、“明知道出了問題一切后果自負”,可是,他還是把車騎出來了,而且騎得很快。
生活中,很多人也都是這樣,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被允許的,卻偏偏要試探一下底線在哪里。直到出了問題,受到了懲罰,才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最初就應該被禁止。
只是,有的時候,當你想往回撤時,已經無路可退。
我們總是瞧不起那些守紀律的人。你討厭被限制,寧愿吃點兒虧,也不要做那個縮在殼里的乖孩子;你渴望隨心所欲,寧愿認點兒罰,也不要做那個一輩子沒冒過險的老實人;你年輕時,心想犯點兒錯也無妨,未來還可以修正;你成年了,心想自己完全有能力承擔,怕了就不是一個有勇氣的人。
其實,冒險不是一種勇氣。當你偏愛冒險時,你可能很心虛,還沒找到支撐自己的真正力量;當你把懲罰當做家常便飯時,你可能還沒玩轉你的環(huán)境,沒適應這個環(huán)境的游戲規(guī)則。
要知道,乖巧不是懦弱的表現,叛逆也并不是強大的代名詞,只有當你知道自己在哪里、是誰、想要什么,并順利得到的時候,你才是真正適合這個社會的生存者。